用于分合闸快速接拆的折叠式针式夹

    公开(公告)号:CN115939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52070.9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分合闸快速接拆的折叠式针式夹,属于强电接线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分合闸快速接拆的折叠式针式夹,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包括两个通过连接轴互相转动连接的夹体A、夹体B,所述夹体A、所述夹体B的手持端外侧均设置绝缘橡胶保护套,所述夹体A的固定端上设置通过活动轴连接的固定针,所述夹体B的固定端上设置防滑固定垫套。在原有快速拆接夹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设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缩小接线夹的横截面大小,防止接线端子间的误碰,采用折叠式针式夹设计,使用简单、牢固防脱落。

    串联间隙避雷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6904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611056.2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包括绝缘体和设置在绝缘体内的至少两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任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螺旋式环绕所述绝缘体的主轴设置,且任意两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中,从属于其中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相邻两个导电体的间隙距离与从属于另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相邻两个导电体的间隙距离相等。它可以在兼顾避雷效果的条件下提高串联间隙避雷器的灭弧效果并降低其泄漏电流。

    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904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1611212.5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用于容置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绝缘体的步骤,在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多组导电体容纳槽组,设在绝缘体的主轴方向间隙设置的相邻两组导电体容纳槽组分别为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A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组包括B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A+B≥3,任意一个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任意一个第二导电体容纳槽的距离等于设定的气体放电通道长度时,在绝缘体的该第一导电体容纳槽与该第二导电体容纳槽之间开设有气体放电通道,在绝缘体上还开设有与气体放电通道连通的灭弧盲孔。使用它可以制造兼顾避雷效果、高灭弧效果和低泄漏电流的避雷器。

    串联间隙避雷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69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11056.2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包括绝缘体和设置在绝缘体内的至少两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任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螺旋式环绕所述绝缘体的主轴设置,且任意两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中,从属于其中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相邻两个导电体的间隙距离与从属于另一组串联间隙尖端放电组件的相邻两个导电体的间隙距离相等。它可以在兼顾避雷效果的条件下提高串联间隙避雷器的灭弧效果并降低其泄漏电流。

    基于X光成像技术的高压电缆接头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598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80255.7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X光成像技术的高压电缆接头内部缺陷检测方法,属于电缆接头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高压电缆接头内部结构maya模型,对X光原始图片进行预处理;S2:采用高压电缆接头内部结构典型缺陷图谱模型,将内部典型缺陷特征信息提取出来;S3:采用高压电缆接头内部故障智能检测专家系统,对X射线图片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定位,对高压电缆接头的状态进行检测和诊断。本申请在数字化X光成像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合适的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高压电缆接头内部缺陷的识别,准确度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