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4979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267320.8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长周期光纤光栅及制备方法。包括边孔光纤,分别与边孔光纤两端焊接的普通光纤,边孔光纤一端开有第一孔(3‑1),边孔光纤另一端开有第二孔(3‑2)和第三孔(3‑3),三个侧部开有通孔的钢管(4‑1、4‑2、4‑3)垂直于边孔光纤轴向套入边孔光纤并分别固定于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处且与边孔光纤之间密封,第二钢管(4‑2)与第一微泵(6‑1)连接,第二钢管(4‑2)与第二微泵(6‑2)连接,边孔光纤的空气腔中通过第一微泵(6‑1)和第二微泵(6‑2)注有间隔分布的第一液体(7)和第二液体(8)。本发明的长周期光纤光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易,成本低廉,可重复利用,光纤光栅的长度和周期均可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61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12470.6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分布式传感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单模光纤、微纳光纤、光纤拉伸装置、第一传感膜、第二传感膜和探测器;光源发出的光耦合入单模光纤,经过单模光纤与微纳光纤的错芯焊接处,激励起LP11模式并在微纳光纤中传播,调节光纤拉伸装置使在微纳光纤中传播的LP01模式和LP11模式发生模式干涉产生周期性光场,将光场光斑与第一传感膜重合,在第一传感膜处激发表面等离子共振;进一步调节光纤拉伸装置使光场光斑与第二传感膜重合,在第二传感膜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从而产生双通道分布式传感,探测器用于接收光信号进行检测。本发明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信号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61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312470.6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分布式传感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单模光纤、微纳光纤、光纤拉伸装置、第一传感膜、第二传感膜和探测器;光源发出的光耦合入单模光纤,经过单模光纤与微纳光纤的错芯焊接处,激励起LP11模式并在微纳光纤中传播,调节光纤拉伸装置使在微纳光纤中传播的LP01模式和LP11模式发生模式干涉产生周期性光场,将光场光斑与第一传感膜重合,在第一传感膜处激发表面等离子共振;进一步调节光纤拉伸装置使光场光斑与第二传感膜重合,在第二传感膜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从而产生双通道分布式传感,探测器用于接收光信号进行检测。本发明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信号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79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67320.8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2B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095 , G02B6/02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长周期光纤光栅及制备方法。包括边孔光纤,分别与边孔光纤两端焊接的普通光纤,边孔光纤一端开有第一孔(3-1),边孔光纤另一端开有第二孔(3-2)和第三孔(3-3),三个侧部开有通孔的钢管(4-1、4-2、4-3)垂直于边孔光纤轴向套入边孔光纤并分别固定于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处且与边孔光纤之间密封,第二钢管(4-2)与第一微泵(6-1)连接,第二钢管(4-2)与第二微泵(6-2)连接,边孔光纤的空气腔中通过第一微泵(6-1)和第二微泵(6-2)注有间隔分布的第一液体(7)和第二液体(8)。本发明的长周期光纤光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易,成本低廉,可重复利用,光纤光栅的长度和周期均可控等优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