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盖密封机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7810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811099125.9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盖密封机构,属于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当屏蔽桶与屏蔽桶盖锁紧时,气密转运桶盖与屏蔽桶盖之间处于解锁状态,屏蔽桶盖的排气阀和气密转运桶盖的通气阀均自动开启,此时屏蔽桶盖和气密转运桶盖以及屏蔽桶内壳之间形成屏蔽隔离器内腔,使气密转运桶与屏蔽桶内腔连通,确保气密转运桶内气压与屏蔽桶内气压一致,使气密转运桶盖开、闭动作能够顺畅地完成;当气密转运桶盖与屏蔽桶盖锁紧后,屏蔽桶盖的排气阀和气密转运桶盖的通气阀均自动关闭,确保屏蔽桶与气密转运桶各自保持气密状态。

    放射性核素自动分离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3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11136.3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核素自动分离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试剂加注组件;色谱柱,包括自上至下顺次设置的储液部和分离部,储液部连通于所述分离部;多通阀组件,通过管路分别连通于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试剂加注组件、储液部以及分离部,多通阀组件还包括进风口和进料口,所述进风口连通外部空气,所述进料口适于抽取溶解料液;真空泵,通过管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以及所述储液部。真空泵及试剂加注组件依次将反应溶液注入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色谱柱的过程中,可避免管路上粘附反应溶液,增加了反应溶液的利用效率,避免了反应溶液出现混淆,提高了放射性核素的生产率。

    一种氟[18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2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42483.5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18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和方法,所述合成装置包括18F‑供应装置、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第一三通阀组、QMA柱、第二三通阀组、氟[18F]化钠注射液接收装置以及废液回收瓶组;18F‑供应装置、氯化钠注射液供应装置和灭菌注射用水供应装置分别与第一三通阀组、QMA柱、第二三通阀组以及废液回收瓶组串接,在第一三通阀组和第二三通阀组的控制下可选择地导通。本发明提供的氟[18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与传统的手工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卡套式结构设计可确保无菌无热原的临床使用要求,操作人员可避免接受高剂量的放射性辐射等优点。

    一种放射性物质的密封转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454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11099169.1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物质的密封转运方法,属于放射性物品转运技术领域。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将放射性物质密封存储于屏蔽容器中、存储放射性物质的屏蔽容器的转运和存储放射性物质的屏蔽容器的提升与对接。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不相邻操作区域之间转运挥发性放射性物质时,转运操作全过程均保持气密状态,防止放射性气溶胶泄露至人员操作区域;屏蔽运输容器与放射性物质操作屏蔽隔离器对接/分离、容器开、扣盖等操作流程自动完成,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在故障工况下可进行手动干预,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18F]氟化钠制备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6286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03987.6

    申请日:2016-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J3/00 A61B6/03 A61J2200/70 C01D3/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18F]氟化钠制备装置,涉及正电子药物合成领域,包括: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制备指令,并按照制备指令计算各原料液的控制数据;执行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按照由控制单元计算的控制数据,执行[18F]氟化钠的制备,执行单元包括:原料输入部,按照由控制单元计算的原料液的控制数据,分别注入原料液;气液传输部,被配置为对原料输入部输入的原料液进行传输,使原料液流经气液传输部中的阴离子交换柱,通过淋洗获得[18F]氟化钠;液体贮存部,被配置为对来自气液传输部的气体及液体进行贮存,并存储淋洗获得的[18F]氟化钠。本公开可以降低辐射量,并提高化钠射液药物制备过程的稳定性。

    加速器放射性核素固体靶自动溶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093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0713064.6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器放射性核素固体靶自动溶靶装置及方法,包括:溶解槽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溶解槽底座和溶解槽上盖,所述溶解槽底座靠近所述溶解槽上盖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溶解槽上盖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有贯通于所述溶解槽上盖的液体孔和气体孔,所述液体孔内插设有导管;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加热组件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构造出平面;升降组件,连接于所述溶解槽上盖。溶靶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可自动化完成,废气可以集中处理,操作人员不必直接接触溶靶装置以及靶片组件,减少了放射性物质以及废气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和对操作环境造成的污染和腐蚀。

    一种连续电解靶材的方法及103Pd核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08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82371.X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电解靶材的方法,包括采用交流电化学溶解系统完成更换/补充电解液,所述采用交流电化学溶解系统包括自动换补液系统,所述自动换补液系统包括换液机构、多个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多个储液容器,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储液容器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储液容器均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换液机构连接,所述换液机构还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于外部容器,所述换液结构用于将其中一个所述储液容器中的溶液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向外输送,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将外部溶液送至另一个所述储液容器中。还提供103Pd核素的制备方法,采用了所述连续电解靶材的方法。实现了自动更换/补充电解液,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降低了人员的辐射剂量。

    一种双盖结构的密封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78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811099120.6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盖结构的密封桶,属于密封装置技术领域。所述气密转运桶设置于屏蔽桶的内部;所述屏蔽桶外壳与屏蔽桶内壳之间有铅屏蔽层;屏蔽桶底部设置有屏蔽塞,以隔断屏蔽桶内部与外部的空间;屏蔽桶内壳上端设置有密封圈,使屏蔽桶与气密转运桶上端之间形成密封,屏蔽桶和气密转运桶盖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屏蔽桶盖扣合在屏蔽桶上的部件为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密封圈,实现屏蔽桶盖与屏蔽桶之间的密封。该部件能够保证转运操作人员受到有效保护,其受照剂量低于GB18871‑2002之相关规定。提取物料时将衬桶一并取出,便于用机械手取出转运桶内的物料。

    加速器放射性核素固体靶自动溶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09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13064.6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器放射性核素固体靶自动溶靶装置及方法,包括:溶解槽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溶解槽底座和溶解槽上盖,所述溶解槽底座靠近所述溶解槽上盖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溶解槽上盖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有贯通于所述溶解槽上盖的液体孔和气体孔,所述液体孔内插设有导管;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加热组件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构造出平面;升降组件,连接于所述溶解槽上盖。溶靶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可自动化完成,废气可以集中处理,操作人员不必直接接触溶靶装置以及靶片组件,减少了放射性物质以及废气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和对操作环境造成的污染和腐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