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1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73971.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检验的试纸检验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医疗检验技术领域,包括采集光谱信号,对数据进行过滤和多维特征优化;构建深度特征分解模型和多目标优化预测模型;对试纸数据进行动态校正,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可视化报告。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医疗检验的试纸检验分析方法对试纸表面进行高精度扫描获取光学特征信息,提升了试纸检测对低浓度目标物质的灵敏度,将采集到的多维光谱数据分解为不同的特征信号,结合动态优化模型,综合分析样本中各目标物质的特性,提高了检测系统的适应性,通过自动对采集过程中的光学偏差和环境噪声进行校正,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本发明在灵敏度、适应性和可用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23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47067.8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6V20/69 , G06V10/20 , G06V10/26 , G06V10/52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T7/00 , G06T3/4053 , G06T3/4007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分析的细菌显微图像识别方法,涉及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细菌显微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利用自适应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重建,得到重建后的高分辨率显微图像;从重建后的高分辨率显微图像中提取多尺度特征,形成特征图;采用图像分割技术,从特征图中分割出单个细菌实例,得到分割后的菌落图;基于分割后的菌落图构建菌落关系模型,输出每个细菌的分类结果;对每个细菌的分类结果进行后处理,并与标准数据库进行比较,输出细菌分类报告。精确分割出单个细菌实例,为构建菌落关系模型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基础,增强了细菌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74336.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Q1/6804 , C12N15/11 , C12Q1/24 , G01N33/569 , G01N33/543 , C12R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毒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刀豆蛋白A‑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使用所述刀豆蛋白A‑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富集肺炎克雷伯菌;将所述目标溶液投入所述RPA反应体系中扩增肺炎克雷伯菌核酸;将所述RPA反应液投入所述CRISPR Cas12a检测体系中切割扩增所得核酸,以得到检测溶液;对检测溶液进行检出限判定或荧光检测,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更快速、特异性地检测目的菌肺炎克雷伯菌核酸,测定效率高、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70952.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G01N33/569 , G01N33/543 , G01N33/532 , C12N15/11 , C12R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高毒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方法,具体包括目标菌的富集、核酸提取、环介导等温扩增和数据分析步骤,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高毒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peg‑344和耐药基因kpc‑2设计了特异性引物,构建的多重LAMP反应体系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判定简单,可在63℃45min内出结果。另一方面,本发明制备了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通过其与生物素化抗体结合进行目的菌的捕获,分离效率更高,不仅消除了检测基质的影响还缩短了富集时间,使整体检测时间缩短至2h以内。本发明的方法可对高毒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快速检测,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可在基层医疗单位、基层防疫部门进一步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3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542382.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包括磁性纳米材料复合物和免疫传感材料所述磁性纳米材料复合物由氨曲南和磁性纳米材料偶联而成;免疫传感材料由肺炎克雷伯菌单克隆抗体、羧基功能化石墨烯和玻碳电极组成,本发明采用氨曲南通过氨基与磁性纳米材料表面羧酸相连,然后通过氨曲南的β‑内酰胺键可与肺炎克雷伯菌细胞膜表面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实现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磁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9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2729.6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院感病原菌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试剂盒包括如下成分:功能化免疫磁性纳米材料AMBs和信号探针MPBA‑AuNPs;其中,功能化免疫磁性纳米材料AMBs为将院感病原菌的抗体与磁珠偶连制备而成;信号探针MPBA‑AuNPs为将具有结合院感病原菌能力的识别元件巯基‑苯硼酸MPBA连接至金纳米粒子AuNPs表面制备而成。本发明可以在低梯度磁场下从复杂基质中快速、特异性分离目的菌,捕获效率高、操作简便、分离时间短;将识别元件巯基‑苯硼酸MPBA与金纳米粒子AuNPs连接,作为信号探针MPBA‑AuNPs,实现院感病原菌的快速、高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2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42727.7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1N33/569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尿液中大肠埃希氏菌的试剂盒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纳米磁珠与抗菌肽(硫酸多粘菌素B)进行偶联、抗菌肽修饰的纳米磁珠复合物溶液捕获样品液中的大肠埃希氏菌,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将被捕获大肠埃希氏菌与样品液进行分离及重悬等步骤。本发明通过磁分离捕获到的大肠埃希氏菌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分析;具有富集效率高,特异性好,成本低的优点,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0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74336.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Q1/6804 , C12N15/11 , C12Q1/24 , G01N33/569 , G01N33/543 , C12R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毒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刀豆蛋白A‑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使用所述刀豆蛋白A‑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富集肺炎克雷伯菌;将所述目标溶液投入所述RPA反应体系中扩增肺炎克雷伯菌核酸;将所述RPA反应液投入所述CRISPR Cas12a检测体系中切割扩增所得核酸,以得到检测溶液;对检测溶液进行检出限判定或荧光检测,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更快速、特异性地检测目的菌肺炎克雷伯菌核酸,测定效率高、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3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42382.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包括磁性纳米材料复合物和免疫传感材料所述磁性纳米材料复合物由氨曲南和磁性纳米材料偶联而成;免疫传感材料由肺炎克雷伯菌单克隆抗体、羧基功能化石墨烯和玻碳电极组成,本发明采用氨曲南通过氨基与磁性纳米材料表面羧酸相连,然后通过氨曲南的β‑内酰胺键可与肺炎克雷伯菌细胞膜表面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实现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磁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2509.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院感病原菌的试剂盒和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AMBs;SA‑QBs;Bio‑Amp。本发明通过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特异性抗体与磁珠偶连,形成具有富集作用的功能化免疫磁性纳米材料(AMBs),并利用SA‑QBs、Bio‑Amp构建荧光信号探针(Amp‑bio‑SA‑QBs)。当MRSA不存在时,AMBs与荧光信号探针独立存在。当MRSA存在时,由于抗体、青霉素对待测物的双重识别效果,形成AMBs~MRSA~Amp‑bio‑SA‑QBs复合物,经磁分离后,复合物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产生荧光信号,因此,基于此原理实现了院感病原菌快速高效检测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