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3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8438.4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64U70/92 ,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762 , B64U80/70 , B64U10/14 , B64U20/87 , G01N21/17 , G01N33/00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阔叶林资源快速分类与碳储量评估装置及方法,属于森林资源分类评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阔叶林遥感数据,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对阔叶林进行资源分类,并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估算生物量及碳储量,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和图像采集部件,且无人机底部可拆卸连接有遮雨舱。本发明在遥感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降雨事件时,无人机就地吊放遮雨舱,并进入遮雨舱中躲避雨水,减少无人机在雨中停留的时间,避免无人机及图像采集部件故障,缩短避雨过程中,无人机躲雨及返回原数据采集点位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400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0053644.6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设备,包括主体板以及设置于主体板下方的两个存储筒,存储筒的内部设置有侧开口的过滤腔,过滤腔的底端表面贯穿设置有精滤网,精滤网底端设置有吸水泵;存储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由第一电机驱动的转环,本发明通过设置了可以伸直弯曲的拨杆,用于在水草中前进时拨开水草,吸取样本,其中,拨杆通过第一撑直机构以及第一导向片相互配合,达到了自动弯曲撑直的作用,可以有效清除拨杆表面的水草,防止被缠绕,并且设置有通过具有自动弯曲伸直功能的收集板将精滤网表面的生物扫入存储腔,对于隐藏在水草中的生物样本做较为全面的取样。
-
公开(公告)号:CN1189985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49053.1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F16M11/04 , F16M11/42 , B08B1/12 , B08B1/20 , B08B1/34 , F16F15/023 , G01N33/00 , G01B11/08 , G01S17/08 , G01S15/08 , G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周期监控的杨树人工林碳储量评估装置及系统,属于林木碳储量评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胸径数据采集机构和树高数据采集机构及中央处理器,胸径数据采集机构包括围绕样木设置的防护槽,位于防护槽上方的顶盖,固设于顶盖底部的轨道,与轨道滑动连接的行走组件,固设于行走组件上的数据采集部件,设于防护槽与顶盖之间的升降组件。本发明的胸径数据采集机构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升降组件上移数据采集部件,行走组件配合数据采集部件环绕采集样木胸径数据,非工作状态下,数据采集部件隐藏于防护槽内部,减少数据采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可任意时刻进行数据采集,并降低装置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70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49442.5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14 , G06V10/94 , G06V10/48 , G16B40/00 , G01B11/06 , G01B11/08 , G01B11/28 , B64U10/14 , B64U20/87 , B64U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量转换的杨树人工林碳储量评估装置及方法,属于杨树人工林碳储量评估技术领域。该杨树人工林碳储量评估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杨树人工林的样本数据计算生物量和碳储量,所述样本数据分为图像数据和样品数据,所述取样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杨树人工林的图像数据,并配合载样模块采集林分样品,还包括用于获取样品数据的样品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取样模块配合载样模块以及中央处理模块,获取样品数据及杨树相关参数,从而在碳储量评估过程中,无需将林木伐倒,并减少人工采样操作,降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从而提高评估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211620095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2261416.X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湖泊景观水一体化处理器,该湖泊景观水一体化处理器,包括缆绳、吊架和一体化增氧机构,所述一体化增氧机构通过吊架连接缆绳,吊架与缆绳之间设有滚轮组,滚轮组包括横向导轮和纵向导轮,所述横向导轮共有两个,分别设于缆绳的上下两侧,横向导轮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横向导轮的中心设有轮轴,轮轴连接横向导轮两侧的轮架,轮架固定连接吊架;纵向导轮设有两个,对称设于拉绳的左右两侧,纵向导轮的中心设有轮轴,该轮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吊架和一体化增氧机构的顶板;纵向导轮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架设缆绳布设一体化处理器对湖泊进行治理,不需要布置固定管道和气源,成本低,便于回收,值得大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1620094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2261129.9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湖泊曝气增氧设备,该水利湖泊曝气增氧设备,包括负压增氧机构和浮体,所述浮体设于负压增氧机构的顶部,负压增氧机构包括筒体、罩体、电机、叶轮、通气管和进气通道,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端盖,端盖对筒体进行封口,筒体的底部设有罩体,该罩体的顶部与筒体底部的端盖固定连接,罩体的底部开口;筒体的内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到筒体下方的罩体内,并固定设有叶轮,筒体底部的端盖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包括直段和倾斜段,直段的上端连接通气管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布置固定的管道,能够方便施放和回收,降低治理成本,适用于小面积湖泊的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212026505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22264147.2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输送用防堵塞管件,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排水管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水管内设置螺旋叶片,对排水管内进入的杂质等物体,进行切割细化,避免杂质的体积过大而堵塞排水管。
-
公开(公告)号:CN211627143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2264094.4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原土壤含水量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土壤进口、杂质出口和土壤出口,壳体的内部有筛板,筛板通过立柱倾斜安装,在每根立柱上均设有一截弹簧,筛板的较低一侧从杂质出口位置伸出,筛板的较高一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振动电机,筛板的下方设有电热板,电热板的下方设有称重装置,电热板的侧边设有斜板,斜板从土壤出口位置伸出,壳体内还设有推板,推板连接有驱动机构。该检测装置能对待检测土壤进行筛分,将土壤内的根系、残径等杂质去除,然后通过对烘干前后的土壤分别进行称重,而得到计算含水量的数据,并最终实现对土壤含水量的有效检测,检测数据准确性高,且装置成本低,便于操作,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11620125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2354132.5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杂质去除装置,包括处理池主体,所述处理池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沉淀池和过滤池,所述沉淀池与过滤池相互连通,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处理池主体的一侧,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用于向沉淀池输入待处理的污水,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沉淀平台,所述沉淀平台呈依次向下的阶梯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处理池主体内设置沉淀池和过滤池,将污水先沉淀在进行过滤和吸附处理,提高污水除杂处理的效果,且阶梯状的沉淀平台,可减小污水进入沉淀池的冲击力,便于污水的沉淀,且可进行多级沉淀,提高污水沉淀除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016878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22253109.7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渠污水用过滤装置。该水渠污水用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辅助架,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引导水渠污水流下,所述辅助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端接触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驱动移动板在过滤网的上端表面移动,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污水管;所述过滤网的表面开设有漏孔,所述漏孔的下端外表面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漏孔的数量为两组,分别靠近相对的两端位置;该水渠污水用过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水渠污水过滤使用,并且装置制备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