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纳米氧化镍的抗金属腐蚀型炸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44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05029.1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纳米氧化镍的抗金属腐蚀型炸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一、制备纳米氧化镍分散液;二、将炸药颗粒加入非溶剂中制备得到悬浊液;三、向悬浊液中滴加纳米氧化镍分散液,通过超声混合方式,离心干燥后得到具有包覆结构的负载型抗金属腐蚀炸药。通过利用纳米氧化镍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大量存在O‑H键在超声作用下与酸性炸药NTO颗粒分子表面的酸性基团发生强相互作用,从而在炸药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纳米NiO,有效的抑制了炸药颗粒的酸性释放,增强炸药的抗金属腐蚀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同时适用于多种酸性含能材料,如3‑硝基‑1,2,4‑三唑‑5‑酮、高氯酸铵、二硝基酰胺铵、2,4‑二硝基苯甲醚、3,4‑二硝基吡唑等。

    3-硝基-1,2,4-三唑-5-酮/二氧化锆复合纳米含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29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3527.2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硝基‑1,2,4‑三唑‑5‑酮/二氧化锆复合纳米含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核”、“壳”两部分构成。“核”为NTO颗粒,经喷雾干燥得到粒径为500~5000nm的3‑硝基‑1,2,4‑三唑‑5‑酮颗粒。“壳”为粒径5~300nm的纳米二氧化锆粒子。利用超声混合作用制备得3‑硝基‑1,2,4‑三唑‑5‑酮/二氧化锆复合纳米含能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纳米含能材料同时具有3‑硝基‑1,2,4‑三唑‑5‑酮的高能量密度,二氧化锆的导电性,以及复合纳米材料优异的钝感性和强抗金属腐蚀性的优点。此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纳米二氧化锆能够均匀的包覆在含能材料3‑硝基‑1,2,4‑三唑‑5‑酮的颗粒上,复合材料的粒径和厚度可调控,应用前景良好。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悬浮造粒过程状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8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96154.2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悬浮造粒过程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悬浮造粒过程状态识别方法;整理和收集相关图像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便于训练模型;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配置训练器,训练网络模型;将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cc曲线和loss曲线可视化,判断模型训练效果。本发明使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悬浮造粒过程状态识别方法,可以实现水悬浮造粒过程状态的识别,且分类准确;避免盲目试错,提高了研究过程的安全性,为压装混合炸药造型粉无人化和标准化制备提供了基础。能够摆脱对经验丰富的生产线工作人员的过度依赖,降低对新人的培训投入,提高了造型粉制备过程中的效率。

    复合酸性抑制型核壳结构NTO基混合炸药造型粉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2602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97972.2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酸性抑制型核壳结构NTO基混合炸药造型粉及制备方法,首先以氟橡胶F2311、F2604、F2462、醋酸丁酸纤维素CAB、聚氨酯Estane 5702、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中的一种作为粘结溶解在乙酸乙酯中构成粘结剂体系,并与氧化石墨的无水乙醇分散液经过超声分散脱泡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抑酸粘结剂体系。然后滴加到升温后的过饱和NTO水溶液中,经过搅拌、驱溶、冷却、过滤后得到酸性抑制型NTO基混合炸药造型粉。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造型粉表面光滑密实,晶型稳定,在有效抑制NTO及造型粉酸性的基础上,又保证了造型粉足够的导热性,实现了含能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优化。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实验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于实现生产。

    一种实验室安全监测压装混合炸药水悬浮造粒过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6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598247.9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装混合炸药水悬浮造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安全监测压装混合炸药水悬浮造粒过程的方法;利用物体在平面镜内成正立,等大,等距的虚像的成像原理,将平面镜通过十字夹稳定安置在反应烧杯正上方,使平面镜与水平面形成45度夹角,如此一来,反应烧杯内物体恰好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相机镜头处,因此,相机能够捕捉反应烧杯内的每一帧物体图像,从而达到了以机器视觉代替人眼,让实验人员无需亲自俯视观察反应烧杯内的情况。本发明可以实现人眼与实验装置的远距离隔离,成像清晰,观察方便,提高了研究过程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观察装置的安全,为实验的可重复可持续进行提供了有益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