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731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435915.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7/06
Abstract: 一种基于位移流量双闭环的多模式流量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基于位移传感器的位移内环控制回路,以及基于流量传感器的流量外环控制回路;内外控制环路均可通过模式选择器控制工作在开环和闭环状态,形成四种工作模式。本发明在流量反馈环路的基础上引入位移反馈环路,对压电阀的开启位移进行控制,进而提高压电比例阀在实际流量调节的收敛速度;同时利用多种工作模式,解决比例压电流量调节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解决单个传感器故障时流量调节系统工作可靠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6462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952735.3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汤章阳 , 陈涛 , 刘国西 , 武葱茏 , 邹达人 , 高俊 , 李宗良 , 于洋 , 周成 , 王戈 , 纪嘉龙 , 高永 , 丁凤林 , 王渊 , 马彦峰 , 刘捷 , 杨家艾 , 张阿莉 , 罗莉 , 林倩 , 李永
IPC: B64G1/40
Abstract: 一种比例电子减压系统,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1)、第一气源通断自锁阀(3)、第一高压隔离自锁阀(6)、第一压力比例阀(8)、第一低压压力传感器(10)、控制单元(13)等部件;控制单元(13)接收到目标压力值后,采集高压压力传感器(1)的压力信号、第一低压压力传感器(10)的压力信号,与目标压力值进行比较,打开第一气源通断自锁阀(3)、第一高压隔离自锁阀(6),并调用相应的闭环控制算法实时调节第一压力比例阀(8)的开度,从而实现电子减压的功能。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减压比在10~75之间的快速调节,达到减压精度优于1%的水平,同时明显降低系统体积、重量,提升系统可靠度、系统寿命等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460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7928.0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7/0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微流量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低压自锁阀、第二低压自锁阀、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第一流量控制器、第二流量控制器、第三流量控制器、第四流量控制器、第五流量控制器和控制单元组成。在此套系统中,主要依靠流体在类似迷宫型通道内流过极为复杂的通道降低流体能量和改变流体的物理参数来实现流量调节的目的。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流量控制系统,解决了目前使用卫星推进系统介质供给流量大、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84342.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能耗最优的高精度磁控和推力器联合姿态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姿态控制量和姿态角速度控制量使用PD控制律计算期望控制力矩,并结合重力梯度力矩估计进行力矩补偿,同时根据角速度测量信息结合重力梯度力矩估计和上周期理论磁控力矩估计,对卫星剩磁矩进行滤波估计,然后根据卫星磁控轴/推力控制轴设置对卫星三轴控制进行分配,对推力控制的方向进行喷气相平面保护计算,并在必要时进行喷气脉宽输出,对磁控的方向根据地磁场信息和期望控制力矩进行小扰动磁矩分配计算,并结合上述剩磁矩估计结果进行磁矩补偿,进行三轴磁矩输出,最后根据三轴磁矩计算的结果进行理论磁控力矩估计,用于下周期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84242.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双星编队卫星轻量化自主任务规划与调度方法,该方法基于星上约束,实现了综合效能最优的双星编队卫星自主任务规划与调度,保证双星长期运行期间的高精度星间指向和星间距保持。本申报专利以双星间距及卫星推力器执行能力等作为约束,建立任务规划数学模型,基于多优化目标进行编队基准星调度及轨道/姿态控制策略生成,实现了星上全自主、轻量化、综合效能最优的快速自主任务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027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292818.5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阿莉 , 刘锦涛 , 丁凤林 , 魏延明 , 宋飞 , 李文 , 杨家艾 , 刘捷 , 林倩 , 方忠坚 , 王远 , 陈芳浩 , 罗莉 , 王渊 , 武葱茏 , 纪嘉龙 , 刘国西 , 于洋 , 高永 , 李中 , 马彦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制备板式表面张力贮箱的3D打印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板式表面张力贮箱的结构特点,将贮箱壳体分成两部分,贮箱气口以及与其连接的贮箱壳体端部、气液分离器作为整体一进行3D打印,其余贮箱壳体、板式表面管理装置与贮箱液口作为整体二;在整体二上沿贮箱轴向方向设计板状筋支撑,将板状筋支撑与整体二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3D打印,打印过程中贮箱轴向垂直与基板方向,基板上放置网格支撑及圆柱支撑,作为贮箱打印过程中的底部支撑;去除3D打印后的底部支撑以及板状筋支撑,并对两个打印件进行热处理;将两个打印件通过一次激光焊接得到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对得到的板式表面张力贮箱进行后期处理并加工贮箱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5092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55215.4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用于分布式可重构小卫星平台的加注接口推进和分离装置,包括十字推动装置、电机以及支撑结构;其中,支撑结构包括电机支架、第一结构板;所述十字推动装置为对称结构,十字推动装置的一条边的两端分别对称安装1个电机,另一条边的两端对称设置接口安装孔,用于分别连接气加注接口或液加注接口的活动端;电机分别安装于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分别安装在可重构小卫星的第一结构板上。本发明安装方便,操作便捷,结合浮动断接机构可实现适用范围较宽的高精度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083615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994468.X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2K9/60
Abstract: 一种细长型全管理板式贮箱,包括气口、上半球壳、丁字环、导流板、圆柱段、法兰、下半球壳、蓄液片、液口和集液器组件;所述集液器组件包括中间柱;气口设在上半球壳的顶部,液口设在下半球壳的底部;上半球壳与圆柱段通过丁字环固定连接;导流板为平板结构,其底部与中间柱配合固定连接,其顶部通过丁字环上的卡槽与圆柱段配合固定连接;蓄液片为平板结构,其底部与中间柱配合固定连接;所述集液器组件固定安装在下半球壳内部底部,其内部设有用于液体流动和保存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液口相通。本发明实现贮箱加注后平放运输,结构简单、强度高、可靠性高、适应不同的空间环境,在轨液体排放速度大,同时可实现地面重复大流量加注。
-
公开(公告)号:CN104456079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410638594.9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子减压系统,包括缓冲气瓶、第一压力电磁阀、第一低压压力传感器及控制单元;缓冲气瓶的进气口端连接至第一压力电磁阀的出气口端,缓冲气瓶的出气口端连接至第一低压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电磁阀的进气口端连接至外部气源;第一低压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电磁阀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通过采集第一低压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实时控制第一压力电磁阀的通断,实现电子减压。通过本发明,可以使得供气系统的减压比、减压精度、系统可靠度、系统重量等指标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02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66246.3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99/0005 , F16K2099/0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型加排阀,包括壳体、阀芯和转接头;阀芯穿设在壳体中,阀芯一端顶在壳体内壁上,阀芯另一端与转接头贴合,壳体与阀芯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阀芯通过堵塞密闭;本发明通过壳体与阀芯的配合,减小了加排阀的体积,解决了传统的加排阀体积较大的问题;通过阀芯与转接头的配合,优化了加排阀的结构,弥补了传统的加排阀结构复杂的缺陷;通过设置密封圈和堵塞,增强了加排阀的密封效果,克服了传统的加排阀密封性能较低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