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严寒区浮石混凝土冻融损伤程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9634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29933.8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严寒区浮石混凝土冻融损伤程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涉及混凝土损伤判断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根据严寒区浮石混凝土的浮石混凝土表面积、裂缝长度、裂缝深度、脱落表面积、钙化深度和浮石混凝土厚度,以确定裂缝损伤等级、脱落损伤等级、钙化损伤等级及对应的评价系数,再根据多个评价系数以生成用于确定综合损伤等级的最新综合损伤系数,达到对浮石混凝土因冻融而受到的各类损伤及综合损伤的分级评价,使得工作人员及时获知浮石混凝土裂缝损伤程度、脱落损伤程度、钙化损伤程度和综合损伤程度的信息,为后续工作人员维护浮石混凝土提供理论指导,避免浮石混凝土出现大规模冻融损伤的问题。

    一种浮石-煤矸石复合骨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64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61313.3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石‑煤矸石复合骨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浮石‑煤矸石复合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煤矸石粉末与水混合制成煤矸石浆体,然后与浮石混合,并置于0.4~1.2MPa压力环境下静置,使煤矸石粉末压入浮石的孔隙,之后在400~1000℃下进行煅烧处理,得到浮石‑煤矸石复合骨料。本发明利用加压的方式将煤矸石粉末压入浮石骨料中,经过煅烧后可以使浮石的小孔数量增多,并使得复合骨料内部的大孔向小孔转变,提升了复合骨料的保温性能,解决了煤矸石制备的保温骨料保温性能不佳以及浮石内部>2μm的孔占比较多而影响混凝土保温性能的问题。

    一种复掺气化灰渣和锆硅渣的耐腐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3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64996.5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掺气化灰渣和锆硅渣的耐腐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混凝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掺气化灰渣和锆硅渣的耐腐蚀混凝土,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气化灰渣64~96份、改性锆硅渣16~32份、水泥208~320份、粗骨料1100~1200份、细骨料700~900份和水300~360份。本发明实现了气化灰渣和锆硅渣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固废消纳量,降低了气化灰渣和锆硅渣堆存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气化灰渣与锆硅渣中的活性氧化硅、氧化铝能够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发生火山灰效应,降低混凝土内部OH‑离子浓度,切断腐蚀离子SO42‑和Cl‑与Ca(OH)2发生反应,提高混凝土耐腐蚀性能。

    一种两阶段碱激发全固废低碳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3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31369.0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材料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阶段碱激发全固废低碳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两阶段碱激发全固废低碳聚合物的制备原料包含激发料、白泥、氢氧化钾和水;白泥的质量为激发料质量的5~15%;氢氧化钾的质量为激发料质量的5~12%,水胶比为0.30~0.34;激发料包含煤矸石、煤气化灰渣、硅钙渣、废弃红砖、赤泥、镍渣和铝灰。将富含Si和Al的工业固废作为原材料,与白泥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固固一段激发,再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进行固液二段激发,通过两次激发获得一种具有非晶态到半晶态三维网络结构的全固废低碳聚合物,全固废低碳聚合物力学性能较好,可以代替传统的硅酸盐水泥的使用场景。

    一种提高窗间墙蓄热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67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29953.8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窗间墙蓄热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加固方法,涉及建筑结构窗间墙的加固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加固窗间墙上打孔安装化学螺栓;将配置好的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涂抹或喷射在待加固窗间墙表面,涂抹的厚度为3‑4mm;裁剪纤维编织网,将纤维编织网在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中浸润,将纤维编织网铺设在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表面,并通过化学螺栓定位;在纤维编织网表面再涂抹一层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在施工完成后需要湿水养护至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龄期。通过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中相变微胶囊发挥的蓄热特性,加固后的窗间墙可以很好地实现储热节能,缓解室内温度波动的功能,可以显著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结构‑功能”一体化提升。

    预埋钢筋混凝土测试试件二次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63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153052.6

    申请日:2017-03-15

    Abstract: 本发明预埋钢筋混凝土测试试件二次成型装置,底板与前后立板连接,左右挡板于前后立板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左右挡板上开有孔道,在底板上部及前后立板内侧固定左右挡块。其成型方法是将混凝土各组分进行重量配合搅拌均匀;将钢筋分别穿过孔道;混凝土浇筑入左右挡板间的内室进行振实;移动左右挡板分别紧贴左右挡块;再进行二次浇筑并插捣振实;用玻璃胶将两次浇筑试件间的裂缝封死防止锈蚀;放入标准养护室中强度成型。本发明成型装置可自由拆卸,反复多次的通过拆卸、清洗、拼装而使用,通过二次浇筑可将钢筋完全包裹在混凝土中,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增加了实验室模拟实际环境的可靠度。可使实验设计更为灵活、多变及稳定。

    在冻融循环下轻骨料混凝土孔隙结冰速率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706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04590.7

    申请日:2017-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4/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冻融循环下轻骨料混凝土孔隙结冰速率的测试方法,包括:将试样放置烘箱中烘干,称重,置于常温水中真空饱和、并测量试样体积,再称重,将低温核磁共振的线圈温度及低温箱分别调至0℃、t1℃及t2℃,并将试样放入其中,得到t1℃至t2℃下试样的单位体积孔溶液的结冰速率U。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孔隙结冰速率的测试方法,通过将试样逐步降温处理,利用核磁共振方法,计算得到试样的未冻水量,从而进一步得到结冰速率,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粗骨料、水泥石存在的孔结构以及粗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的不规则裂缝,无需提前预埋导线,且低温核磁共振的线圈可以保证周围环境温度维持在试样中心温度,测量准确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