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驱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和栅极驱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812252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072670.2

    申请日:2018-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移位寄存器和若干个输出控制模块,各输出控制模块均连接有对应的时钟扫描信号线和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和输出复位子模块;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与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对应的时钟扫描信号线、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均连接,用于在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输出的信号的控制下,将对应的时钟扫描信号线中的时钟扫描信号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以供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扫描信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一个移位寄存器能够对应于多条栅线的驱动,进而能有效减少移位寄存器的数量,有利于窄边框化。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3103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0163018.1

    申请日:2018-02-26

    Inventor: 张元波 童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包括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出控制节点(PU)、第一去噪模块和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一去噪模块包括第一去噪节点(PD),用于在所述脉冲信号的输出结束之后对所述输出控制节点放电,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二去噪模块,所述第二去噪模块包括第二去噪节点(PDN),所述驱动输出端的所述脉冲信号的输出引起对所述第二去噪节点的充电,并且所述第二去噪节点用于在所述脉冲信号的输出结束之后对所述输出控制节点放电。本发明防止GOA电路的多输出,提高了电路稳定性,而且无需在GOA末端设置复位电路,有利于窄边框设计。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测试方法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6803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710056396.5

    申请日:2017-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测试方法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输出控制模块和测试输出模块;该输出控制模块分别与时钟信号端和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来自该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向该信号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该测试输出模块分别与该信号输出端、控制信号端和测试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来自该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该测试输出端输出来自该信号输出端的驱动信号。因此,当需要对栅极驱动电路中各移位寄存器单元输出的驱动信号进行检测时,可以直接通过该测试输出端进行检测,而无需再对显示装置进行解封装,该测试的效率较高,且不会损坏显示装置。

    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690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635164.6

    申请日:2015-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栅极驱动单元电路,其包括输入单元、输出单元、上拉节点控制单元、下拉节点控制单元和下拉单元。输入单元用于将第一输入信号端的电压传输至第一节点。上拉节点控制单元用于将第一电压端或第二电压端的电压传输至上拉节点。输出单元用于将第一控制信号端的电压传输至输出信号端。下拉节点控制单元用于将第一电压端或者第二电压端的电压传输至下拉节点。下拉单元用于将第二电压端的电压传输至输出信号端。本发明还涉及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栅极驱动单元电路的驱动方法。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1661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075641.8

    申请日:2015-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组时钟信号线和级联的多级移位寄存单元,每组时钟信号线包括两条时钟信号线,多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被划分为至少一组,并且每组时钟信号线对应一组所述移位寄存单元,每组时钟信号线中的一条时钟信号线与该组时钟信号线对应的一组移位寄存单元中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阵列基板、一种显示装置和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在本发明中,通过时钟信号线输入的时钟信号为用作复位单元的移位寄存单元提供复位信号,因此,无需在栅极驱动电路中增加额外的复位单元或额外的薄膜晶体管,从而简化了栅极驱动电路的总体结构,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