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0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54451.6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C07D235/18 , C07D405/04 , C07D235/08 , A01N43/52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抗小麦害虫活性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钯催化剂、氢源、酸性添加剂和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所述酸性添加剂包括路易斯酸和质子酸;所述氢源选自甲酸、甲酸钠、甲酸钾、甲酸铵、甲醇、苄醇、异丙醇、苯硅烷、硼烷或硼氢化钠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和式III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imgabs0#本发明以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为原料,通过一步合成处理即得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不但合成步骤简单、原料无毒且价廉易得,而且合成方法具有功能团兼容性好、原子经济性高和产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76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074033.X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C07D24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器中,加入硝基胺类化合物、二酚类化合物、金属催化剂、添加剂、还原剂和溶剂,搅拌反应,即得四氢吩嗪衍生物;所述硝基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所述二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2)所示;其中,R1独立选自甲基、甲氧基、氨基、哌啶基或三氟甲基;R2独立选自甲基或酯基;n、m分别表示0~4的整数。本发明以稳定易得的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和生物质来源的二酚类化合物为原料一步合成四氢吩嗪衍生物,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原料无毒且价廉易得、催化剂使用量低的优点,合成方法具有官能团兼容性好、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有潜力去大规模一步制备四氢吩嗪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7764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74033.X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C07D24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器中,加入硝基胺类化合物、二酚类化合物、金属催化剂、添加剂、还原剂和溶剂,搅拌反应,即得四氢吩嗪衍生物;所述硝基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所述二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2)所示;其中,R1独立选自甲基、甲氧基、氨基、哌啶基或三氟甲基;R2独立选自甲基或酯基;n、m分别表示0~4的整数。本发明以稳定易得的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和生物质来源的二酚类化合物为原料一步合成四氢吩嗪衍生物,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原料无毒且价廉易得、催化剂使用量低的优点,合成方法具有官能团兼容性好、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有潜力去大规模一步制备四氢吩嗪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002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47885.4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五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催化剂包括铱和含氮多孔有机聚合物;所述铱负载在含氮多孔有机聚合物中;所述含氮多孔有机聚合物为无规共聚物,其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imgabs0#其中,m和n代表单体的摩尔量,m和n的摩尔比为1:(0~100);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氨基、C2~6的烯基、C2~6的炔基、C1~14的烷基、C1~6的烷氧基、C6~14的芳基、含有选自N、O和S的1至3个杂原子的C3~10的杂芳基。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含有多级孔结构,可以高效的催化硅氢加成,且循环催化性能良好并表现了优异的活性和区位选择性,反应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78843.5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五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imgabs0#式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烷基、芳基、取代芳基中的一种;R选自H、烷基、烷氧基、酯基、卤素、芳基、取代芳基、杂芳基或取代杂芳基中的一种。本发明方案化合物结构新颖,提供一种新的有机硅稠杂环骨架,为有机硅药物提供新的选择;同时,也还可作为生物探针、具有光电性能的硅醚等有机光电材料及用于有机硅改性胶黏剂、涂料等领域的硅氧聚合物等物质的制备前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6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14112.4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C07D235/02 , C07D401/04 , C07D233/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以脒类化合物和多元醇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钴催化剂催化多元醇的高值转化成一系列咪唑啉酮衍生物,开发出了一条新颖的、绿色的、符合可持续化学原则的合成路径,实现了可再生资源的高值转化,从而满足了对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需求。该合成方法具备了底物适用性广、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廉价金属催化剂和空气作为氧化剂的优点,有潜力去大规模一步制备咪唑啉酮衍生物,也为生物质资源转换成高价值的功能分子提供重要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496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15656.3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C07D233/58 , C07D233/64 , B01J23/75 , B01J23/80 , B01J23/889 , B01J27/24 , B01J31/02 , B01J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溶剂中,将式Ⅰ化合物、钴催化剂和路易斯酸混合进行反应,即得到所述咪唑类化合物:所述式Ⅰ化合物、咪唑类化合物的结构如下所示:#imgabs0#其中,R为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独立地选自氢、C1~12的烷基、C1~6的烷氧基、卤素、C6~20的芳基和C3~2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R与相邻的苯基形成萘环。本发明以式Ⅰ化合物为原料,通过一步合成处理即得咪唑类化合物,不但合成步骤简单、原料无毒且价廉易得,而且制备方法具有功能团兼容性好、原子经济性高和产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019862.3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C07D251/24 , C07D4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嗪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合多元醇、脒类化合物、催化剂和碱性化合物,经反应,得到所述三嗪衍生物;其中,R1独立地选自烷基、芳基和氢中的2至少一种;其中,R选自烷基、烷氧基、杂芳香基、芳香基和氢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以脒类化合物、多元醇为原料,通过一步合成处理即得1,3,5‑三嗪衍生物,合成步骤简单、原料价廉易得,而且合成方法具有功能团兼容性好、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有潜力去大规模一步制备三嗪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6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314112.4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C07D235/02 , C07D401/04 , C07D233/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以脒类化合物和多元醇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钴催化剂催化多元醇的高值转化成一系列咪唑啉酮衍生物,开发出了一条新颖的、绿色的、符合可持续化学原则的合成路径,实现了可再生资源的高值转化,从而满足了对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需求。该合成方法具备了底物适用性广、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廉价金属催化剂和空气作为氧化剂的优点,有潜力去大规模一步制备咪唑啉酮衍生物,也为生物质资源转换成高价值的功能分子提供重要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7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19862.3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C07D251/24 , C07D4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嗪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合多元醇、脒类化合物、催化剂和碱性化合物,经反应,得到所述三嗪衍生物;其中,R1独立地选自烷基、芳基和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2选自烷基、烷氧基、杂芳香基、芳香基和氢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以脒类化合物、多元醇为原料,通过一步合成处理即得1,3,5‑三嗪衍生物,合成步骤简单、原料价廉易得,而且合成方法具有功能团兼容性好、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有潜力去大规模一步制备三嗪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