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76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97871.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包含由面板、侧板、顶板和底板围合而成的中空金属框,顶板的外榫面、边段、护边部与面板上钩面部、上平面部以及面板平面部嵌合,底板的外卯面与面板下钩面部嵌合,面板与顶板和底板的嵌合部位上设置有阻尼隔断件,任意两个声屏障的中空金属框能够通过顶板的榫状凸起部和底板的卯状凸起部榫卯连接。有本发明效解决了结构振动响应以及二次结构噪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61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28892.8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桩承台及施工方法,混凝土桩承台包括承台、桩基和钢柱,桩基设置在承台的一端,钢柱设置在承台的另一端;混凝土桩承台还包括挡土墙,挡土墙沿承台外侧边缘设置,挡土墙与钢柱位于同侧;挡土墙能够起到超前挡土的作用,不受钢柱的吊装时间的影响,从而可以加快承台基坑围护钢板桩的周转利用,有利于现场土方回填、场地平整等其余工序的组织安排,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以减少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风险及安全隐患。混凝土桩承台的施工方法优化了承台浇筑流程,在钢柱未运到施工现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承台基坑土方回填,使得基坑围护的钢板桩可以高效周转利用,施工场地也可以快速平整压实,以便于进行后续其它工序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70824.6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大学 ,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震双控支座及其工作方法和调节方法,其包括隔震支座和隔振支座,隔震支座为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隔振支座包括活塞座,活塞座内设有竖向的储液腔并内置压块,以及相对于储液腔呈径向设置的活塞腔及活塞板,活塞板一端面固定连接弹性支撑体,弹性支撑体与活塞腔端部抵紧,上述储液腔内设有承压液体,承压液体将竖向力转换为对各活塞板的径向力并压紧弹性支撑体,实现竖向隔振。上述压块固定于隔震支座的底板下方,活塞座上端面与隔震支座的底板之间通过螺栓件锁紧固定,且活塞座上端面与底板之间及底板上端面与螺栓件的栓头之间均设置弹性密封垫,当改变承压液体体积时,实现支座高度调节。以上实现高承载力及较佳的振震双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65579.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宁波大学 ,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更换调节的振震双控支座及其工作方法和调节方法,其包括隔震支座和隔振支座,隔震支座为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隔振支座包括活塞座,活塞座内设有竖向的内置压块和承压液体的储液腔,以及沿储液腔径向设置的活塞腔及活塞板,活塞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伸出活塞座连接叠层橡胶支座的顶板,由承压液体将竖向振动转换为水平向振动传递至叠层橡胶支座,实现竖向隔振。上述压块固定于隔震支座的底板下方,活塞座上端面与隔震支座的底板之间通过螺栓件锁紧固定,且活塞座上端面与底板之间及底板上端面与螺栓件的栓头之间均设置弹性密封垫,当改变承压液体体积时,实现支座高度调节。以上结构实现高承载力及较佳的振震双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47651.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橡胶振震双控支座,该振震双控支座的主体为叠层橡胶支座,叠层橡胶支座包括若干呈竖向叠层分布的橡胶层,各橡胶层之间设有加劲钢板;其结构要点在于橡胶层由内向外形成嵌套设置的若干层环形橡胶圈,相邻的内层环形橡胶圈与外层环形橡胶圈之间为间隙的齿形配合,即内层环形橡胶圈的外圈形成内凹的环形槽,外层环形橡胶圈的内圈设有与环形槽间隙配合的凸环,齿形配合处的间隙为齿形腔,齿形腔内密实填充设有袋装润滑脂,橡胶层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对应的加劲钢板之间通过热硫化连为一体。本发明满足竖向隔振需求的同时,具备较佳的竖向承载力、稳定性和水平向隔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11021.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可调变形量的桥梁支座包括支座上板、支座下板、球芯机构和调节机构,支座上板、球芯机构、支座下板从上至下依次连接,调节机构设置在支座上板上;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挡块和可拆卸补块,限位挡块的一端与支座上板连接,限位挡块的另一端与可拆卸补块连接;限位挡块朝向支座下板方向凸出至支座下板侧方,限位挡板设置在支座上板的至少一侧;可拆卸补块朝向支座下板方向凸出,可拆卸补块用于调整支座下板相对支座上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本申请的调节机构至少能够对支座下板的一方向进行限位,当桥梁支座放置错误时,可通过在横向或纵向设置可拆卸补块或改变可拆卸补块的尺寸,将横向或纵向的位移量进行修正以满足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22227044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0892737.8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调变形量的桥梁支座,包括支座上板、支座下板和调节机构,支座上板连接在支座下板上方,调节机构设置在支座上板上,调节机构朝向支座下板方向凸出至支座下板侧方;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挡块和可拆卸补块,限位挡块的一端与支座上板连接,限位挡块的另一端与可拆卸补块连接;可拆卸补块朝向支座下板方向凸出,可拆卸补块用于对支座下板相对支座上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进行调整。本申请的调节机构至少能够对支座下板的一方向进行限位,当桥梁支座放置错误时,可通过在横向或纵向设置可拆卸补块或改变可拆卸补块的尺寸,将横向或纵向的位移量进行修正以满足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21345616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222841.0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自沉基坑围护墙板,包括板体,板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拼接接口;板体至少为三块,板体之间通过拼接接口进行拼接,以形成封闭空间,封闭空间与基础结构相适配。本申请的预制自沉基坑围护墙板,其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拼接接口,板体之间能够通过拼接接口进行拼接,根据基础结构的形状,将多块板体拼接后以形成封闭结构,板体拼接形成的封闭空间与基础结构的外部轮廓相适应,一方面能够在承台或设备基础的基坑开挖过程中具有具有围护支挡作用,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兼作免拆模板,不受施工场地高度要求影响,不受承台浇筑及型钢柱安装进度影响,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227045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0894485.2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包括承台、盖梁、墩柱,墩柱一端与承台连接,另一端与盖梁连接;墩柱端部设有第一预埋连接组件,承台与墩柱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二预埋连接组件,盖梁与墩柱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三预埋连接组件;还包括盖梁固定件和承台固定件;在墩柱靠近承台一端,第一预埋连接组件与承台固定件一端连接,第二预埋连接组件与承台固定件另一端连接,以实现墩柱与承台的连接;在墩柱靠近盖梁的一端,第一预埋连接组件与盖梁固定件一端连接,第三预埋连接组件与盖梁固定件的另一端连接,以实现墩柱与盖梁的连接。本申请中,通过在墩柱、承台盖梁设置预埋连接组件,现场安装不需要现场浇筑或注浆,提高现场施工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21884172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562116.3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浙江华展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的风水电设备监控系统,包括综合监控系统和车站监控系统,二者连接;车站监控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冗余模块和BAS车站以太环网,冗余模块设置在BAS车站以太环网上,BAS车站以太环网与车站监控系统连接;其中一个冗余模块与综合监控系统网络连接;冗余模块包括至少两个PLC控制器和至少三个交换机,每个PLC控制器连接一个交换机;车站监控系统设有智能低压系统、节能控制系统和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冗余模块的交换机与智能低压系统、节能控制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连接,以用于对环控设备进行监控。任意一个冗余模块的PLC控制器损坏时,另外的冗余模块对损坏的冗余模块进行监控,避免出现监控盲区,保证监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