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826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810943300.1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的描述方法,属于油田开发地质领域。本发明的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的描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与三角洲相类似的现代三角洲沉积实例,将现代三角洲沉积实例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分叉角度特征参数作为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分叉角度特征参数;2)在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分叉角度特征参数的约束下,刻画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流线、边界,得到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本发明的描述方法具有对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的描述精确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56512.0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油层水平井着陆轨迹控制方法。方法包括:建立初始地层模型和初始三维GR属性模型;当随钻到第一标志层时,采集随钻GR曲线,在初始三维GR属性模型中提取对应的拟GR曲线,若两个曲线存在误差,则修正初始地层模型中第一标志层及以下的所有标志层的层位数据,得到第一修正地层模型和第一修正三维GR属性模型,调整井斜角;当钻遇到第n标志层时,采集随钻GR曲线,在第n‑1修正三维GR属性模型中提取对应的拟GR曲线,若两个曲线存在误差,则修正第n‑1修正地层模型中第n标志层及以下的所有标志层的层位数据,得到第n修正地层模型和第n修正三维GR属性模型,调整井斜角;直至钻遇所有标志层后入靶。本发明高效的对着陆轨迹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858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810943300.1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的描述方法,属于油田开发地质领域。本发明的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的描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与三角洲相类似的现代三角洲沉积实例,将现代三角洲沉积实例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分叉角度特征参数作为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分叉角度特征参数;2)在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分叉角度特征参数的约束下,刻画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流线、边界,得到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本发明的描述方法具有对三角洲相单一期次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的描述精确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5383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02207.6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组注采关系优化调整方法,属油田开发工程领域,通过编制待调整区块沉积微相分布图、砂层组构造图、有效厚度等值图、孔隙度等值图、渗透率等值图,建立待调整区块三维相控地质模型,确定待调整区块井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状态,对待调整区块井组注采关系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沉积微相控制,建立起与真实地层符合率更高的地质模型;在进行井组数值模拟过程中,充分考虑沉积微相的影响,不同沉积微相赋予其相应渗流特征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模拟出的不同相带内的剩余油分布状态更加准确。在此基础上得到的井组调整参数更加可靠,为油田的持续高效开发和科学决策提供更客观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