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575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891808.7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层的地震解释方法,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断层的地震解释方法先确定井钻遇地层与井旁道地震剖面的时深转换关系,然后建立目标工区内所有井的时深关系转换。利用建立的工区内所有井与地震的时深关系转换,首先解释地震主剖面、联络剖面,初步确定目标断层在主剖面和联络剖面上的轨迹位置,然后确定上升盘地震剖面和下降盘地震剖面上断层轨迹线,利用确定的平行于目标断层的上升盘地震剖面和下降地震剖面上的目标断层轨迹线,修正解释地震主剖面、联络剖面上的目标断层轨迹线。本发明的断层的地震解释方法大大提高了地震解释精度,特别对于油田老区的精细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5758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891808.7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层的地震解释方法,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断层的地震解释方法先确定井钻遇地层与井旁道地震剖面的时深转换关系,然后建立目标工区内所有井的时深关系转换。利用建立的工区内所有井与地震的时深关系转换,首先解释地震主剖面、联络剖面,初步确定目标断层在主剖面和联络剖面上的轨迹位置,然后确定上升盘地震剖面和下降盘地震剖面上断层轨迹线,利用确定的平行于目标断层的上升盘地震剖面和下降地震剖面上的目标断层轨迹线,修正解释地震主剖面、联络剖面上的目标断层轨迹线。本发明的断层的地震解释方法大大提高了地震解释精度,特别对于油田老区的精细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37270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09940.2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地震资料识别岩性圈闭的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本发明利用工区区域沉积相图,首先进行可识别砂体的分布区域分析,缩小研究目标区范围;而后利用井密度或声波时差数据,做井合成记录,建立目标区钻井剖面岩层与地震相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研究目标区目的层段稳定的标志性地震相位,进而分析筛选陆相沉积环境中局部存在的低密度、高孔渗性砂体所对应的地震相位,并解释目标砂体岩性圈闭的空间展布形态,消除局限性误差的干扰,减少复杂地质环境的影响,提高岩性圈闭的预测精度,降低勘探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721292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55987.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序级断层的地震解释方法。地震解释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时深转换关系;根据时深转换关系对目标区域的地震剖面进行时深转换;根据地震剖面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以上的小断点信息或者两个以上的断层轨迹线对低序级断层进行约束地震解释;获取目标区域的小断点信息或者断层轨迹线的方式为B方式或者A+B方式,A方式为:若在目标区域有井钻遇小断点,将井钻遇小断点与地震相位一一对应起来;B方式为:在地震解释软件中,改变地震极性为砂岩对应的负极性、并且降低地震极性强度,得到小断点信息或断层轨迹线。本发明在解释过程中只需通过改变软件设置找出小断点或者断层轨迹线即可对低序级断层进行准确的解释,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37270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510709940.2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地震资料识别岩性圈闭的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本发明利用工区区域沉积相图,首先进行可识别砂体的分布区域分析,缩小研究目标区范围;而后利用井密度或声波时差数据,做井合成记录,建立目标区钻井剖面岩层与地震相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研究目标区目的层段稳定的标志性地震相位,进而分析筛选陆相沉积环境中局部存在的低密度、高孔渗性砂体所对应的地震相位,并解释目标砂体岩性圈闭的空间展布形态,消除局限性误差的干扰,减少复杂地质环境的影响,提高岩性圈闭的预测精度,降低勘探开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