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800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810960231.5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nventor: 李宗杰 , 刘军 , 杨子川 , 龚伟 , 王鹏 , 任丽丹 , 魏华动 , 王来源 , 廖茂辉 , 卢志强 , 杨林 , 曹自成 , 刘群 , 陈绪云 , 黄超 , 文山师 , 陈俊安 , 张荣 , 李弘艳 , 闫娥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深层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带的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定地质模式;定响应特征;定活动期次;基于所述定地质模式步骤、所述定响应特征步骤以及所述定活动期次步骤获取的结果对所述研究区的走滑断裂带进行解析,获取解析结果,包括:定组合类型和/或定储集体规模。根据本发明方法,可以通过断裂带-储层联合解释分析,明确走滑断裂带与油气成藏、储层发育特征的规律,从而对复杂断控成因储集体发育地区综合地质条件研究、油气资源评价、目标靶区的优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7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911085419.0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介质随机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图像特征提取地层格架矩阵,并结合随机模拟的储集体结构矩阵和储集体岩石物理参数得到储层介质随机模型,从而,在充分考虑碳酸盐岩复杂介质在空间结构、储层结构、储层速度及密度分布的随机性的情况下,实现具有真实地层结构约束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介质随机建模,使得储层介质随机模型反映碳酸盐岩裂缝、缝洞型储层地质结构特征和非均质性更准确,有助于提高碳酸盐岩储层正演模型的储集体随机性和模拟精度,更有助于指导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储层识别与描述以及地震识别模式的建立,为勘探目标优选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198231.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沙漠多工区三维地震资料振幅一致性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相位、频率和能量一致化处理,以及降噪处理;其中降噪处理采用倾角导向的构造滤波技术,并通过PM扩散方程中的扩散系数控制倾角导向的构造滤波技术滤波的程度。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地表条件、采集方式、处理方法和采集年度的不同对资料的影响,弥补了传统叠后一致性连片处理手段处理后的连片数据保幅性、一致性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帮助研究人员更有效地改善相邻区块之间的资料差异,为连片层位、断层解释、油藏描述、储层预测等工作提供了较好的资料基础,也对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5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402083.6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震资料反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剩余阻抗和各向异性梯度的缝洞储层预测方法,包括:利用测井数据制作虚拟井,获取虚拟井的阻抗常数,并利用孔隙度测井解释结果生成剩余波阻抗曲线;利用测井数据得到常规波阻抗,拟合常规波阻抗和剩余波阻抗的关系;不同方位的部分角度叠加地震数据开展弹性阻抗反演;计算不同方位弹性阻抗的差异;利用不同方位弹性阻抗差异估算各向异性梯度属性;联合步剩余波阻抗和得到的各向异性梯度属性,计算新的缝洞储集体指示因子并进行缝洞储层预测。本发明联合从方位叠前地震数据中提取的各向异性梯度属性,突出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和填充物的影响,能够提高内幕型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537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79441.1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建模方法,涉及复杂探区石油和天然气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充分考虑了碳酸盐岩储集体空间受溶蚀、构造挤压或拉张形成等作用形成的裂缝‑孔洞型储层在空间形态及展布上的随机性,提出了利用均匀分布随机函数、椭圆复指数方程和随机游走(布朗运动)模型函数,分别对储集体发育带空间形态、储集体内部裂缝和溶蚀孔洞的规模和空间展布特征的随机性进行模拟,并以随机任意多边形组合表征,以此建立的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模型,更真实反映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空间发育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3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33030.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探区石油和天然气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厚度分布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的已钻井储层进行井‑震标定;(2)对不同的储层进行多敏感属性分析,通过机器学习进行储集体的时间域空间分布刻画;(3)利用速度模型将时间域空间分布结果转换成深度域分布,进行平面不同坐标位置厚度投影计算,形成储层厚度分布平面图;(4)通过机器学习对多样本点实钻储层厚度与对应坐标处的储层厚度数据进行关系拟合,利用拟合算法对储层厚度分布平面图进行校正。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58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810960231.5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nventor: 李宗杰 , 刘军 , 杨子川 , 龚伟 , 王鹏 , 任丽丹 , 魏华动 , 王来源 , 廖茂辉 , 卢志强 , 杨林 , 曹自成 , 刘群 , 陈绪云 , 黄超 , 文山师 , 陈俊安 , 张荣 , 李弘艳 , 闫娥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深层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带的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定地质模式;定响应特征;定活动期次;基于所述定地质模式步骤、所述定响应特征步骤以及所述定活动期次步骤获取的结果对所述研究区的走滑断裂带进行解析,获取解析结果,包括:定组合类型和/或定储集体规模。根据本发明方法,可以通过断裂带‑储层联合解释分析,明确走滑断裂带与油气成藏、储层发育特征的规律,从而对复杂断控成因储集体发育地区综合地质条件研究、油气资源评价、目标靶区的优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6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28420.9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体孔隙体积定量计算方法,包括:S1、利用已钻井资料开展地震子波提取;S2、利用地震子波和实际地震资料开展第一轮反演;S3、建立地震模型,并开展正演,并对得到的正演资料进行处理;S4、对于步骤S3中的正演资料进行反演,得到校正系数;S5、结合步骤S2的反演结果以及校正系数,得到迭代后的低频模型;S6、迭代反演得到孔隙度体解释储集体体积。本发明通过地震正演和反演结合,相互标定,可以准确刻画储集体的分布范围、顶底面位置和孔隙度大小,并计算储层孔隙空间,得到的孔隙度体和正演模型剖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12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06895.4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岩心薄片图像的白云岩层状结构识别方法,包括:S1、获取白云岩的岩心薄片图像,对图像特征增强处理;S2、将增强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变换,得到频域图像;S3、利用频域图像提取白云岩层状结构的特征点集;S4、对白云岩层状结构的发育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在频域图像内直接获取白云岩薄片的结构特征,规避了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的复杂性,特别适用于白云岩岩等非均质性较强、具有交错层状结构,图像分割困难的岩心,识别效果不受层状结构角度的限制,识别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537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78939.6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深古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厚度的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从烃源岩的不同发育模式入手,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并开展正演模拟及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研究,得到不同发育模式的烃源岩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提取地震响应特征,建立烃源岩厚度、波阻抗和振幅属性之间的关系,形成理论的预测模板并校正,得到实际厚度预测模板,利用预测模板,实现了烃源岩厚度的准确预测。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基于不同地质模式烃源岩厚度、波阻抗和振幅属性等响应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理论预测模板;该理论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烃源岩厚度变化特征,提高了烃源岩研究的精度,为烃源岩研究、钻井设计等提供必要的支撑,降低了勘探开发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