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065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611180611.4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采集当前有功功率值判断有功指令,计算指令功率与当前有功功率的差值,判断差值与功率控制死区的关系;根据有功控制闭锁工况校验有功指令,并校验有功指令是否在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输出范围内;根据差值与调节死区、有功控制闭锁情况以及有功指令与有功功率输出范围的判断结果,按照有功指令及有功功率分配策略分配有功指令;该装置包括指令判断模块、指令校验模块和指令分配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保证了有功功率控制过程中光伏逆变器在最大效率区间优先工作,使逆变器保持较高功率转换率,提高了光伏电站整体功率的输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00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710039.6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现场运行工况下的温升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信号收发天线和信号采集控制器,以及安装于光伏逆变器柜内多个测试点处与所述多个测试点一一对应连接的无源无线测温传感器;无源无线测温传感器通过信号收发天线,采用无线射频方式与信号采集控制器相连接;信号采集控制器还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源无线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结果计算逆变器柜内各部件的温升值。该方案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可实现光伏逆变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机柜内多外温点和机柜外温度点的同步测量,并通过合并直流输入方阵的方法使逆变器工作在最大输出功率运行状态,从而得到逆变器工作的最大温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20653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1180611.4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J3/383 ,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采集当前有功功率值判断有功指令,计算指令功率与当前有功功率的差值,判断差值与功率控制死区的关系;根据有功控制闭锁工况校验有功指令,并校验有功指令是否在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输出范围内;根据差值与调节死区、有功控制闭锁情况以及有功指令与有功功率输出范围的判断结果,按照有功指令及有功功率分配策略分配有功指令;该装置包括指令判断模块、指令校验模块和指令分配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保证了有功功率控制过程中光伏逆变器在最大效率区间优先工作,使逆变器保持较高功率转换率,提高了光伏电站整体功率的输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18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15268.6
申请日:2015-07-15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建立储能变流器模型;步骤2:对储能变流器开展实验室型式试验,得到储能变流器的实际测试数据;步骤3: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储能变流器模型的仿真数据;步骤4:对仿真数据和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区间划分;步骤5:计算各区间内仿真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的试验数据误差,依据试验数据误差和误差阈值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能够有效评价储能变流器模型的准确性,可用于含储能变流器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性能评价,满足规模化新能源发电低电压穿越等并网性能评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05891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01085.4
申请日:2013-11-25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网光伏逆变器户外运行综合效率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光伏电站建设地辐照度进行评估;评价光伏电站建设地辐照度及其对应的并网光伏逆变器运行综合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并网光伏逆变器户外运行综合效率的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光伏电站建设地辐照资源等情况,将光伏逆变器效率按照辐照度分区间,根据不同功率等级下的辐照资源确定光伏逆变器效率加权系数,进而得到光伏逆变器实际运行下的综合效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0100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711304102.2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功率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直流母线电压、逆变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确定逆变器的输入功率所在的功率分区;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根据逆变器的输入功率所在的功率分区对逆变器的输入功率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直流母线电压和逆变器的输入功率以及所述输入功率所在的功率分区,得到功率损耗值;根据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和功率损耗值确定功率故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故障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41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1007661.7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数据组成测试样本;将测试样本带入预先构建的多分类器模型得到测试样本对应的样本类型;根据样本类型得到逆变器的故障类型;多分类器模型包括由多个二分类器支持向量机SVM组合构成的多分类器。该方法和系统实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伏逆变器故障诊断;采用优秀的决策流程,决策导向无环图,改善决策路径,提高了诊断准确度;采用先进的算法,MCKD,有效提取故障特征,提高诊断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18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415268.6
申请日:2015-07-15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建立储能变流器模型;步骤2:对储能变流器开展实验室型式试验,得到储能变流器的实际测试数据;步骤3: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储能变流器模型的仿真数据;步骤4:对仿真数据和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区间划分;步骤5:计算各区间内仿真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的试验数据误差,依据试验数据误差和误差阈值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能够有效评价储能变流器模型的准确性,可用于含储能变流器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性能评价,满足规模化新能源发电低电压穿越等并网性能评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71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35261.7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S5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并联失配损失在线测试方法,建立用于串并联光伏组件失配测试的在线测试装置;采集光伏失配测试有效数据;对光伏失配测试有效数据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计算光伏组件串并联失配损失率;若审核未通过,返回步骤2,重新采集光伏失配测试有效数据;获得光伏组件串并联失配损失率计算结果,待测试周期结束后,拆除在线测试装置,恢复光伏阵列接线正常发电。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被测光伏组件电性能参数和光伏气象数据完全同步,从而避免了传统的串并联失配损失离线测试时,需要将测得的数据统一转换到STC条件下计算串并联损失的转换误差;进而保证了光伏电站的高效且可靠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9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638531.3
申请日:2014-11-06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直流侧光伏阵列可到达的最大功率点和光伏逆变器MPP电压范围;选择光伏阵列,并与光伏逆变器进行匹配;确定光伏组件单峰P?V曲线;设置光伏阵列双峰MPPT测试效率P?V曲线,完成对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本发明通过对直流源编辑不同功率和不同遮挡程度下的双峰I?V曲线,测试与评价光伏逆变器跟踪双峰I?V曲线最大功率点的能力,该发明填补了目前对双峰I?V曲线MPP跟踪效率测试与评价方面的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