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554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151713.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异常行为的识别管理方法及装置,涉及新能源风电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的风速数据和待识别的实时监控图像;对实时监控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人员的行为信息;其中,行为信息包括着装信息和预测动作信息,目标人员为处于工作区域的人员;基于预设的标准信息对着装信息进行判断,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基于目标人员的实际动作信息对预测动作信息进行判断,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基于风速数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对风电机组进行调整,以使风电机组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本方案能够可以结合轨迹预测和图像识别技术和操作屏,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大幅度提升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573563.4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柔性直流海缆永久性故障穿越方法,换流阀内采用具有负电平输出能力的全桥子模块串联半桥子模块构建混合型柔直换流阀;当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海缆永久性故障,通过对直流正负极线电压的快速检测,陆上换流站快速调整直流电压参考值,调整直流侧出口电压幅值,实现换流阀出口直流电压的下降,从而实现暂时性故障穿越;通过第一次倒闸操作隔离故障海缆,将海上换流站、陆上换流站分别接地,交流功率在故障发生时产生短暂波动,系统转为大地回线运行后可持续给交流电网输送功率;接入检修后的海缆,待直流电压稳定后,通过第二次倒闸操作,换流阀升压,系统进入风电功率的正常输送模式,从而实现永久性故障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23205.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Q50/06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工程电缆保护管管径选择与数量计算的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电缆通道中,已敷设电缆的型号、截面积的信息,对电缆类型进行区分,然后对这些电缆按照一定规则与步骤对电缆保护管数量和型号进行确定,通过枚举计算,得到各种可行方案;最后,根据电缆通道内各电缆的长度,确定最终方案,包括所用保护管的材料,型号以及长度这些内容。本发明具有节省工作人员设计电缆保护管类型、计算材料用量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7771.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evit的屏柜自动布置方法,包括:S1、创建单个屏柜的参数化族文件;S2、注册外部命令并添加与外部命令对应的按钮;S3、定义二次设备间及设备间内本期所要配置的屏柜;S4、启动基于Revit的三维设计文件,根据步骤S3中定义设备间的属性信息,利用步骤S2中的外部命令设置设备间内的屏柜布置参数;S5、基于步骤S1中的参数化族文件创建设备间和屏柜模型,根据步骤S4中的屏柜布置参数对设备间和屏柜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改;S6、对步骤S5中的设备间和屏柜模型利用外部命令进行屏号自动生成;S7、根据步骤S6生成的屏号对步骤S3中定义的本期所要配置的屏柜进行二、三维关联。该方法实现了屏柜自动布置,避免了设计误差,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6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167842.8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多端直流换流站直流地线融冰电源引接结构,涉及高压直流换流站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融冰电源正极母线和融冰电源负极母线;融冰电源正极母线分别与第一特高压直流融冰隔离开关和第三特高压直流融冰隔离开关电性连接;第一特高压直流融冰隔离开关与第一特高压直流极线出线跨线电性连接;第三特高压直流融冰隔离开关与第三特高压直流极线出线跨线电性连接;本发明采用±800kV直流融冰隔离开关,将融冰电源母线分别直接同直流极线出线跨线连接,实现多端直流系统两回直流极线出线带电、另两回直流极线出线停电融冰的工况,显著提高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和可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3084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618984.5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昕 , 王刚 , 邱宁 , 方静 , 运志涛 , 曾静 , 权白露 , 樊玥 , 刘晓瑞 , 陈宏明 , 梁言桥 , 彭开军 , 戚乐 , 马亮 , 周波 , 王大鹏 , 韩宛辰 , 张东升 , 潘益华 , 王卫华 , 王晓京 , 项力恒 , 康鹏 , 刘菲 , 余波 , 周德才 , 丁晓飞 , 庞亚东 , 赵衡 , 吴祎琼
IPC: H02B1/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中的高抗回路,所述高抗回路由电器设备套管、避雷器、电压互感器和高抗套管构成,这四组设备并列设置。其中,所述避雷器、电压互感器和高抗套管之间通过设置在顶部的管母线进行连接,所述电器设备套管通过设置在顶部的软导线,和所述避雷器顶部延伸出的所述管母线的端部相连接。本申请公开的高抗回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高抗回路来说,不再设置有接地开关和支持绝缘子,而是利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支撑管母线,从而减少了构建高抗回路设备的数量,压缩了纵向尺寸,在满足高抗回路过电压保护性能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回路设备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007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139783.0
申请日:2009-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5B37/02 ,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照明的控制系统,变电站内设置一个控制室,变电站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设置一个小室,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控制室内的计算机工作站、设置在小室内的测控装置和设置在小室内的照明电源开关;计算机工作站,用于控制测控装置;测控装置,用于根据计算机工作站的控制命令,控制照明电源开关;照明电源开关,用于根据测控装置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电源开关所在的区域内的照明灯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变电站照明的控制方法。在本发明中,巡检人员在控制室就可以控制变电站的照明灯具,无须到照明灯具的附近操作照明开关,极大的方便了巡检人员进行巡检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38397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1240843.X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工程数字化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工程设备及其支撑结构三维布置设计自动生成方法。使用建模工具创建设备三维模型和支撑结构模型,同时插入设备模型参数化接口信息,在布置设备时根据参数化接口信息,自动调用参数化的支撑结构模型实例并调整支撑结构的参数,完成支撑结构模型的创建;最后根据所插入的土建安装点,将支撑结构与设备进行对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创建设备支撑结构的数字化正向设计方法,节省了电气设计师与结构设计师沟通接口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3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710118019.X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阀厅布置结构,包括换流站阀厅,所述换流站阀厅的中间设置有隔离墙,所述隔离墙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换流阀单元和第二换流阀单元,所述第一换流阀单元与第二换流阀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换流阀单元、第二换流阀单元均包括上桥臂换流阀、与上桥臂换流阀同相设置的下桥臂换流阀;每个所述上桥臂换流阀由A相上桥臂、B相上桥臂和C相上桥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组成,每个所述下桥臂换流阀由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C相下桥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组成。本发明的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阀厅布置结构既能满足背靠背两侧交直流输电转换功能,又可实现分别独立作为静止同步补偿器的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88779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068616.2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昕 , 胡明 , 王绍武 , 胡劲松 , 孟轩 , 穆华宁 , 项力恒 , 王黎彦 , 张玉明 , 谭海龙 , 康鹏 , 贾鹏 , 应捷 , 张飞 , 刘菲 , 高春英 , 李单红 , 周新 , 王伟东 , 潘益华 , 曹盛 , 彭开军 , 王刚 , 刘晓瑞 , 张映桢 , 钟山 , 张晔 , 杨仁花 , 张涛 , 李静
IPC: H02J3/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串联补偿系统,所述串联补偿系统包括两组线路构架和串联补偿装置,所述两组线路构架分别作为进线构架和出线构架,所述两组线路构架中至少有一组为线路铁塔型的接线构架,线路铁塔型的接线构架包括支撑主体和设置在支撑主体上的各个悬挂装置,其中,支撑主体为线路铁塔型,悬挂装置上悬挂有相应相位的进出线;串联补偿装置设置在对应的进线构架和出线构架之间,并分别与相应相位的进出线一一对应连接。通过本申请的串联补偿系统,由于通过线路铁塔型的接线构架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门型构架,而相对门型构架来说,所述线路铁塔型占地面积更少,能够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