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4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1332206.0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性能表征样品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密封连通形成供流化气体流通的沉积腔室;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形成的沉积腔室内,所述支撑组件上设有样品基底,所述支撑组件可进出所述沉积腔室;其中,样品基底与悬浮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形成的沉积腔室内的燃料颗粒等高度。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样品取出后,装置可重复循环使用,获得与燃料颗粒包覆层性能等同的表征样品,确保了性能表征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79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33974.X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8 , C04B35/575 , C04B35/622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陶瓷微封装弥散燃料烧结工艺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全陶瓷微封装弥散燃料芯块,测定燃料芯块的密度,并燃料芯块的微结构与晶粒尺寸;S2、基于粉末塑性屈服准则模型获得坯体开始烧结前初始压制成型后的密度分布,并计算获得塑性应变率;S3、基于弹性应变率、塑性应变率、热应变率和烧结应变率建立描述全陶瓷微封装弥散燃料烧结过程的热粘弹性本构唯象模型;S4、建立有限元模型;S5、将步骤S3构建的热粘弹性本构唯象模型带入有限元模型,进行密度和应力场预测。本发明不仅实现对热压烧结过程中的微结构和应力变化的模拟,且充分考虑了影响应变的所有因素,提供了模拟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76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1149936.X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固体材料界面相容性的装置,所述承物筒内用于容纳制备扩散偶的材料,所述端塞与承物筒的顶部敞口端通过螺纹连接后,再通过环缝焊接固定;且端塞用于压紧制备扩散偶的固体材料,使制备扩散偶的材料的界面始终保持压紧贴合;所述端塞上设有用于对承物筒内抽真空的微孔,在抽真空结束后,通过堵孔焊接实现微孔的真空密封。本发明获得一种研究固体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方法,能够获得真空条件下固体界面的热扩散和界面反应情况,操作简单实用、适用性广,在固体材料界面相容性的研究中可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329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469096.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1G43/025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掺杂均匀分散石墨烯的二氧化铀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氧化铀粉末过筛后进行球磨处理;S2、将球磨后的二氧化铀粉末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进行溶解处理;S3、将石墨烯薄片加入含有二氧化铀粉末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进行分散处理;S4、将经过步骤S3分散处理后的溶液进行球磨处理,获得分散石墨烯后的溶液;S5、将分散石墨烯后的溶液在真空状态下进行蒸发处理,使N‑甲基吡咯烷酮完全挥发,得到掺杂均匀分散石墨烯的二氧化铀粉末。本发明利用N‑甲基吡咯烷酮的增溶作用,解决了石墨烯与二氧化铀两种疏水性物质难以通过常规偶连分散剂分散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32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9096.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1G43/025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掺杂均匀分散石墨烯的二氧化铀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氧化铀粉末过筛后进行球磨处理;S2、将球磨后的二氧化铀粉末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进行溶解处理;S3、将石墨烯薄片加入含有二氧化铀粉末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进行分散处理;S4、将经过步骤S3分散处理后的溶液进行球磨处理,获得分散石墨烯后的溶液;S5、将分散石墨烯后的溶液在真空状态下进行蒸发处理,使N‑甲基吡咯烷酮完全挥发,得到掺杂均匀分散石墨烯的二氧化铀粉末。本发明利用N‑甲基吡咯烷酮的增溶作用,解决了石墨烯与二氧化铀两种疏水性物质难以通过常规偶连分散剂分散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571595.6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燃料颗粒疏松热解碳层表观密度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量燃料颗粒的质量;用压汞法测燃料颗粒表观体积;高温氧化去除燃料颗粒表面包覆的疏松热解碳层,UO2芯核被氧化为U3O8;称量U3O8的质量,计算UO2芯核的质量;将燃料颗粒的质量与UO2芯核的质量的差值作为疏松热解碳层的质量;利用UO2芯核的质量和表观密度、计算获得芯核的表观体积;燃料颗粒的表观体积与UO2芯核的表观体积的差值作为疏松热解碳层的表观体积;疏松热解碳层的质量与表观体积的比值作为其表观密度。基于称量法和压汞仪完成相关质量和表观体积的测定、结合相关计算,在不对疏松热解碳层厚度测定的情况下,实现疏松热解碳层表观密度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5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71595.6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燃料颗粒疏松热解碳层表观密度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量燃料颗粒的质量;用压汞法测燃料颗粒表观体积;高温氧化去除燃料颗粒表面包覆的疏松热解碳层,UO2芯核被氧化为U3O8;称量U3O8的质量,计算UO2芯核的质量;将燃料颗粒的质量与UO2芯核的质量的差值作为疏松热解碳层的质量;利用UO2芯核的质量和表观密度、计算获得芯核的表观体积;燃料颗粒的表观体积与UO2芯核的表观体积的差值作为疏松热解碳层的表观体积;疏松热解碳层的质量与表观体积的比值作为其表观密度。基于称量法和压汞仪完成相关质量和表观体积的测定、结合相关计算,在不对疏松热解碳层厚度测定的情况下,实现疏松热解碳层表观密度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984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32206.0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性能表征样品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密封连通形成供流化气体流通的沉积腔室;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形成的沉积腔室内,所述支撑组件上设有样品基底,所述支撑组件可进出所述沉积腔室;其中,样品基底与悬浮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形成的沉积腔室内的燃料颗粒等高度。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样品取出后,装置可重复循环使用,获得与燃料颗粒包覆层性能等同的表征样品,确保了性能表征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49936.X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固体材料界面相容性的装置,所述承物筒内用于容纳制备扩散偶的材料,所述端塞与承物筒的顶部敞口端通过螺纹连接后,再通过环缝焊接固定;且端塞用于压紧制备扩散偶的固体材料,使制备扩散偶的材料的界面始终保持压紧贴合;所述端塞上设有用于对承物筒内抽真空的微孔,在抽真空结束后,通过堵孔焊接实现微孔的真空密封。本发明获得一种研究固体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方法,能够获得真空条件下固体界面的热扩散和界面反应情况,操作简单实用、适用性广,在固体材料界面相容性的研究中可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1205953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2032281.X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固体扩散偶装置,包括承物筒和端塞,所述承物筒内用于容纳制备扩散偶的材料固体材料I和固体材料II,所述端塞与承物筒的顶部敞口端真空密封连接,且端塞用于压紧固体材料I和固体材料II、使固体材料I和固体材料II的界面压紧贴合;所述端塞上设有用于对承物筒内抽真空的微孔,且在抽真空结束后通过真空密封件堵孔。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扩散偶的装置能够获得真空条件下固体界面的热扩散和界面反应情况,操作简单实用、适用性广,在固体材料界面相容性的研究中可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