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复合导向管及其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50992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46296.6

    申请日:2012-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复合导向管,主要由两端均开口的导向管(2)、以及密封固定在导向管(2)下端开口处的导向管端塞(5)构成,所述导向管(2)的内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内套管组件(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复合导向管的加工工艺。本发明通过胀接或焊接形成缓冲段,其结构简单,节省结构材料,提高燃料组件的中子经济性,降低制造工艺要求,消除导向管部件胀接或焊接失效导致整个燃料组件骨架失效的风险,提高燃料组件的制造经济性。

    套管式低浓铀核燃料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1727992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216305.5

    申请日:2009-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套管式低浓铀核燃料组件,由同心的内套管,外套管,内外套管间的多层核燃料套管,与多层核燃料套管上端固连、装于外套管顶部的上部定位齿块,固定在上部定位齿块上端口的上接头;套装在外套管下端口上的下接头,以及置于外套管内与多层核燃料套管下端固连的下部定位齿块所组成;每一层核燃料套管,均为由铝合金的内外包壳,装于该内外包壳间与铝合金包壳形成冶金结合的U3Si2-Al核燃料芯体所组成。优点是:采用共挤压工艺,整体制造,工艺简单;核燃料套管包壳材料为铝合金,与核燃料芯体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核燃料芯体与内外包壳挤压成外表面带有三条脊肋的燃料套管,使芯体与包壳间形成冶金结合,提高了结构强度与安全的可靠性。

    具有倾斜搅混叶片的定位格架

    公开(公告)号:CN101752015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184525.X

    申请日:2008-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压水堆燃料组件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倾斜搅混叶片的定位格架。搅混叶片按其根部的一条与内条带顶边成一定角度的弯折线弯折,使流过格架的流体能同时产生围绕燃料棒的较强烈的旋转流动和子通道间的横向流动,这种旋转流动使温度高、质量较轻的液体由于离心力作用处于子通道外围,温度低、质量较重的流体处于燃料棒表面周围,因而起到加强换热的作用,同时,横向流动使子通道间流体质量搅混,促使子通道间焓升趋于均匀;搅混叶片靠近燃料棒一侧的边缘曲线呈椭圆弧状,使搅混叶片的椭圆弧形边缘曲线与燃料棒外缘间呈等距离配置,因此避免了碰撞燃料棒包壳。

    具有倾斜搅混叶片的定位格架

    公开(公告)号:CN10175201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810184525.X

    申请日:2008-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压水堆燃料组件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倾斜搅混叶片的定位格架。搅混叶片按其根部的一条与内条带顶边成一定角度的弯折线弯折,使流过格架的流体能同时产生围绕燃料棒的较强烈的旋转流动和子通道间的横向流动,这种旋转流动使温度高、质量较轻的液体由于离心力作用处于子通道外围,温度低、质量较重的流体处于燃料棒表面周围,因而起到加强换热的作用,同时,横向流动使子通道间流体质量搅混,促使子通道间焓升趋于均匀;搅混叶片靠近燃料棒一侧的边缘曲线呈椭圆弧状,使搅混叶片的椭圆弧形边缘曲线与燃料棒外缘间呈等距离配置,因此避免了碰撞燃料棒包壳。

    套管式低浓铀核燃料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172799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16305.5

    申请日:2009-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套管式低浓铀核燃料组件,由同心的内套管,外套管,内外套管间的多层核燃料套管,与多层核燃料套管上端固连、装于外套管顶部的上部定位齿块,固定在上部定位齿块上端口的上接头;套装在外套管下端口上的下接头,以及置于外套管内与多层核燃料套管下端固连的下部定位齿块所组成;每一层核燃料套管,均为由铝合金的内外包壳,装于该内外包壳间与铝合金包壳形成冶金结合的U3Si2-Al核燃料芯体所组成。优点是:采用共挤压工艺,整体制造,工艺简单;核燃料套管包壳材料为铝合金,与核燃料芯体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核燃料芯体与内外包壳挤压成外表面带有三条脊肋的燃料套管,使芯体与包壳间形成冶金结合,提高了结构强度与安全的可靠性。

    十字形控制棒组件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30191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628880.2

    申请日:2014-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反应堆控制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十字形控制棒组件,包括连接柄组件和多个控制棒(3);所述连接柄组件包括中心筒(1)和4个翼板(2),4个翼板(2)垂直于中心筒(1)的径向平面连接在中心筒(1)下端外壁,且相邻两个翼板(2)相互垂直;每个翼板(2)下方安装有一排竖直布置的控制棒(3),控制棒(3)的上端固定在翼板(2)上;所有控制棒(3)呈十字形排列在翼板(2)下,所述中心筒(1)内还安装有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十字形控制棒组件从堆芯顶部自上而下插入堆芯时,不仅可以实现堆芯反应性的控制,还可以实现控制棒的落棒缓冲,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控制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复合导向管

    公开(公告)号:CN202662299U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20344642.X

    申请日:2012-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复合导向管,主要由两端均开口的导向管(2)、以及密封固定在导向管(2)下端开口处的导向管端塞(5)构成,所述导向管(2)的内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内套管组件(3)。本实用新型通过胀接或焊接形成缓冲段,其结构简单,节省结构材料,提高燃料组件的中子经济性,降低制造工艺要求,消除导向管部件胀接或焊接失效导致整个燃料组件骨架失效的风险,提高燃料组件的制造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