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铀密度复合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58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2437.9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铀密度复合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目前UO2燃料在遭遇意外事故工况下,堆芯温度存在急剧升高的风险;而UN燃料的热导率虽然能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但是其与水的反应性导致并不适用于水冷反应堆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铀密度复合燃料芯块,包括25~35wt%的U3Si2粉末和65~75wt%的UN微球;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高铀密度复合燃料芯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仅仅能够达到使热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的效果,并且还能适用于水冷反应堆。

    腐蚀试验的全自动安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7234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128122.2

    申请日:2017-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腐蚀试验的全自动安全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控制系统无法保证超临界腐蚀试验长期稳定可靠进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设置在腐蚀试验回路上且具有加热模块的高压釜,实现腐蚀试验回路内高压釜出口处试验介质冷却的热交换器,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冷却水回路上的通断装置,以及控制通断装置和加热模块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与加热模块连接的智能计时器模块,与加热模块通过磁环耦合的感生电流模块,连接在感生电流模块上的加热控制模块和延迟电路模块,以及控制加热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通断装置通断的功能模块。本发明具有满足超临界水腐蚀试验的安全要求、保证超临界腐蚀试验长期稳定可靠的进行等优点。

    一种超临界状态下的腐蚀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6872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4433.3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超临界状态下的腐蚀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的容器组件,在容器组件内套装有加热炉,在加热炉内固定安装有釜体,釜体内部为圆柱形空腔结构,在釜体内安装有热电偶保护管、以及试件挂片,在釜体顶部开口处配置有釜盖,在釜盖上开设有一个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电热偶,电热偶延伸到热电偶保护管内部。本发明将被检测的试验品挂在试件挂片上,通过加热炉进行加热,釜体内的温度升高,直至超临界条件下,整体的结构不变形,电热偶采集温度信号等,完成超临界条件下的腐蚀实验。

    一种超临界腐蚀试验专用挂具

    公开(公告)号:CN1067065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28932.8

    申请日:2017-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腐蚀试验专用挂具,解决了现有腐蚀试样挂具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会影响超临界长期试验的有效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基部(2),设置在基部(2)上方中间部位的挂钩(1),设置在基部(2)上的承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承载部件与试样之间、试样与试样之间产生电偶腐蚀的隔绝部件。本发明具有有效避免承载部件与试样之间、试样与试样之间产生电偶腐蚀,进而确保超临界腐蚀试验能高质量的顺利开展等优点。

    基于燃料颗粒多层定位排布的弥散燃料成型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0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85960.4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燃料颗粒多层定位排布的弥散燃料成型模具及方法,包括呈配套设置的燃料颗粒定位用布料压头和压制模腔;所述布料压头至少具有一个布料面,所述布料面上设置有呈规则排列的凹坑,凹坑底部具有吸气孔,通过负压接口对所述凹坑底部吸气孔提供负压能够吸附燃料颗粒至布料面上的凹坑内,吸附燃料颗粒的布料压头压入压制模腔的基体粉末中实现燃料颗粒在基体粉末内的横向规则排布。本发明通过在模腔内进行基体粉末与定位排布燃料颗粒的多层交替堆叠,能够实现燃料颗粒在基体粉末内的横向均匀定位排布及层间燃料颗粒纵向相互错位排布,最终实现燃料颗粒近理想均匀排布、燃料颗粒间距及排列可控、燃料颗粒体积分数高的弥散燃料成型。

    一种全焊接组件的公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48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631720.8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焊接组件的公差优化方法,涉及多组件的焊接变形累计误差预测及公差优化,解决了全焊接组件公差设计优化需求问题。本发明包括采集全焊接组件原始设计信息,汇总各类公差信息;建立三维公差分析模型,虚拟装配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全焊接组件总偏摆量的偏差;基于各偏差的贡献度因子、敏感度因子及焊接变形的控制难度因子建立起加权计算值,根据仿真分析结果继续进行迭代,直到获得满足优化目标的公差优化方案并输出。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预测焊接变形累积误差、实现公差优化、提高公差二次设计的效率。

    一种全焊接组件的公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485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631720.8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焊接组件的公差优化方法,涉及多组件的焊接变形累计误差预测及公差优化,解决了全焊接组件公差设计优化需求问题。本发明包括采集全焊接组件原始设计信息,汇总各类公差信息;建立三维公差分析模型,虚拟装配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全焊接组件总偏摆量的偏差;基于各偏差的贡献度因子、敏感度因子及焊接变形的控制难度因子建立起加权计算值,根据仿真分析结果继续进行迭代,直到获得满足优化目标的公差优化方案并输出。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预测焊接变形累积误差、实现公差优化、提高公差二次设计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