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模激光器及光学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254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0505438.9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模激光器及光学系统,涉及激光技术领域。所述锁模激光器包括泵浦光源、光波分复用器和锁模谐振腔,所述锁模谐振腔包括第一反射部件、增益介质和用于锁模以及用于对所述锁模谐振腔的腔长进行调节的第二反射部件。由泵浦光源输出的泵浦光经光波分复用器进入锁模谐振腔后,经第一反射部件传输至增益介质产生信号光;信号光经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再经过增益介质传输至第一反射部件;入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脉冲激光中满足所述第一反射部件透射条件的部分经所述光波分复用器输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模激光器可对锁模谐振腔的腔长进行精确调节,其结构小型轻量化,能够有效改善输出脉冲的重复频率误差。

    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0574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175085.2

    申请日:2016-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5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激光技术领域,为解决光纤熔接点热致损伤风险较高、漏光及发热现象严重的问题而设计。该冷却装置包括套设在熔接点外部的硬质透明管、设置在硬质透明管与第一涂覆区接缝处的高折射率胶、设置在硬质透明管与第二涂覆区接缝处的高折射率胶及设置在硬质透明管下方的散热板。其中,硬质透明管为两端开口结构,第一裸光纤段与第二裸光纤段位于硬质透明管内,硬质透明管的下部与所述第三涂覆区之间设置有高折射率胶。该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冷却装置,从而对熔接点进行冷却。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用于对光纤熔接点进行冷却。

    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05743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1175085.2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激光技术领域,为解决光纤熔接点热致损伤风险较高、漏光及发热现象严重的问题而设计。该冷却装置包括套设在熔接点外部的硬质透明管、设置在硬质透明管与第一涂覆区接缝处的高折射率胶、设置在硬质透明管与第二涂覆区接缝处的高折射率胶及设置在硬质透明管下方的散热板。其中,硬质透明管为两端开口结构,第一裸光纤段与第二裸光纤段位于硬质透明管内,硬质透明管的下部与所述第三涂覆区之间设置有高折射率胶。该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冷却装置,从而对熔接点进行冷却。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用于对光纤熔接点进行冷却。

    一种光纤盘绕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507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57434.7

    申请日:2018-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54/48 B65H27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盘绕结构,属于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光纤盘绕结构包括盘绕主体;盘绕主体整体的外径相同,盘绕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连续的槽道,槽道沿盘绕主体的周向方向螺旋设置,槽道的槽壁形成限位机构,限位机构配置成用于限定光纤的径向移动。使用时,将光纤安装在槽道内,光纤螺旋绕置在槽道内。由于盘绕主体的外径相同,则保证了有效选模长度内的全段光纤的盘绕直径保持不变,其可以实现盘绕段连续抑制模式劣化。另外,由于槽道的槽壁形成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能够限定光纤的径向移动,则当光纤安装在槽道内受到约束,不容易产生光纤崩裂的问题。

    一种光纤盘绕结构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507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810657434.7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盘绕结构,属于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光纤盘绕结构包括盘绕主体;盘绕主体整体的外径相同,盘绕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连续的槽道,槽道沿盘绕主体的周向方向螺旋设置,槽道的槽壁形成限位机构,限位机构配置成用于限定光纤的径向移动。使用时,将光纤安装在槽道内,光纤螺旋绕置在槽道内。由于盘绕主体的外径相同,则保证了有效选模长度内的全段光纤的盘绕直径保持不变,其可以实现盘绕段连续抑制模式劣化。另外,由于槽道的槽壁形成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能够限定光纤的径向移动,则当光纤安装在槽道内受到约束,不容易产生光纤崩裂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