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0123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699390.9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混合微电网的改进型优化控制方法,该改进型优化控制方法针对带有储能单元和其它可调度的DG单元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型的建模和区别控制,针对性的建立了具备内惩函数以及高阶模型的问题描述,并分交直流情况分别对储能单元和可调度的DG单元进行区别控制,从而提高了混合微电网的协调一致性和能量平衡及稳定性,同时降低了控制复杂度,且大大减少了整个系统内各个单元之间的通信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58033.7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孤岛检测正反馈增益范围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DG系统在孤岛模式下第一状态时的增益值和DG系统在并网模式下第二状态时的增益值;所述第一状态为:孤岛模式下的DG系统由稳定状态进入到不稳定状态时的临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并网模式下的DG系统有稳定状态进入到不稳定状态时的临界状态;根据DG系统在孤岛模式下第一状态时的增益值和DG系统在并网模式下第二状态时的增益值,确定增益范围。本发明通过DG系统在并网模式下的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和DG系统在孤岛模式下的孤岛系统小信号模型,从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确定正反馈增益的范围,使确定的增益范围既满足DG系统在并网模式下稳定,又满足在孤岛模式下不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0360425.6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直流电力网络优化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具体提出了一种减小线路损耗与电压调整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和基于坐标下降法的分布式算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直流电力网络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证明多目标优化问题是凸优化问题,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坐标下降思想的分布式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该方法在寻优过程中无需知晓线路阻抗信息,避免了网络参数波动引起的最优解偏差,能够自动寻找系统的最优经济运行点。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每次只对一个电源节点的电压进行调整,避免了多个电源同时调节导致的调节失败,计算复杂度低,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也比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60425.6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直流电力网络优化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具体提出了一种减小线路损耗与电压调整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和基于坐标下降法的分布式算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直流电力网络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证明多目标优化问题是凸优化问题,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坐标下降思想的分布式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该方法在寻优过程中无需知晓线路阻抗信息,避免了网络参数波动引起的最优解偏差,能够自动寻找系统的最优经济运行点。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每次只对一个电源节点的电压进行调整,避免了多个电源同时调节导致的调节失败,计算复杂度低,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也比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67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0058033.7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孤岛检测正反馈增益范围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DG系统在孤岛模式下第一状态时的增益值和DG系统在并网模式下第二状态时的增益值;所述第一状态为:孤岛模式下的DG系统由稳定状态进入到不稳定状态时的临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并网模式下的DG系统有稳定状态进入到不稳定状态时的临界状态;根据DG系统在孤岛模式下第一状态时的增益值和DG系统在并网模式下第二状态时的增益值,确定增益范围。本发明通过DG系统在并网模式下的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和DG系统在孤岛模式下的孤岛系统小信号模型,从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确定正反馈增益的范围,使确定的增益范围既满足DG系统在并网模式下稳定,又满足在孤岛模式下不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40123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99390.9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混合微电网的改进型优化控制方法,该改进型优化控制方法针对带有储能单元和其它可调度的DG单元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型的建模和区别控制,针对性的建立了具备内惩函数以及高阶模型的问题描述,并分交直流情况分别对储能单元和可调度的DG单元进行区别控制,从而提高了混合微电网的协调一致性和能量平衡及稳定性,同时降低了控制复杂度,且大大减少了整个系统内各个单元之间的通信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