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8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34272.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5K7/20 , H01F27/10 , H01M10/613 , H01M10/655 , H01M10/6569 , H01M10/6568 , H01M10/617 , H01M10/6556 , H02M7/00 ,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驱动的多级浸没式液冷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多个液冷模块,液冷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浸没在浸没式冷却液中的待冷却部件;按照各个待冷却部件安全温度渐变的顺序,采用特斯拉阀将多个液冷模块的壳体依次连接,同时采用特斯拉阀将换热器高温侧入口与末级液冷模块的壳体出口连接,换热器高温侧出口与初级液冷模块的壳体入口连接,且换热器的位置高于多个液冷模块;冷却液相变温度小于末级液冷模块待冷却部件的安全温度,并大于其余液冷模块待冷却部件的安全温度,浸没式冷却液在相邻两个液冷模块之间、以及液冷模块与换热器之间沿特斯拉阀正向流动,形成梯级散热的自驱动式循环。本发明无需外部驱动,改善了系统能耗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2415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9204.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一种浸没式多相耦合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柜、循环泵和冷却塔,所述液冷机柜包括密封机柜及设置在密封机柜内的仿生散热器、脉动热管和储热型冷凝器;在所述密封机柜内还设置有服务器阵列和浸没式冷却液,服务器阵列浸没在所述浸没式冷却液内;所述储热型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服务器阵列上方,所述脉动热管平行地布置在所述服务器阵列之间;所述脉动热管的上部与所述储热型冷凝器相连,所述储热型冷凝器的进出口与所述循环泵和冷却塔相连构成外循环冷却回路。本发明解决了数据中心传统两相浸没式液冷系统中气液堵塞与均温性差的问题,同时强化了抑制短时高热负荷脉冲热冲击的能力并提升了外循环冷却回路的能效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193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54891.5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一种全流域传热强化型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包括浸没式液冷机柜、冷却液分配单元和冷却塔,所述浸没式液冷机柜包括机柜本体、均流板、导流板,所述机柜本体设置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所述均流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柜本体内,均流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导流孔,机柜本体内部每个导流孔的上方安装有服务器刀片,所述导流板平行设置在所述服务器刀片之间,导流板上靠近服务器刀片一侧设置有导流沟槽,所述冷却液分配单元与所述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相连形成内循环回路、所述冷却液分配单元与所述冷却塔相连接形成外循环回路。本发明解决了数据中心传统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中热点与冷却液匹配性不佳以及整体传热均匀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552567.0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差能水下热滑翔机的自适应型驱动装置,包括储热筒、传热支架、导热杆、自适应驱动支架、弹性多孔薄膜、橡胶管、相变材料及传动液;所述储热筒与橡胶管间填充相变材料;所述橡胶管中充满传动液;所述传热支架在储热筒内沿轴向等间距布置;所述导热杆两端与所述传热支架连接形成传热通路;所述弹性多孔薄膜包裹在所述自适应驱动支架表面并将其与相变材料隔开。与传统的温差能水下热滑翔机驱动装置相比,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相变材料熔化速率不断下降导致的驱动能力衰减难题,能够大幅缩减温差能水下热滑翔机在浅水层和水面的停留时间,进而为适应现代化海洋科考需求提供了一种高可靠、高效率且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28058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587040.5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变形耐压均温板,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以及支撑结构,上盖板和下盖板组合形成了封闭的容置空间,支撑结构位于容置空间内,支撑结构由截面尺寸服从分形布朗运动特性的成面状分布的支撑柱组成;下盖板包括导热基板、上通道入口板和下通道出口板,在上通道入口板上设置有冷凝介质输入口,在下通道出口板上设置有冷凝介质输出口,在导热基板的上表面内侧设置有上层流道,在导热基板的下表面内侧设置有下层流道,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均为分级流道网络,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通过设置在分级流道网络末级通道端部的上下垂直通道相连通。本发明均温板的抗变形耐压能力强,传热效率高,均温板下盖板表面的温度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504828.X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 H01L23/427 , H01L23/433 , F25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热型大功率器件冷却装置,流体工质沿程依次经过冷却模块、储热器、冷凝器、储液罐和泵,应用于间歇性热载荷大功率器件的冷却。冷却模块包括冷却单元、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冷却单元包括入口联箱、出口联箱、耳状结构和主流道。储热器包括集液腔、分液腔和相变储热颗粒堆,其中相变储热颗粒堆的单体为凹形核壳结构相变微胶囊。本发明在主流道设置N个所述耳状结构(N≥1的整数),因耳状结构具有流体定向流动二极管特性,能有效阻止蒸汽逆向流动,抑制微通道沸腾不稳定性,从而提高沸腾传热效率和临界热流密度。凹形核壳结构相变微胶囊呈阵列排布且尺寸沿流向呈梯级分布,实现全流域相变材料的协同储热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8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36852.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洁型冷热电供能系统,涉及环保能源技术领域。清洁型冷热电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模块;储热模块,用于存储热能并输送热能;辐射制冷模块,用于辐射热量以产生冷能;储冷模块,用于存储冷能并输送冷能;温差发电模块,用于将储热模块存储的热能和储冷模块存储的冷能之间的温度差异转换成电能;地源热泵模块,用于将地源能作为热能或冷能输送至用户端;热源平衡模块,用于平衡储热模块和地源热泵模块送出的热能;冷源平衡模块,用于平衡储冷模块和地源热泵模块送出的冷能。该清洁型冷热电供能系统,通过太阳能模块和辐射制冷模块辅助地源热泵模块供冷或供热,避免了地源热泵模块的过度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源热泵失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73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121866.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浙江音默森网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27 , H01M10/6567 , H01M10/6556 , H01M1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没液冷式电池堆及装置,浸没液冷式电池堆包括电池箱体、自密封快插接头、电池组、介电冷却液、多孔导流板和预警器。本发明基于鱼的流线形结构设计了具有鱼形孔的多孔导流板并安装于浸没式液冷电池组中,并且对带有圆形孔导流板电池组、常规导流板电池组与无导流板电池组的冷却性能进行了对比,相较于无导流板结构,带有常规导流板、圆形孔导流板以及鱼形孔导流板电池组的冷却性能均得到提升。此外,该鱼形孔导流板克服了导流板所引起的电池组内压降增大的问题,降低了整个电池组所需的额外泵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24156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09204.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一种浸没式多相耦合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柜、循环泵和冷却塔,所述液冷机柜包括密封机柜及设置在密封机柜内的仿生散热器、脉动热管和储热型冷凝器;在所述密封机柜内还设置有服务器阵列和浸没式冷却液,服务器阵列浸没在所述浸没式冷却液内;所述储热型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服务器阵列上方,所述脉动热管平行地布置在所述服务器阵列之间;所述脉动热管的上部与所述储热型冷凝器相连,所述储热型冷凝器的进出口与所述循环泵和冷却塔相连构成外循环冷却回路。本发明解决了数据中心传统两相浸没式液冷系统中气液堵塞与均温性差的问题,同时强化了抑制短时高热负荷脉冲热冲击的能力并提升了外循环冷却回路的能效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20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1668952.1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3B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凝集水装置,包括辐射制冷模块,包括盛液罐体、载冷工质和辐射制冷组件,利用辐射制冷组件向外界辐射能量,降低载冷工质的温度;相变储冷模块,包括相变储冷罐体、相变工质以及热交换器,利用热交换器将辐射制冷模块的冷能存储到相变工质中,实现夜晚蓄冷和白天供冷;冷凝集水模块,包括介电冷凝组件和沉水槽,用于增强空气的冷凝结露和集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辐射制冷技术使冷凝面的温度降低至露点,诱发潮湿空气冷凝结露;利用相变储能技术存储夜晚多余的冷量,并在白天释放冷量以实现昼夜连续集水;利用介电润湿技术,优化冷凝液滴的生长和聚结过程,而提供一种用于海岛集水的高效冷凝结露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