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素plantaricin EvF的分子结合方式及其改造体plantaricin EsF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785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6607.X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聚体细菌素plantaricin EvF的分子结合方式及其改造体plantaricin EsF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细菌素plantaricin EvF由分子比例为1:1的子肽链plantaricin Ev和plantaricin F构成,plantaricin Ev通过三组氢键结合于plantaricin F的N端区域,形成具有抗菌活性的plantaricin EvF;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造体二聚体细菌素plantaricin EsF,经验证,改造体plantaricin EsF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并对蛋白酶敏感,易于降解,在食品和农产品防腐保鲜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一种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合生元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151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659410.1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开发一种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合生元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以酸奶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得分为指标,确定菊粉添加量6.1%、蔗糖添加量6.8%、双歧杆菌接种量5.5%、酸奶发酵剂用量0.003%、发酵时间6.1h,最终制备的酸奶中H3‑R2活菌数为5×107CFU/mL。使用便秘模型小鼠评价酸奶缓解便秘的效果。研究酸奶对小鼠健康指数、粪便含水量、小肠推进率、血清中胃肠调节肽和炎症因子水平、结肠组织状态、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鼠便秘症状明显缓解。联合使用两歧双歧杆菌H3‑R2和菊粉开发出一种对便秘具有明显缓解作用的合生元酸奶,能够有效改善便秘症状,缓解便秘导致的粪便干硬、排便时间延长等症状,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一种利用双歧杆菌的重组蛋白改善肠道炎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934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645445.5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两歧双歧H3‑R2的重组蛋白改善肠道炎症的方法,属于食品微生物及免疫调节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无缝克隆技术成功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了H3‑R2的两种表面蛋白——GroEL和转醛醇酶(TAL)。采用20μg/mL脂多糖(LPS)诱导肠上皮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并将重组蛋白GroEL和TAL分别与20μg/mL的LPS共同作用于肠上皮细胞,检测重组蛋白对肠道炎症的作用。结果表明,当GroEL和TAL浓度分别为175μg/mL和125μg/mL时,炎症细胞因子IL‑8分泌量达到正常水平,具有抑制炎症发生的效果,拥有应用开发潜力。

    一种转谷酰胺酶交联大豆分离蛋白保护乳杆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09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36838.2

    申请日:2015-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谷酰胺酶交联大豆分离蛋白保护乳杆菌的方法,其步骤如下:一、采用灭菌蒸馏水配制4~10%(w/w)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以0.3~2mol/L?HCl调节蛋白质溶液pH为6.5~8.0;二、按照10~40U/g蛋白质的浓度加入转谷氨酰胺酶,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在30~50℃交联1~4h,然后立即使用冰水浴冷却,之后放入2~8℃冰箱贮存备用;三、向经交联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中加入5~15倍乳杆菌浓缩液,搅拌5~15min混合均匀后,再经冷冻干燥制备微胶囊。本发明进一步推广了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和乳杆菌的实际应用,进而可以更好的保护活乳杆菌的数量,为微胶囊化乳杆菌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快速定量检测活的双歧杆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1925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710072321.2

    申请日:2007-06-06

    Inventor: 孟祥晨 庞睿 王超

    Abstract: 快速定量检测活的双歧杆菌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含双歧杆菌制品中活的双歧杆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双歧杆菌的检测技术分为:传统的平板菌落计数为基础的检测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各种检测。本方法:取样将样品10倍稀释后,进行EMA处理,提取样品的DNA,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双歧杆菌的含量,DNA提取过程是:EMA处理后的样品,加18%的柠檬酸钠和1M NaOH,10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细胞,超纯水洗涤后,取菌悬液,加入浓度为2%的Tritox-100液中,100℃水浴处理10min后,立即冷却,上清液用于分子信标-实时PCR扩增。本发明用于含双歧杆菌的制品中活的双歧杆菌的定量检测。

    一种提高短双歧杆菌H4-2荚膜多糖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98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93024.0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短双歧杆菌H4‑2荚膜多糖产量的方法。步骤一,观察短双歧杆菌H4‑2菌体形态,确认存在荚膜层;步骤二,从基因层面确定短双歧杆菌H4‑2可利用的单糖;步骤三,从保障短双歧杆菌H4‑2正常生长层面优化可利用的碳源;步骤四,提取荚膜多糖并称重,根据产量再次优化可利用的碳源。采用以葡萄糖和果糖为复合碳源(Glc:Fru=1:1)的优化mMRS培养基,37℃下发酵24 h提取荚膜多糖;荚膜多糖的产量由45.33 mg/L提高到87.33 mg/L,产量提高92.65%。

    一种蛋白/D-塔格糖偶联物、制备方法及其槲皮素包埋物

    公开(公告)号:CN118766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47228.3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D‑塔格糖偶联物、制备方法及其槲皮素包埋物,属于食品工程技术领域。蛋白/D‑塔格糖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蛋白与D‑塔格糖按照比例均匀混合配置成混合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值至中性后,在80℃~100℃温度下反应15min~45min。本发明提供的蛋白/D‑塔格糖偶联物,通过湿热法将D‑塔格糖共价结合到蛋白上,加热增加了偶联物的糖基化程度,最大接枝度达到18%,而粒径和电位降低,其中蛋白/D‑塔格糖偶联物的粒径和电位最低可以达到68 nm和‑38 mV。蛋白/D‑塔格糖偶联物的微观结构比非偶联物材料表现出更高程度的连通性和更密集的网络。因此,蛋白/D‑塔格糖偶联物形成了最稳定的共轭体系,为提高槲皮素的包埋效果奠定基础。

    一种经乳酸菌发酵制备杂粮馒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70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18105.9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将黄豌豆粉、莜麦粉、谷朊粉及燕麦β‑葡聚糖(Oatmealβ‑glucan,OBG)复配成杂粮粉基质,利用乳酸菌发酵剂发酵面团制作馒头。探究杂粮面团中OBG、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并对发酵前后的杂粮馒头与小麦粉馒头进行营养品质比较。结果表明,与未发酵的杂粮面团相比,乳酸菌发酵杂粮面团中OBG含量下降32.56%,RS含量上升32.88%,游离氨基酸总量提升1.46倍,氨基酸组成模式更优。在营养方面,两种杂粮馒头均属于高纤维高蛋白食品,乳酸菌发酵杂粮馒头具有更高的体外蛋白消化率、比容及感官评分。说明杂粮面团及馒头制品具有应用开发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