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8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6916.5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L31/06 , A61L31/04 , A61L31/16 , A61L31/14 , C08G81/00 , B05D7/24 , B05D7/00 , B05D1/02 , B05D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婴幼儿狭窄血管的可吸收血管支架涂层的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包封药物溶解在适量乳化剂中,然后加入壳聚糖‑聚对二氧环己酮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充分混匀配成药物‑共聚物溶液;S2:将S1所得的药物‑共聚物溶液逐滴至预先配制好的乳化剂水溶液中,并持续搅直到形成稳定的载药胶束溶液;S3:将S2所述胶束溶液经减压蒸发去除乳化剂后再搅拌,产物依次经离心分离、过滤、透析,即得载药胶束;并具体公开了将载药胶束喷涂在可吸收血管支架表面制备载药涂层,显著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并达到了pH响应型载药胶束随支架骨架及空白顶层降解的pH值变化而达到缓释药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2816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85161.8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主导航的非接触式气管插管移动机器人,属于医疗机器人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气管插管移动机器人由插管执行、环境感知、运动控制和驻车系统组成,整合了遥操作力反馈、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自动化运动控制等多项智能机器人技术,实现了机器人自手术室外出发,自主导航至选定床位、由手术室外的医生遥操作机械臂完成喉罩插入、导管进给的手术工作后脱开并离开床位的整体流程,解决了现有系统因机械臂运动而导致手术精度下降的问题,填补了气管插管机器人自主导航设计的空缺,实现了“从病房外启动”到“完成手术离开”的全过程非接触式操作,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7256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99241.1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B17/12 , A61B17/135 , A61M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婴幼儿动静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压迫部和止血部,止血部安装在压迫部上,压迫部上设有固定带,固定带呈十字交叉结构,固定带远离压迫部的一端设有粘合皮肤的胶层,压迫部内设有压力调节腔,压迫部上设有带盖且与压力调节腔连通的压力调节孔,止血部为球形结构;本发明通过固定带上的胶层与皮肤粘接,从而把压迫部固定在穿刺止血部位,并通过压力调节腔调节压迫力度,利用止血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并且压迫部采用球形结构,保证了持续性压迫,压迫止血效果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对婴幼儿的刺激性小,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0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770548.3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光率可调的婴儿暖箱,包括暖箱机构和中控机构,暖箱机构的四个箱壁和箱盖结构均为透光率和颜色可调的电致变性玻璃,中控机构根据不同的使用模式调整电致变性玻璃的透光率和颜色。本发明通过将电控调光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结合起来,构成透光率和颜色均可电性调整的电致变性玻璃,并将电致变性玻璃运用在婴儿暖箱上,保证婴儿暖箱的透光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避免使用厚重的遮光布,易于操作,可实现的调光档数多,可满足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要,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185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246916.5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L31/06 , A61L31/04 , A61L31/16 , A61L31/14 , C08G81/00 , B05D7/24 , B05D7/00 , B05D1/02 , B05D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婴幼儿狭窄血管的可吸收血管支架涂层的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包封药物溶解在适量乳化剂中,然后加入壳聚糖‑聚对二氧环己酮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充分混匀配成药物‑共聚物溶液;S2:将S1所得的药物‑共聚物溶液逐滴至预先配制好的乳化剂水溶液中,并持续搅直到形成稳定的载药胶束溶液;S3:将S2所述胶束溶液经减压蒸发去除乳化剂后再搅拌,产物依次经离心分离、过滤、透析,即得载药胶束;并具体公开了将载药胶束喷涂在可吸收血管支架表面制备载药涂层,显著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并达到了pH响应型载药胶束随支架骨架及空白顶层降解的pH值变化而达到缓释药物的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