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源模块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068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80127759.9

    申请日:2008-03-18

    Abstract: 为了获得激光源模块,将铜类材料压入到形成于铁类材料制的管座上的贯通孔中、形成第1散热器,在该第1散热器上固定铜类材料制的支架,在其上安装至少1个半导体激光元件,另一方面,由导热性粘接材料在管座及第1散热器各个的下面接合第2散热器,从而使得容易确保所期望的机械强度,并且容易提高散热效率。另外,使第1散热器的上面位于与管座的上面同一平面上,使第1散热器的下面比管座的下面更处于上方,从而使得在与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半导体激光元件的位置调整及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的半导体激光元件的定位容易,并且防止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轴与光纤等光学元件的光轴偏移。

    非接触信号传送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2984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1117164.2

    申请日:2001-04-27

    Abstract: 在便携机本体(主机)和摄像机装置(附属机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备有在有成对地设置的中空部分的一组功率用铁芯的各个铁芯上绕上线圈,从主机向附属机器供给功率的一组功率用线圈(12和40),和在主机和附属机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备有在成对地设置的信号用铁芯的各个铁芯上绕上线圈,在主机和附属机器之间进行信号传送的至少一组以上的信号用线圈(15a和41a,15b和41b,15c和41c),在功率用铁芯的上述的中空部分中至少配置一组以上的上述的信号用线圈。

    非接触信号传送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21005A

    公开(公告)日:2001-11-07

    申请号:CN01117164.2

    申请日:2001-04-27

    Abstract: 在便携机本体(主机)和摄像机装置(附属机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备有在有成对地设置的中空部分的一组功率用铁芯的各个铁芯上绕上线圈,从主机向附属机器供给功率的一组功率用线圈(12和40),和在主机和附属机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备有在成对地设置的信号用铁芯的各个铁芯上绕上线圈,在主机和附属机器之间进行信号传送的至少一组以上的信号用线圈(15a和41a,15b和41b,15c和41c),在功率用铁芯的上述的中空部分中至少配置一组以上的上述的信号用线圈。

    激光源模块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0681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80127759.9

    申请日:2008-03-18

    Abstract: 为了获得激光源模块,将铜类材料压入到形成于铁类材料制的管座上的贯通孔中、形成第1散热器,在该第1散热器上固定铜类材料制的支架,在其上安装至少1个半导体激光元件,另一方面,由导热性粘接材料在管座及第1散热器各个的下面接合第2散热器,从而使得容易确保所期望的机械强度,并且容易提高散热效率。另外,使第1散热器的上面位于与管座的上面同一平面上,使第1散热器的下面比管座的下面更处于上方,从而使得在与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半导体激光元件的位置调整及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的半导体激光元件的定位容易,并且防止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轴与光纤等光学元件的光轴偏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