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5589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38074.8

    申请日:2024-01-11

    IPC分类号: H01M10/36

    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解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尿素、四丁基氯化磷、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溶于高纯水内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液;S2:向反应釜内加入羟基苯丙酸,三氯化铝,苄醇,加热反应后得到前驱体;S3:向圆底烧瓶内加入前驱体,四氢呋喃,浓盐酸,硝酸异丙酯,进行肟化反应得到中间料;S4:向三口烧瓶内加入中间料,乙腈,2.76g碳酸钾,混合均匀,将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氯缓慢滴加至烧瓶内,反应得到抑制剂;S5:取复合液、抑制剂混合均匀,即得。本申请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具有电化学性能好、抑制析氢的优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558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38074.8

    申请日:2024-01-11

    IPC分类号: H01M10/36

    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解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尿素、四丁基氯化磷、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溶于高纯水内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液;S2:向反应釜内加入羟基苯丙酸,三氯化铝,苄醇,加热反应后得到前驱体;S3:向圆底烧瓶内加入前驱体,四氢呋喃,浓盐酸,硝酸异丙酯,进行肟化反应得到中间料;S4:向三口烧瓶内加入中间料,乙腈,2.76g碳酸钾,混合均匀,将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氯缓慢滴加至烧瓶内,反应得到抑制剂;S5:取复合液、抑制剂混合均匀,即得。本申请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具有电化学性能好、抑制析氢的优点。

    一种自动涂布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87113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2350.7

    申请日:2023-09-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涂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涂布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送组件和涂覆组件,涂覆组件包括料桶和涂布滚筒,料桶内设有搅拌组件、调压组件和挤压组件,搅拌组件包括驱动源、驱动轴和搅拌件,驱动源与驱动轴的轴向一端连接,搅拌件沿驱动轴的轴向设置,调压组件包括气缸、连接板和密封板,密封板在料桶内与料桶侧壁滑动贴合装配,气缸的伸出端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伸入料桶内与密封板连接,挤压组件用于在料桶内形成负压时挤压浆料排出以减小负压对浆料排出速度的影响,本发明的涂布装置减少了浆料搅拌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同时降低了负压环境对浆料出料速度的影响,提高了箔基材的涂布质量。

    一种电池
    4.
    发明公开
    一种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0847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75360.2

    申请日:2021-03-15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卷芯;盖板,设于卷芯的端部,并通过极耳与卷芯电连接;弹性缓冲件,设于卷芯和盖板之间,且弹性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卷芯和盖板相连接。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池,能够有效避免极耳断裂或者极耳焊点处的脱落的情况发生,能够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电解液注液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11879.9

    申请日:2021-04-16

    IPC分类号: H01M50/609 H01M10/058

    摘要: 本申请属于锂离子电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液注液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该电解液注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电解液和待注液电芯;将所述电解液注入所述待注液电芯内,进行多次渗液处理,每次所述渗液处理包括:抽真空25~28s至真空负压为‑0.09~‑0.099Mpa,保持30~150s后,升压至0.09~0.11Mpa保持5~7s;加压至0.4~0.8Mpa保持33~110s,降压至0.09~0.11Mpa保持5~7s。该注液方法可以使电解液更好地渗透至待注液电芯的内部,最终可以显著提高电芯的循环容量保持率。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组装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410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705084.4

    申请日:2023-12-13

    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组装的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备薄层状的氧化石墨烯,再将氧化石墨烯混合硅溶胶,在氮气气氛下进行水热还原和热处理后,氧化石墨烯薄层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经氟化氢将二氧化硅刻蚀后形成多孔三维的空心氧化石墨烯多孔球,然后通过空心氧化石墨烯多孔球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诱导八氟酞菁铁生长,得到八氟酞菁铁@GO,然后与硫以1:3的质量比研磨混合1‑2h,160‑170℃下真空环境中熔融扩散30‑40min,冷却,得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本申请制得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具有突出的导电性和机械稳定性、电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组装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410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05084.4

    申请日:2023-12-13

    摘要: 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组装的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备薄层状的氧化石墨烯,再将氧化石墨烯混合硅溶胶,在氮气气氛下进行水热还原和热处理后,氧化石墨烯薄层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经氟化氢将二氧化硅刻蚀后形成多孔三维的空心氧化石墨烯多孔球,然后通过空心氧化石墨烯多孔球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诱导八氟酞菁铁生长,得到八氟酞菁铁@GO,然后与硫以1:3的质量比研磨混合1‑2h,160‑170℃下真空环境中熔(56)对比文件Junsheng Ma等.Enhanced anchoring andcatalytic conversion of polysulfides byiron phthalocyanine for graphene-basedLi–S batteries.IONICS.2021,第27卷(第7期),3007-3016.刁煜;汤厚睿;吕鹏.锂硫电池三维石墨烯/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新型工业化.2015,(第07期),29-33.

    用于锂电池盖帽的防爆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374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71272.8

    申请日:2019-04-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盖帽的防爆片,所述用于锂电池盖帽的防爆片的合金材料包含锡、铅、铋、镉、铟的至少两种;所述防爆片的熔点为100-116℃。由于自然界中锡、铅、铋、镉、铟的熔点较低,采用上述金属进行融合制备合金,保证制备得到的防爆片合金的熔点为100-116℃,采用熔点100-116℃的低熔点合金时,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当电池温度高于100℃时,合金会开始出现溶解状态,微观表现其金属键的断裂,宏观表现其合金强度降低,进而降低了防爆片的开启压力,此发明的盖帽会降低开启压力阈值,提前泄气,保证电池安全。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17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53976.2

    申请日:2023-10-19

    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锂累托石、铝粉、氯化钠混合,得到预混物,将预混物与水混合,除去上清液,得到中间料一,将中间料一与盐酸混合,得到中间料二,将中间料二干燥,得到多孔硅材料;将铜粉、铜锌合金与多孔硅材料混合,球磨,得到复合多孔硅材料;将复合多孔硅材料、乙炔炭黑球磨混合,得到硅碳复合材料;将碳硅复合材料与水、氨水混合得到预处理碳硅复合材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清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441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4761.4

    申请日:2023-09-19

    IPC分类号: B08B5/02 B08B1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清洁装置,包括支撑架、清洁环罩、挡环、安装环、转动盘和清洁盒,安装环的内部具有弧形管道,转动盘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清洁盒朝向转动盘的两端与安装环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通过弧形管道分别与第一管道或第三管道以及第二管道连通;本发明通过两个弧形管道分别配合第一管道或第三管道以及第二管道能够实现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之间吸气或吹气的转换,吸气对清洁盒内电极片一侧位置的固定,吹气对电极片另一侧上灰尘的清除,从而实现在不与电极片接触的情况下对电极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