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0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2518.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16H15/00 , G06T7/00 , G06F40/126 , G06F40/216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医学图像描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和文本报告;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至图像编码模型,获取全局信息,其中,所述图像编码模型包括:自注意曼巴块和归一化层;将所述文本报告和全局信息输入至文本编码模型,获取文本单词概率,其中,所述文本编码模型包括:自注意力层、归一化层、交叉曼巴块和全连接层;基于所述文本单词概率,获取图像描述。本发明的自注意曼巴块通过全局信息建模来提取目标图像中异常区域的特征,交叉曼巴块通过优化医学图像与放射学报告之间的跨模态交互能力,增强了两者的一致性,损失函数利用其稀疏性,缓解了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803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8676.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旅游景区用信息化寄存管理装置及方法,涉及寄存管理技术领域;通过双目摄像头采集左图像和右图像后进行人脸区域检测得到左人脸图像和右人脸图像;根据左人脸图像和右人脸图像得到目标视差图,根据目标视差图确定深度变化若深度变化大于预设变化,则对左人脸图像和右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目标特征;根据目标特征确定开启对应存储柜。通过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人脸图像识别获取人脸区域,再通过人脸图像确定视差图最终得到深度变化,可以有效地判断人脸识别对象是真人还是照片,提高了安全性,最后通过提取和匹配人脸深度特征,精确地找到对应的储柜编号并执行解锁操作,简化了存取过程,还保证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13798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363161.8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深松施肥机具,包括用于深松土壤的深松组件、输出液态肥料的肥料输出组件和与深松组件、肥料输出组件分别传动连接的齿轮传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与动力设备连接获得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料输出组件与深松组件联通形成导料通路,导料通路随深松组件的运动将肥料输出组件中输出的肥料导入深松土壤中。本发明对土壤进行深松时肥料随深松组件的深入至由上至下导入土壤层中,形成沿土壤深松路径的深施肥,将深松与深施肥结构结合在一起,实现深松与深施肥的同步动作,提高深松深施肥的可靠性、效率以及自动化水平,提高土壤与肥料的混合效果,延长土壤的肥力持续时间,为作物提供优质的土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0406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0074440.0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B01J20/20 , B01J20/30 ,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气吸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氮富氧木质素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将包含木质素原料、氮源的水溶液进行水热处理,得到水热产物,其中,水热的温度为100~250℃,氮源为三聚氰胺、乙二胺、尿素中的至少一种;将水热产物和活化剂混合后经压片处理,得到圆片,再将所述的圆片在保护性气氛内进行热处理,制得所述的含氮富氧木质素基多孔碳;压片阶段,水热产物和活化剂的重量比为1:1.5~5;压力为15~25MPa;热处理的温度为550~800℃。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二氧化碳吸附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构建二氧化碳吸附适配的微观结构和活性位点,能够表现出优异的二氧化碳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913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710695.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4B35/66 , C04B35/4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相稳定性、耐CMAS腐蚀的氧化锆基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温热障涂层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陶瓷材料为二元稀土氧化物共掺杂稳定氧化锆体系,稀土氧化物由氧化镝和氧化钪复合组成,氧化钪和氧化镝总掺杂量为4~8mol.%,氧化钪与氧化镝掺杂量摩尔比为1:6~1:1。采用并流共沉淀‑煅烧法制备Dy2O3‑Sc2O3‑ZrO2复合陶瓷粉末,将复合陶瓷粉末经压制、烧结,得到陶瓷体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氧化锆基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相稳定性和耐CMAS腐蚀性能,适用于热障涂层基体材料的表面高温防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23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09564.5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自贸区及时雨绿化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白蚁引诱剂及诱杀方法,属于白蚁诱杀技术领域,诱杀剂包括,蜂蜜,20份;性诱剂30份;糖30份;纤维素10份、苯甲酸钠1份、阿斯巴甜2份、安赛蜜2份、乙基麦芽酚5份。先制备引诱箱;然后将白蚁喜食的木头、杉木、松木作为诱木块,切割后浸泡入白蚁引诱液中,而后晒干;接着埋设引诱箱,在距离古树名木的树体10‑20cm的白蚁危害处挖取能容纳引诱箱大小的土坑,往坑中倒入白蚁引诱液,再将浸泡过的诱木块放入引诱箱,引诱箱上部使用黑色塑料布覆盖后覆土;最后引诱箱检查和灭杀:利用了白蚁之间喜欢相互舔舐清洁身体的习性,实现诱出的白蚁带毒传播给蚁后致使蚁穴失去生育传播能力,从而实现整窝蚁巢灭亡。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975452.1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防冲刷及减振装置,包括隔流板(1)、弧形翼板(2)、环向固定件(3)及减振装置(4)。所述隔流板底部与土体表面(6)以下结构刚性连接,均匀分布在以下结构的固定件连接部件上,顶部与环向固定件连接;所述弧形翼板表面为光滑弧形曲线,整体结构套设在风电单桩基础(5)上,内嵌有减振装置,六个内嵌的减振装置,均匀分布在风电单桩基础周围;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两侧和底部的预压弹簧,以及一个质量块。本发明采用三环管桩及顶部固定件结构,三环管桩顶部的固定件由顶部固定件连接为一个整体;起到了很好的防冲刷作用。减振装置会产生共振从而减小桩体振动。本发明适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防冲刷及减振。
-
公开(公告)号:CN119396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0240.X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6F16/215 , G01N33/00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该碳排放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完整性评估;S2,数据准确性评估;S3,优化评估。本发明通过获取的第一碳排放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完整性评估得到完整性评估值,基于完整性评估值判断是否进行数据完整性优化,然后根据获取的第二碳排放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准确性评估得到准确性评估值,基于准确性评估值判断是否进行数据准确性优化,最后根据传感器精度、优化后得到的完整性评估值和优化后得到的准确性评估值进行评估得到优化评估值,基于优化评估值判断是否进行反馈,达到了提高碳排放监测的数据准确性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碳排放监测的数据准确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0241.4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碳排放浓度监测方法及预警装置,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工厂的原料加工过程参数,能够精确分析出加工合规程度,从而及时调整原料加工过程,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源头,为降低整体碳排放打下坚实基础,收集目标工厂的废气处理过程参数,科学评估废气处理效能,并据此对废气处理过程进行优化调整,显著提升废气净化效率,进一步削减碳排放量,最终,通过监测并采集目标工厂的碳排放浓度关联参数,能够实时预警碳排放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碳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力推动了工厂的碳减排进程,为构建低碳、环保以及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2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821116.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油茶叶片瞬时表达基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侵染液,农杆菌侵染液最适OD600值为0.6至0.9;2)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管在非离体的叶龄为6‑12月的油茶成熟叶片背面进行划线造伤,将步骤1)所述的侵染液吸入注射器并抵在伤口处进行注射,直至侵染液从伤口处扩散至全叶;3)随后立即用锡箔纸包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24‑36小时;4)于处理后第2‑6天对转基因叶片的目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本方法所述的方法通过注射油茶成熟叶片,实现对油茶目的基因的瞬时过表达,可快速、高效地实现在油茶本体进行目的基因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