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936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811148917.0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D311/46 , C07D405/12 , C07D409/12 , C07D417/12 , C07D407/12 , A01N43/78 , A01N43/40 , A01N43/16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香豆素查尔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通式(I)如下所示:其中:R为苯基、取代苯基、芳杂环基或取代芳杂环基,所述的R取代苯基是甲基、一个或以上的甲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或者一个或以上卤原子取代的苯基;R取代芳杂环基是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或取代噻唑基。本发明具在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等植物细菌活性,且原料易得、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反应,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57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323028.1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11/55 , C07C211/58 , C07C211/61 , C07C209/68 , C07D209/80 , C07D209/86 , C07D209/88 , C07D213/38 , C07D213/74 , C07D219/02 , C07D235/04 , C07D239/84 , C07D241/46 , C07D265/38 , C07D279/22 , C07D307/77 , C07D307/81 , C07D307/91 , C07D311/82 , C07D327/08 , C07D333/76 , C07D335/12 , C07D401/14 , C07D405/12 , C07D407/12 , C07D409/12 , C07D487/04 , C07D491/048 , C07D493/04 , C07D495/04 , C09K11/06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结构式如化学式1所示:本发明提出通过引入芳基胺和具有刚性结构的螺环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入芳基胺获得了空穴注入能力/传输能力,高功率效率、长寿命;通过引入螺环获得适当玻璃态转变温度,从而获得了优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制法简单、产率高。由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极佳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以及长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759585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003052.4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东莞波顿香料有限公司
IPC: C07D407/12 , C11B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香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番茄香气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日用香精。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具有番茄香气的化合物,其具有式(I)所示结构。通过研究发现,上述具有番茄香气的化合物的番茄香气特征显著,香气强度高,且留香时间长久、香气稳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具有番茄香气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便捷,制备原料易得,适于批量化生产。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具有番茄香气化合物的日用香精。
-
公开(公告)号:CN11077648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1011418.1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C07D307/81 , C07D409/12 , C07D407/12 , A61K31/343 , A61K31/381 , A61K31/351 , A61K31/36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I)所示的苯并呋喃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苯并呋喃衍生物具有较好的P2Y14抑制活性和抗炎活性,可以作为制备P2Y14受体相关炎症性疾病治疗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6304.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21/10 , C07D405/12 , C07D407/12 , A61P31/04
Abstract: 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式Ⅰ所述的结构式:式Ⅰ;其中R表示C1~C16烷基、C6~C15芳香基、C4~C7杂环中的一种。其与FabH有较大的结合能,可作为FabH抑制剂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低毒性和低溶血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4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340105.8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IPC: C07D307/82 , C07D307/79 , C07D407/12 , A61P35/00 , A61P35/02 , A61P29/00 , A61P9/00 , A61K31/343 , A61K31/35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苯并含氧环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通式(I)或(I‑1)所示苯并含氧环类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盐,其制备方法以及它们作为MEK抑制剂特别是作为癌症治疗剂的用途,其中通式(I)或(I‑1)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与说明书中的定义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4456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01670.7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广西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84 , C07D407/12 , C07D405/12 , C07D413/12 , C07D417/12 , A61P29/00 , A61K31/496 , A61K31/4178 , A61K31/41 , A61K31/423 , A61K31/428 , A61K31/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靶点非甾体抗炎化合物,具有以下通式:其中,n=3或6。本发明具有活性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本发明的方法将能与受体结合且结合位点不同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片段连接并发挥“片段与受体结合力”的加和效应,制备得到安全有效的双靶点新型非甾体抗炎化合物,应用各种免疫技术进行体内外毒性抗炎活性及机制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40195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80048079.9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卡里科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 艾伯维公司
Inventor: K·A·马丁 , C·西劳斯基 , J·M·弗罗斯特 , 童云松 , X·徐 , S·钟 , Q·张 , L·施 , K·J·穆劳斯基 , M·J·达特 , J·T·兰多尔夫 , H·贝内尔克比尔
IPC: C07D311/04 , C07D413/12 , C07D417/12 , C07D405/12 , C07D407/12 , C07D265/36 , A61K31/4155 , A61K31/422 , A61K31/427 , A61K31/4439 , A61K31/4433 , A61K31/353 , A61K31/497 , A61P25/00 , A61P35/00 , A61P29/00 , A61P37/02 , A61P31/12 , A61P27/02 , A61P27/16 , A61P13/12 , A61P3/00 , A61P17/00
Abstract: 本文提供可用于调节整合应激反应(ISR)并且可用于治疗相关疾病、病症和疾患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302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80057706.5
申请日:2020-08-14
IPC: C07D405/12 , C07D407/12 , C07D409/12 , C07D311/16 , A61K31/352 , A61K31/381 , A61K31/4433 , A61P21/00 , A61P21/04 , A61P33/00 , A61P9/04 , A61P35/00 , A61P31/18 , A61P11/00 , A61P13/12 , A61P3/10 , A61P17/02 , A61P9/00 , A61P9/12 , A61P3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I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变量如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所定义的。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治疗或预防肌肉萎缩状况、骨骼肌或心脏肌肉萎缩、特别是与肌肉环指1(MuRF1)表达增加相关的肌病,以及其他状况;涉及用作药物的式I化合物;涉及包含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用于治疗所述状况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57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323298.2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11/55 , C07C211/58 , C07C211/61 , C07C209/68 , C07D209/86 , C07D405/12 , C07D213/38 , C07D307/91 , C07D209/88 , C07D209/80 , C07D401/14 , C07D333/76 , C07D307/77 , C07D487/04 , C07D493/04 , C07D495/04 , C07D491/048 , C07D407/12 , C07D219/02 , C07D239/84 , C07D265/38 , C07D279/22 , C07D311/82 , C07D335/12 , C07D327/08 , C07D241/46 , C07D307/81 , C07D235/04 , C07D409/12 , C07D215/12 , C09K11/06 , H01L51/54 , H01L51/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结构式如化学式1所示:本发明提出向10,10‑二苯基蒽的9‑位引入芳基胺和杂环以及芳香环以及其他等取代基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入芳基胺获得了空穴注入能力/传输能力,高功率效率、长寿命;通过引入杂环以及芳香环以及其他取代基团等取代基获得适当玻璃态转变温度,从而获得了优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制法简单、产率高。由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极佳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以及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