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30702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09470.X
申请日:2006-02-23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西亮辅
IPC: B60R21/23 , B60R2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2 , B60R21/201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的张力施加机构的帘式气囊装置。帘式气囊装置(20)从汽车的A柱(10)通过上边梁(11)一直设置到C柱(12),在发生侧面碰撞或翻滚时,可以通过来自充气机(22)的气体使帘式气囊(21)在A柱(10)至C柱(12)之间展开,从而覆盖B柱(14)、前车门(15)及后车门(16)的窗口(15a、16a)。为了向展开的帘式气囊(21)的下边施加张力,金属丝(30)通过开口(21c)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帘式气囊(21)展开完毕的状态下,金属丝(30)变成张紧状态,从而向帘式气囊(21)的下边施加张力。
-
公开(公告)号:CN1824548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09421.6
申请日:2006-02-22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熊谷雅义
IPC: B60R2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538 , B60R21/01516 , B60R21/231 , B60R21/233 , B60R21/2338 , B60R2021/0009 , B60R2021/01225 , B60R2021/01238 , B60R2021/23107 , B60R2021/23169 , B60R2021/23382 , B60R2021/23386 , B60R2021/2395
Abstract: 一种包括气囊和系绳的装置,该系绳能够用于形成气囊的尺寸和形状。该装置可以包括连接到系绳上的卷绕器,该卷绕器用于控制系绳的长度。该装置可以构造成在气囊处于展开状态时将气囊的尺寸和形状控制为多于两个的尺寸。气囊可以包括多个腔室,其中能够独立地控制这些腔室的尺寸和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803495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04848.7
申请日:2006-01-16
Applicant: 高田-彼得里(乌尔姆)有限公司
Inventor: 贝内迪克特·霍伊德费尔 , 斯特凡·沙费尔 , 霍尔格·里斯特 , 米夏埃尔·克拉夫特 , 克里斯蒂安·魏里希
IPC: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8 , B60R21/232 , B60R21/233 , B60R21/237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当发生事故时该气囊展开,并且在展开状态时气囊覆盖车辆的侧壁部分。为了可靠地展开气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侧气囊装置具有展开控制机构,当气囊在位于侧壁部分区域内的障碍物的周围展开时该展开控制机构偏转气囊。
-
公开(公告)号:CN1740011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510096545.8
申请日:2005-08-24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338 , B60R2021/23382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囊和气囊装置,即使充气机的容量小也可以使左半侧气囊和右半侧气囊充分地提前膨胀,而且不会与A柱等产生干扰。气囊(10)包括:右半侧气囊(12)和左半侧气囊(14)、将该右半侧气囊(12)和左半侧气囊(14)的基端部彼此连通的连通部(16)、分别使该右半侧气囊(12)的左右侧面彼此之间以及将左半侧气囊(14)的左右侧面彼此之间相连的吊绳(70)。将车体侧的气囊(14)的吊绳(70)连接到车体侧面板(28)的上部。
-
公开(公告)号:CN1621280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97305.5
申请日:2004-11-26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2 , B60R21/2342 , B60R21/237 , B60R2021/23316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19),包括:具有气体流入部(21)、膨胀完毕时覆盖侧窗(W1、W2)的气囊主体(20),以及在膨胀中途能够将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向车外方向牵引的带状件(45)。气体流入部(21)包括:上缘(20a)侧的初期膨胀部(23),和配置在乘坐人员(H)的侧方的保护膨胀部(25)。保护膨胀部(25),包括在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结合的临时接合部(33)分离时,能够膨胀得很厚的主体室(26)。气囊主体(20),在初期膨胀部(23)上,设置沿上下方向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位(47),在该部位(47)的下方,设置将下缘(20b)向车外侧(O)卷绕的卷折部位(48),与带状件(45)一起折叠收藏在窗(W1、W2)的上方侧。在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19)中,即使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头部(H)之间的间隙狭窄,也可以顺滑、稳定地在该间隙内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590169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63374.4
申请日:2004-07-08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PC: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8 , B60R21/232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甚至不必增大充气机的输出功率,便可使垂帘气囊尽快向下方膨胀的垂帘气囊的设置结构及垂帘气囊装置。垂帘气囊(1)以向前后方向细长地折叠的状态沿着汽车的车顶纵梁(2R)进行配置。垂帘气囊(1)的折叠体被安装于车辆顶棚部的车顶衬底(11)覆盖。在车顶衬底(11)的端缘(11a)与车顶纵梁(2R)的室内面(2f)之间形成了间隙(S),允许膨胀的垂帘气囊(1)通过。间隙(S)被从安装于车顶纵梁(2R)的挡风雨条(10)向室内侧突设的唇部(10b)所封闭。在唇部(10b)设有变形引导部(凹槽)(10c),用于引导该唇部(10b),使其随着膨胀的垂帘气囊(1)通过间隙(S)而变形,以便退出间隙(S)。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2C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0804085.0
申请日:2000-01-12
Applicant: 奥托利夫发展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08 , B60R21/16 , B60R21/213 , B60R21/214 , B60R21/232 , B60R21/2338 , B60R21/2342 , B60R22/195 , B60R22/1952 , B60R22/28 , B60R2021/0004 , B60R2021/0006 , B60R2021/23153 , B60R2021/23161 , B60R2021/23316 , B60R2021/23382 , B60R2021/23386 , B60R2021/2612
Abstract: 气囊(8)安装在机动车的车顶中,以便展开于车辆的乘坐者(7)的前面。气囊借助气囊内的撕裂带(15)加以束缚,以便在最初被充气成位于车辆乘坐者的前面的“窗帘”,该气束只具有较窄的厚度(T)。当撕裂带破裂时,气囊具有更圆的形状。气囊可松脱地夹持在凹陷(9)内,该凹陷(9)最初安置着气囊。当气囊被完全充气时,气囊变成完全脱离凹陷,以便在事故期间,当乘坐者的躯干向前运动时,阻此气囊迫使乘坐者的头向后。
-
公开(公告)号:CN1539681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410031090.7
申请日:2004-04-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甲斐健
IPC: B60R2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 , B60R21/205 , B60R21/2338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通过将穿过管状元件(34)的外部条带(36)到(38)设置在气囊(21)的外周面上,其中所述管状元件(34)以通道的方式穿过气囊(21)并在气囊(21)的侧表面开口,而且由如上设置的外部条带(36)到(38)来控制气囊(21)的展开形状,能有效地提高气囊的乘员约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537752A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200410007690.X
申请日:2004-02-27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田保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8 , B60R21/16 , B60R21/239 , B60R2021/0088 , B60R2021/23382 , B60R2021/23386 , B62J27/0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摩托车中,发生事故时有助于彻底保护乘坐人员的气囊构成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在作为摩托车的自动二轮车中,搭载具有气囊(122)、以及能使该气囊(122)滞留在车体内的长尺状的麻布橡胶带(130)的气囊装置。气囊(122),在自动二轮车发生前方冲突时,向形成于乘坐人员前方的乘坐人员保护区域突出并展开膨胀。麻布橡胶带(130),其一端(130a)通过贯通气囊(122)的壁面的排气孔(127)被导入气囊(122)内而安装在该气囊(122)中,并在气囊(122)结束展开膨胀时限制该气囊(122)向车体前方移动,另一方面在气囊(122)展开膨胀过程中允许该气囊(122)向突出方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459394A
公开(公告)日:2003-12-03
申请号:CN03140945.8
申请日:2003-05-22
Applicant: 高田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338 , B60R21/2342 , B60R2021/23107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囊,它包括左半侧气囊、右半侧气囊和连接左右半侧气囊乘员一侧前端的系结片,该气囊用来安全地承受乘员并且充分吸收施加给乘员的冲击力。气囊10包括向乘员左前侧膨胀展开的左半侧气囊12;向乘员右前侧膨胀展开的右半侧气囊14;连接左右半侧气囊12和14的系结片16。左右半侧气囊12和14分别具有位于与乘员相对的在其后端的充气口18。在气囊膨胀时,左右半侧气囊12和14的布置使得它们各自的内侧片20彼此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