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046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84746.3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叶片型面超声强化的装置,属于精加工领域。上六自由度平台与固定模块固定连接、中间连接板与上超声加载模块的六维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下超声加载模块的六维力传感器安装固定在固定模块上方,直线驱动模块安装在固定模块的上安装平台上,旋转驱动模块固定连接在直线驱动模块的下方,下六自由度平台与旋转驱动模块固定连接,叶盘装夹模块的中间连接件与下六自由度平台的平台II的上端固定连接。优点是上六自由度平台能够调整超声加载模块在六维自由度方向上的位姿,下六自由度平台能够调整叶盘加载模块在六维自由度方向上的位姿,可始终保持所述上、下超声加载模块的的轴线与叶片外法线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6046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84580.5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叶片型面超声强化的装置,属于精加工领域。上六自由度平台安装固定在固定模块上,下六自由度平台安装固定在固定模块的下安装平台上,上超声加载模块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六自由度平台的中间连接板下方,下超声加载模块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六自由度平台的中间连接板上方,直线驱动模块安装在固定模块的上安装平台上,旋转驱动模块固定连接在直线驱动模块下方,叶盘装夹模块与旋转驱动模块的上端固定连接。优点是六自由度平台能够调整超声加载模块在六维自由度方向上的位姿,六维力传感器能够测量中性坐标系内的三个力和三个矩,可始终保持所述上、下超声加载模块的的轴线与叶片外法线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50020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82257.7
申请日:2021-07-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金属材料的3D打印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包括铜浆料和铁浆料制备,打印时给铜浆料、铁浆料注射器压力,往复运动逐层成型,最终成型双金属材料三维零件,进行真空高温热处理包括:抽真空、粘结剂热解、金属颗粒烧结和冷却。优点是:调整了铁与铜金属浆料的粘结剂比例,使得铁与铜金属浆料能顺利挤出成型,并能使铁与铜金属浆料在烧结中保持收缩一致。在热处理成型工艺中根据铁与铜金属材料的性质,综合调整了烧结温度,真空度,烧结时长等因素,使铁与铜金属材料能够在同一烧结参数下高温烧结成型,并具备相同的收缩率,无氧化,变形,裂纹,强度低等问题,从而具备优异的性能,能够应用在实际生产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4779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41231.8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钛合金浆料的制备和烧结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包括粘结剂的制备、金属浆料的制备、打印样品原型和样品烧结。优点是用N‑甲基‑2‑吡咯烷酮替代DBP和EGBE能够很好的解决增塑剂价格昂贵、不易制造且生产周期长的问题,使固体相含量更高,又能溶解PS,提高了金属固相含量,能够起到自支撑,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样件不变形;采用保护罩极大降低了加工设备的要求,节约成本。加工方法采用加工件同种方法,就地取材,简单实用,降低钛合金烧结的成本和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2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60139.6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G06K9/62 , G06N3/04 , G01M13/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齿轮类零件机械损伤节点预测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特征数据库,获取标准状态节点;步骤二、对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数据进行处理;步骤三、KNN模型训练;步骤四、状态数据匹配与溯源;本发明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模型及数字化平台,针对疲劳断裂、过负荷断裂、磨损、点蚀四种故障模式进行状态判定,通过虚实结合、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工艺生产和质量管控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及预防性指导和优化,减少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86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22155.3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机端盖用转运装置及转运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机端盖用转运装置以及使用这种装置的转运方法,包括:输送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机一侧的六轴机械手、安装在所述六轴机械手活动端的吸取部和安装在所述吸取部的吸气端的按压部;其中所述吸取部停止时,所述六轴机械手能够驱动所述按压部与工件的球面相抵后伸缩,以使所述按压部向工件间歇性吹气;所述按压部被压缩至所述出气口被堵住后,所述吸取部能够通过所述按压部吸取工件的直面。通过吸取部与按压部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工件表面吹气除尘和对工件吸取两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63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79811.1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B23Q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数控机床状态监测装置,包括支撑安装柱,还包括:两组转动伸缩固定模块,分别设置在支撑安装柱的两端;且转动伸缩固定模块均通过定位安装结构与支撑安装柱连接;移动变位监测模块,活动安装在支撑安装柱上,通过组合式的定位安装结构,使得装置便于运输和装卸,通过伸缩转向调节,实现装置的挤压固定,使得装置不仅能够适应不同内部结构数控机床的安装,且能够进行初始角度调节,通过多轴转动调节配合高度调节,实现多角度的监测作业,并在导向移动的作用下实现变位,进一步提升监测的范围,使得装置能够高效获取数控机床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118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45313.8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浆料直写的制备金属人工骨3D打印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的金属3D打印方法。将打印金属粉末与造孔剂锰粉、粘结剂混合均匀后,通过气动打印喷头挤出成为线条,粘结剂中溶剂挥发,随着三维运动平台的移动成为具有复杂形状的三维结构。在后期烧结过程中,粘结剂中聚合物在约300℃时热解,所要制备人工骨的金属材料在高于1000℃的环境中融合在一起,而锰粉则在低于1000℃的高真空条件下蒸发,在线条内部形成微观孔隙。微观孔隙与线条之间的结构孔隙相独立,可以在保持结构孔隙率不变的同时进行微观孔隙的调整,进而调整人工骨支架的机械性能,使其结构孔隙率与机械性能可以同时与人体原有骨骼保持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912780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1130800.X
申请日:2018-09-27
IPC: B21D7/00
Abstract: 一种金属管材的弯曲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包括成型辊、成型模具、三面支撑导轨、带螺钉夹紧块、纵向伸缩板以及压块,成型辊为圆柱形,设置在成型模具的上部;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上侧钢板、螺母连接件、定位孔以及内支撑,所述上侧钢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和螺母连接件;内支撑上沿纵向设置有纵向空槽;纵向伸缩板设置在内支撑的纵向空槽内;三面支撑导轨为截面为U形;所述带螺钉夹紧块的螺钉穿过上侧钢板的定位孔与管材的一侧端部卡接;压块设置在管材外部,与管材压接。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矩形管、异型管等具有平直部分的金属管材具有中空、薄壁的特点,根据管材截面设计模具作为内支撑,来达到弯曲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09591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1390372.X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重庆馨康阁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洪德
IPC: A61G3/08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救护车车厢内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厢内壁的空腔道以及设置在车厢内的支撑部件,空腔道内设有两个用于收集风且对称设置的输气管,两个输气管之间设有两个位于空腔道内且相互连通的文丘里管,主气囊与副气囊上方设有软垫,软垫两侧分别设有位于主气囊和副气囊连接处上方的限位块,软垫上方设有医疗床板,医疗床板上设有支柱,限位块上设有用于限制支柱位置的凹槽,医疗床板底部设有两个第一磁铁,主气囊和副气囊分别设有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还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主气囊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文丘里管,副气囊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输气管。对医疗床板产生稳固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