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利用自然光照再生阴极受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447584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10237281.7

    申请日:2008-1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可利用自然光照再生阴极受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室、阴极室、质子交换膜、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阴极室和阳极室用质子交换膜分隔开,阳极室为密闭结构,在阳极室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阳极室的内部装有阳极溶液和阳极电极,阴极室内装有阴极溶液和阴极电极,其特征在于:阴极室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阴极室的顶部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阴极溶液是碘化钾溶液或碘化钠溶液,所述阴极电极为碳纸或碳布或碳毡。本发明不仅突破了一般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电子受体必须定期更换的缺点,同时也不需要向阴极电极上添加催化剂,不但大大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避免了催化剂中毒现象,而且还降低了电池的运行成本与复杂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熔融钢渣的高质化多效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6969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555045.4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钢渣的高质化多效利用系统,包括钢渣调质改性装置、钢渣制粒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和梯度孔式超临界矿化仓,钢渣调质改性装置用于将熔融钢渣和液态高炉渣按比例混合形成熔融态的混合熔渣,钢渣制粒装置将混合熔渣进行粒化和冷却形成凝固或半熔融的熔渣颗粒,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对凝固或半熔融的熔渣颗粒进行冷却,进而将冷却后的固体颗粒和高温气流进行分离、回收,通过在梯度孔式超临界矿化仓内,使超临界CO2气体和固体颗粒发生矿化反应,实现CO2固定的同时进一步消除改性钢渣颗粒中可能存在的残留自由氧化钙,最后将梯度孔式超临界矿化仓排出的大颗粒改性碳酸化钢渣用作为固态储热材料,从而实现熔融钢渣的高质化多效利用。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仿生集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04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1234628.9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淡水收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仿生集水装置,其包括:集水系统,包括吸附室、吸附板和集水箱,吸附室设有可分别开闭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吸附室的底部设有集水槽,吸附板竖立设置在吸附室内,吸附板包括仿生层和吸附层,仿生层的至少一面上设有成叶脉状分布,并向吸附板的下端汇聚的引流槽,引流槽的内侧壁疏水处理设置,引流槽的下端与集水槽连通,吸附层对应仿生层设有引流槽的一面,贴设在仿生层外,吸附层由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成型制成;集水箱设置在吸附室外,并与集水槽连通。其能够降低集水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一种电渗泵和像素阵列触感平板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8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82768.6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渗泵的包括储层、泵送层和输出层。储层用于存储电渗流动工质;泵送层设于所述储层上,所述泵送层具有膜和设于膜两个表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施加电场,用于驱动所述电渗流动工质上下流动;输出层设于所述泵送层上,所述输出层为柔性材料制成,以在所述电渗流动工质力的作用下产生凸起。像素阵列触感平板此电渗泵,本电渗泵和像素阵列触感平板,可使文字以凸起的形式显示在数字书籍的触摸屏上,使盲人用户能够通过触摸屏幕感知文字和图像。

    一种自筛分熔渣干法粒化余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46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362951.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筛分熔渣干法粒化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离心粒化器、粒化仓本体、送渣管、筛分结构、侧壁热交换装置,离心粒化器设置在粒化仓本体内;送渣管用于将高温熔渣输送至离心粒化器内;筛分结构能产生向上的冷却风,筛分结构的中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粒化仓出口,所述筛分结构上间隔式设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筛渣口,且筛分结构能对掉落在其上的颗粒根据其粒径分级筛分并通过筛渣口或粒化仓出口排出粒化仓本体;侧壁热交换装置用于对粒化仓本体的侧壁进行冷却。本自筛分熔渣干法粒化余热回收装置,能解决高温渣粒在粒化过程中粘结问题,并实现高效余热回收和粒化颗粒分级自筛分。

    一种高温材料发射率测量系统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51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9317.4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材料发射率测量系统,包括微型光谱仪、底座、黑体空盒、第一高温型热电偶丝和热电偶加热炉控制器;黑体空盒包括两个半球,两个半球能拆卸的相对扣合呈球形,其中一个半球固定在底座上,另外一个半球的顶部设置有夹套式滑动光纤接口,微型光谱仪通过光纤线与夹套式滑动光纤接口连接;第一高温型热电偶丝成对的、横向水平相对的设置在每个第一高温型热电偶丝之间形成置物仓,置物仓用于存放和支撑被测样品;热电偶加热炉控制器设置在黑体空盒外,并与两个第一高温型热电偶丝通过传输导线和加热导线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高温型热电偶丝的温度。本测量系统,能提高高温材料发射率测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方便携性。

    一种熔融钢渣的高质化多效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6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55045.4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钢渣的高质化多效利用系统,包括钢渣调质改性装置、钢渣制粒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和梯度孔式超临界矿化仓,钢渣调质改性装置用于将熔融钢渣和液态高炉渣按比例混合形成熔融态的混合熔渣,钢渣制粒装置将混合熔渣进行粒化和冷却形成凝固或半熔融的熔渣颗粒,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对凝固或半熔融的熔渣颗粒进行冷却,进而将冷却后的固体颗粒和高温气流进行分离、回收,通过在梯度孔式超临界矿化仓内,使超临界CO2气体和固体颗粒发生矿化反应,实现CO2固定的同时进一步消除改性钢渣颗粒中可能存在的残留自由氧化钙,最后将梯度孔式超临界矿化仓排出的大颗粒改性碳酸化钢渣用作为固态储热材料,从而实现熔融钢渣的高质化多效利用。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仿生集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0494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34628.9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淡水收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仿生集水装置,其包括:集水系统,包括吸附室、吸附板和集水箱,吸附室设有可分别开闭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吸附室的底部设有集水槽,吸附板竖立设置在吸附室内,吸附板包括仿生层和吸附层,仿生层的至少一面上设有成叶脉状分布,并向吸附板的下端汇聚的引流槽,引流槽的内侧壁疏水处理设置,引流槽的下端与集水槽连通,吸附层对应仿生层设有引流槽的一面,贴设在仿生层外,吸附层由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成型制成;集水箱设置在吸附室外,并与集水槽连通。其能够降低集水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一种带有微槽道的平板电喷雾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7400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140473.1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微槽道的平板电喷雾发射装置,包括从上往下顺序设置的储液箱、平板发射极和抽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内设置有多孔介质材料和电喷雾所需工质;在储液箱的下端板的中心部位开设有出液孔,在平板发射极与出液孔相对应部位开设有若干发射孔,在抽取电极上开设有若干微孔,发射孔与微孔一一对应;在平板发射极的每个发射孔的外周均设置有圆环型槽道;该圆环型槽道位于平板发射极的下端面;在平板发射极和抽取电极之间设置有定位柱;平板发射极用于分配喷雾流量并控制电喷雾工质在发射孔附近形成的泰勒锥形态;抽取电极用于提高发射孔附近的电场强度,并控制微孔的喷雾羽流和沉积形态;可广泛应用在农业、卫生、质谱分析、空间推进等领域。

    光电热超疏水薄膜及制备方法和防结冰与除冰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1677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616809.2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热超疏水薄膜及制备方法和防结冰与除冰应用;一种光电热超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PDMS和固化剂按照一定质量比,剧烈搅拌得到组分A;将一定质量的光热材料加入组分A,混合得到组分B;步骤二、将组分B倾倒于具有微结构的模具中固化,得到光热超疏水薄膜;将光热超疏水薄膜与模具进行分离,获得表面具有微结构的光热超疏水薄膜;步骤三、将一定质量的电热材料分散在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中,形成悬浮液C;步骤四、在一定压力下将悬浮液C均匀喷涂在表面具有微结构的光热超疏水薄膜表面;步骤五、对光电热超疏水薄膜进行硅烷化处理;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在航空、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