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SDN和雾计算的车辆自组织网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59573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30583.1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SDN和雾计算的车辆自组织网络系统,其整体架构分为云计算层、固定雾计算层和移动雾计算层,其中,云计算层由云服务器组成,固定雾计算层由SDN控制器、RSU和基站组成,移动雾计算层由行驶的车辆和车上的移动设备组成。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从经济和应用服务可靠性角度考虑,混合了SDN和雾计算,将路边基础设施和移动车辆、用户终端等认为是可利用的处理节点,增加了系统的计算、通信、网络等资源,并采用任务分配策略提高了应用服务可靠性,避免了额外的成本消耗。

    频-模态-空状态的多维混合调制无线通信信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3438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91442.6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频‑模态‑空状态的多维混合调制无线通信信号方法,主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可达速率。具体步骤包括:(1)二进制比特流分块;(2)星座调制和映射;(3)子载波、轨道角动量模态调制;(4)空间调制后的信号发射。本发明通过利用发射天线、轨道角动量模态以及子载波形成的三维调制空间,为传统的调制方法提供了三个额外的调制维度,具有系统计算复杂度低和通信可达速率高的优点,即使在发射端天线数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大幅度提高通信可达速率。

    基于空间正交变换的涡旋电磁波信号模态并行分离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8532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077471.1

    申请日:2016-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空间正交变换的多模态涡旋电磁波信号模态并行分离方法,该方法是:首先,对圆阵列结构天线的各接收阵元并行输出信号经去波束赋处理,变为具有全指向性的、且带有多个模态的涡旋电磁波并行信号;再将去波束处理后的信号以并行方式作为空间正交变换器的输入信号;空间正交变换器对输入信号做关于涡旋电磁波方位角的空间正交变换(即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多模态涡旋电磁波的模态离散谱分布;最后,并行输出涡旋电磁波的模态离散谱分量,每一输出分量对应该模态携带独立调制信号,且已去模态,从而实现空间多模态涡旋电磁波信号模态并行分离与识别。同时,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基于空间正交变换的多模态涡旋电磁波信号模态并行分离装置。

    基于MSE的虚拟MIMO用户配对和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02326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125914.5

    申请日:2015-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领域中基于MSE的虚拟MIMO用户配对和资源分配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动态调整系统的用户配对和资源分配情况、无法同时满足吞吐量和均方误差MSE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用户配对和资源分配方法。采用本发明中提及的通过构建用户配对和资源分配模型并求解,得到最优用户配对和资源分配结果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系统均方误差性能的问题,使得本发明具有实现动态用户配对和资源分配,同时保证系统均方误差性能和吞吐量的优点。

    一种云雾计算网络架构及增强云雾网络架构可靠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333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12382.4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雾计算网络架构及增强云雾网络架构可靠性的方法。一种云雾计算网络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雾计算层和云服务层。增强云雾网络架构可靠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云雾网络架构的带权无向图;(2)构建云雾网络架构中雾计算层无故障时的业务处理时延优化模型;(3)构建雾计算层故障时云雾网络架构中的业务处理平均时延优化模型;(4)雾网络无故障情况下时延优化及雾网络故障情况下平均时延优化策略。

    一种黑盒子记忆性失真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163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219150.6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盒子记忆性失真补偿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信号x经过信道也即黑盒子滤波器A后的输出信号y,将会产生记忆性失真信号,2信号经过滤波AS的输出为ys,LMS算法比较y和ys,不断迭代更新,得出AS的抽头系数,从而得出了信道的对于频率fc的记忆性失真特性,3滤波器AS求逆,得出滤波器DA的抽头系数;4输入信号x,经过信道的输出y,产生记忆性失真,失真信号经过信道逆滤波器DA矫正得出输出信号ys,恢复出来原始输入信号x。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有益效果1当信道中记忆特性参数未知时,可得出信道记忆性失真特性并矫正;2当有一个参数未知的滤波器,可得出滤波器的参数,并得出滤波器对应的逆滤波器。

    一种SIMO‑FIR信道阶数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651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26715.5

    申请日:2017-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MO‑FIR信道阶数估计方法,包括:(1)构造接收信号矩阵和信道矩阵;(2)计算接收信号自协方差矩阵;(3)对协方差矩阵做特征分解;(4)构造检测统计量;(5)求解判决门限值;(6)确定检测统计量属性;(7)确定信道阶数。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采用随机理论中的方法构造检测统计量,相比之前基于概率论的传统方法,该检测统计量具有精确的分布特性,具有快速收敛特性,因此可以利用有限的采样点得到可靠的估计性能;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判决方式是基于假设检验的,当虚警概率接近于0时,其正确识别概率趋近于1。

    一种基于排队的网络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80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95536.7

    申请日:2017-03-29

    Inventor: 张海林 郑创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2856 H04L63/10 H04W4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队的网络接入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高负荷下密集访问时用户大量发送接入请求造成宽带资源浪费的问题。其方案是:采用在目标网络服务的用户数目达到接入控制要求时对后续用户入网请求按照先到先服务准则进行排队的方式暂缓接入,将排队信息定期更新并发给请求接入网络的设备,并根据当前网络运行情况陆续授权排队用户入网,在网络业务繁忙时避免了过多用户反复尝试入网的情形。本发明基于公平接入的原则,减少了不必要的无效接入尝试,且提高了网络接入效率;保障网络正常运行,提升用户满意度。

    基于优化博弈算法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20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58230.1

    申请日:2017-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16/10 H04W72/049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博弈算法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基于博弈算法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方法中节点资源分配公平性差的问题,实现步骤为:设置无线Mesh网络中的任意节点i的权重因子为wi,r(c),发送接口Psend和接收接口Preceive,其中,c是任意节点i的信道,r是博弈次数;计算网络中任意节点i的相邻两跳节点的数目;判断任意节点i是否为首次分配;对任意节点i的权重因子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权重因子wi,r'(c),计算任意节点i分配信道c的概率Pc(i);利用概率Pc(i),把任意节点i的接收接口切换到信道c上。本发明的资源分配公平,网络吞吐量高且传输时延低。

    双向全双工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自干扰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0145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76815.5

    申请日:2016-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525 H04L25/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双工MIMO中继自干扰消除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考虑最小化自干扰而忽视系统容量性能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估计信道参数;2)设计第一源节点的发射,接收波束成形矩阵以消除第一源节点的自干扰;3)设计第二源节点的发射,接收波束成形矩阵,以消除第二源节点的自干扰;4)设计中继节点的发射,接收波束成形矩阵,以消除中继节点的自干扰,并同时选择符合条件的发射,接收波束成形矩阵最大化系统容量。本发明不仅消除了中继节点的自干扰,又消除了两个源节点的自干扰,且能在消除自干扰的同时最大化系统的容量,可用于未来第五代无线移动通信的分布式协作传输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