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固定板结构、电器盒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21151805U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22774621.2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固定板结构、电器盒及空调器,包括固定板结构本体,所述固定板结构本体的顶部一侧边缘处设有钣金防护结构,所述钣金防护结构包括挡筋。所述固定板结构本体设有用于与钣金件卡紧配合的固定板卡扣,所述固定板卡扣位于固定板结构本体靠近挡筋的一侧的中部位置。固定板结构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走线的圆弧引导结构。通过设有钣金防护结构,钣金防护结构的挡筋挡住钣金,可防止钣金的边缘划伤导线,减少了钣金叠边工序,实现生产精益化,减少操作人员,节省成本,提高效率。通过第一螺钉将固定板结构与第一主板和钣金件固定连接,可减少螺钉数量。通过设有圆弧引导走线结构,可防止导线向外走,减少线扎数量。

    一种防水挂钩结构、电器盒结构和空调外机

    公开(公告)号:CN220541238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2127510.2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水挂钩结构、电器盒结构和空调外机,包括让位槽,其开设于中间隔板上,远离电器盒安装板的一侧上形成有固定凸包,所述固定凸包用于定位挡水安装板;挡水安装板,其设于电器盒安装板与中间隔板接触安装的一侧上,所述挡水安装板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卡入让位槽中遮挡住所述固定凸包,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让位槽的部位折弯形成挡水槽,所述挡水槽的坡度朝固定凸包的方向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水安装板和让位槽配合,其中挡水安装板的第一固定部相对让位槽的部分折弯形成挡水槽,有效防止雨水从让位槽飞溅进入中间隔板的内侧,进而避免雨水进入管路组件处,取消现有挂钩需要安装挡水海绵的操作,提高了装配效率。

    一种热水模块框架和两联供空调地暖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9141071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20128646.2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水模块框架和两联供空调地暖机组,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地暖机组中热水模块结构复杂和维修困难的问题,热水模块框架包括热水模块底盘和沿所述热水模块底盘的纵向依序设置的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和立柱,所述横梁沿所述热水模块底盘的横向延伸,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底端与所述热水模块底盘的顶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支撑架为横梁立柱结构,相较于支撑板可减少对热水模块框架内部的遮挡和空间占用,留出更多维修操作空间和安装空间,可以方便售后维修操作,降低部件的安装难度。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组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096299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517172.9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室外机以及空调机组,室外机包括:机壳、室外换热器和蓄热模块,蓄热模块接入室外换热器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且蓄热模块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安装有至少一个节流阀,室外换热器的一个接口连接主节流阀,蓄热模块的一个接口连接副节流阀,蓄热模块通过副节流阀和主节流阀连接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的另一个接口和蓄热模块的另一个接口连接在同一四通阀的不同端口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蓄热模块接入室外换热器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在制热化霜时利用蓄热模块提供热量作为蒸发器,实现空调机组连续制热,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风管机
    8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844898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054010.3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管机。该风管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上设置有前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机壳(1)的进风侧还设置有回风口和新风口(5),下出风口(3)处设置有再热换热器(4),下出风口(3)与前出风口(2)之间设置有风阀执行器(6),风阀执行器(6)处于第一位置时,能够打开前出风口(2),并封闭下出风口(3),风阀执行器(6)处于第二位置时,能够打开下出风口(3),并关闭前出风口(2)。根据本申请的风管机,能够避免机组处于单纯制冷模式时冷风经过再热换热器增加出风风阻,保证了机组的制冷效果。

    风管机换热组件和风管机
    8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844887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048405.2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管机换热组件和风管机。该风管机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包括有多个换热部;所有所述换热部为依次排布设置,且围成含有至少两个弯折的槽状。本申请采用整体为槽状的异型换热器,相较于现有平板与V型换热器可有效增大换热面积,减小壳体尺寸,提高换热效率。异型换热器能灵活的根据机组布局调节结构形式,使机组风道布局更合理,从而获得更大风量和更低噪音。

    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86783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0775296.5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散热组件包括本体和隔板,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槽,所述隔板由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纳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在本体内直接形成容纳冷媒的容纳槽,并设置隔板形成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有效减少热量传递路径,从而增加换热效果,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对冷媒进行导流作用从而增加冷媒在容纳槽内充分流动,增加换热效果,将散热组件抵接于主板,并利用导热材料将发热元器件与散热组件进行接触,有效增加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最终保障内部元器件在适宜的温度区间内工作,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8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62914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20181958.9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口和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缓冲组件;由一个所述出风口流出的出风气流能够经过所述缓冲组件,并被所述缓冲组件细化为具有多种流向的子气流。通过设置缓冲组件,能够将由出风口流出的风向单一的大股气流,分散为风向多样的多股子气流,每股子气流的风量较小且流向不一,有利于减小空调室内机出风对人体的冲击力,从而降低空调的吹风感,提高空调使用的舒适性;同时,具有多种风向的子气流能够同时沿多种方向、向室内环境流动,提高空调室内机温度调节的均匀性。

    空调系统及其工艺管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35556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20315404.3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工艺管,工艺管包括用于接入空调系统的连接端口(3),还包括对接端口(1),所述对接端口(1)为用于与测试工装的测试接头(A)直接对接的端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艺管,通过连接端口将工艺管接入空调系统中,而工艺管上还具有对接端口。即,连接端口与对接端口的结构可以不同,通过对接端口的结构调整,使得对接端口与测试工装的测试接头直接对接,方便了测试操作,进而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通过对接端口与测试接头直接对接,避免设置中间连接部件,有效提高了测试精度。

    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502537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53536.4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和系统。其中,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包括:本体,具有从本体的上表面贯穿至本体内的多个第一凹孔;第一顶板,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顶柱,第一导电顶柱的数量与第一凹孔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凹孔内均设置有第一导电顶柱;导电端子,设置在第一顶板上;以及控制器,设置在本体内,并与导电端子和多个第一导电顶柱均相连接,用于输出与每个极板所处回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的检测信号。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极板部件进行检测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快速检测极板与触片是否良好接触、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