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7625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51279.2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microRNA的纸基光电阴极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纸基碳工作电极的工作区域首先包覆金纳米粒子层,然后电沉积多面体状的氧化亚铜,其可以负载大量的硫化银量子点,形成光电敏化结构,极大地增强阴极光电流;在目标microRNA存在的条件下,基于双链特异性核酸酶诱导的目标物循环反应和级联的干-支杂交链反应,获得带负电荷的树枝状的DNA双螺旋结构,通过组装带正电荷的金纳米粒子,形成具有良好的葡萄糖氧化酶模拟活性的金树,其可以催化葡萄糖氧化反应,消耗电子受体溶解氧,降低阴极光电流信号,实现对microRNA的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30622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771161.3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基氧化锌纳米管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蜡打印技术制备纸基基底,然后制备纸基金电极,再通过二次蜡打印技术得到生长区域、疏水隔离区域和传导区域,最后利用电沉积技术原位生长氧化锌纳米管。该方法选用色谱纸作为基底材料,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易折叠、可降解等优点,而且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实验条件温和,方法简单,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有机试剂,对环境无污染。该方法通过简单的电沉积技术在纸基上原位生长了氧化锌纳米管,为基于ZnO纳米材料的纸基电子器件的制备和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23720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538071.0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D21H19/18 , D21H19/12 , D21H19/82 , D21H23/70 , D21H23/24 , D21H19/14 , D21H21/14 , C01G9/02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氧化锌复合纳米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原位生长法在纸基底上包覆石墨烯纳米层,获得石墨烯纸,然后通过两步水热法在石墨烯纸上生长具有分层结构的氧化锌纳米棒‑氧化锌纳米颗粒,最后获得三维石墨烯‑氧化锌复合纳米纸。基于石墨烯的良好导电性和氧化锌独特的棒状结构,该复合纳米纸可以有效地加速电荷的转移,极大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这种分层结构的氧化锌纳米棒‑氧化锌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功能化纳米材料和负载信号分子,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光电化学传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355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252733.9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在导电基底上生长花状氧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化学和材料合成领域。本方法制备步骤主要包括:纸基平台的准备-导电基底的制备-前驱体溶液的处理-花状氧化铜的生长。本方法的特点是使用纸芯片作为平台,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导电基底生长上大面积的花状氧化铜纳米材料,反应条件易实现,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该方法操作简单,且所制备的花状氧化铜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在光催化、电催化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65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184950.3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肿瘤相关小肽MUC1的方法,涉及荧光探针检测技术领域。利用适配体与目标小肽特异性识别的特点,设计特殊适配体序列,从而达到目标物特异性识别的目的;通过结合两种发卡结构探针的杂交反应完成信号放大的策略,从而实现目标小肽的灵敏检测。本方法包括探针预变性‑混合反应‑背景猝灭‑荧光检测等四个步骤,操作简便快速,省时省力,为肿瘤相关小肽MUC1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32403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174273.2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胎蛋白双极电极纸芯片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属于生物传感器领域。在纸基基底上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碳浆作为驱动电极;通过化学原位生长法生长金纳米粒子制备双极电极,双极电极阴极固定甲胎蛋白一抗,钯金双金属纳米材料标记于甲胎蛋白二抗,利用夹心免疫方式识别捕获甲胎蛋白,双极电极阳极信号池中加入三联吡啶钌和三丙胺,测定起电致化学发光强度,构建了一种低成本、操作简单及背景干扰小的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9292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98490.8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纸基铂纳米粒子-多枝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色谱纸作为基底-制备铂纳米粒子修饰的纸片-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和铂纳米粒子共同修饰的纸片-制备多枝氧化锌和铂纳米粒子共同修饰的纸片-制备柔性纸基铂纳米粒子-多枝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物。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选用纸作为铂纳米粒子-多枝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物的基底,能够极大的提高复合物的负载量,增强柔性二氧化钛传感器光电转换效率,为多功能柔性二氧化钛生物传感平台的制备奠定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557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610006811.1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苯炔荧光试剂检测硫脲含量的新方法。该检测方法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利用1.4‑二对甲氧基苯、三甲基硅基乙炔、4‑碘苯甲酸甲酯在实验条件下分布反应制得苯炔化合物p‑酸;将p‑酸在含有溴化钾的反应液中进行溴代,制得荧光试剂;将制得的荧光试剂与待测样品反应,在有硫脲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强的荧光;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2540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246435.9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制备一种双分子夹心识别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在电极表面电化学沉积金纳米粒子,在其表面修饰4-巯基苯硼酸,4-巯基苯硼酸中硼酸基团与多巴胺中两个羟基结合;制备3,3'-二硫代二丙酸二(N-琥珀酰亚胺)酯@PdAu纳米粒子复合物,利用3,3'-二硫代二丙酸二(N-琥珀酰亚胺)酯与多巴胺中氨基结合,其中PdAu纳米粒子具有催化H2O2产生电化学信号;制得了采用两种有机小分子类夹心结构识别多巴胺电化学传感器,制备的感器提供了一种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多巴胺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66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769134.9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两种肿瘤标志物的电化学方法,涉及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利用目标物与适配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力大于适配体与其DNA互补序列之间的作用力这一特点,使得两种目标物分别与电极上的捕获探针竞争结合各自的适配体,从而达到目标物特异性识别以及检测目标物转化的目的;通过将两种金属离子示踪物引入到检测体系中结合电化学检测方法,实现两种目标物信号的差别输出。本方法响应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