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0882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8112.5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加工性优异、可以通过固化而获得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高可靠性的固化物(成型体)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多烯基酚树脂、(B)芳香族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以及(C)聚合引发剂,(A)多烯基酚树脂的分子内具有(a1)结合有2‑烯基的具有酚性羟基的芳香环单元、和(a2)未结合2‑烯基的具有酚性羟基的芳香环单元各至少1个,各芳香环单元通过主链不由芳香环构成的连接基团结合,且在将(a1)的芳香环单元数记为m、(a2)的芳香环单元数记为n时,m相对于(m+n)的比率为40~90%,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以2‑烯基相对于(B)芳香族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马来酰亚胺基1摩尔为0.4~1.5摩尔的量含有(A)多烯基酚树脂。

    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0154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2305.8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固化而获得耐湿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高可靠性的固化物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多烯基酚树脂和(B)芳香族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A)多烯基酚树脂的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a1)酚性羟基被烷基醚化、且结合了或未结合2‑烯基的芳香环单元、和至少1个(a2)具有酚性羟基、且结合了或未结合2‑烯基的芳香环单元,芳香环单元(a1)和/或(a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2‑烯基,各芳香环单元经由连接基团结合,且在将(a1)的芳香环单元数记为m、(a2)的芳香环单元数记为n时,n相对于(m+n)的比率为10~60%,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以2‑烯基相对于(B)芳香族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马来酰亚胺基1摩尔为0.4~1.5摩尔的量含有(A)多烯基酚树脂。

    微波加热装置
    8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04912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380049589.8

    申请日:201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707 H05B6/705 H05B6/78

    Abstract: 提供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其在用微波加热包含导体(包括金属氧化物等的金属前驱体)和/或半导体的对象物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火花的产生。所述微波加热装置,以电力线的方向与下述方向一致的方式供给微波,并对该微波进行脉冲宽度控制,向图案的形成面供给脉冲状的微波,所述方向是与形成有图案的平面状基板的、图案的形成面实质上平行的方向,所述平面状基板配置于波导管内,所述图案包含导体、金属氧化物或半导体。

    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8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66519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080058515.7

    申请日:2010-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1/12 C07D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过氧化氢和乙腈与具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的碳-碳双键进行反应的高效率的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是在乙腈的存在下,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将具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的该碳-碳双键进行环氧化的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含有醇的溶剂将反应体系内的乙腈的浓度控制在0.6~5摩尔/L的范围内,同时使反应进行。

    透明导电基板的制造方法和透明导电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0505165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80016680.4

    申请日:2014-03-25

    Inventor: 内田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方法制造、且适合于图案识别性高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透明导电基板的制造方法和透明导电基板。通过透明导电性墨,在同一平面上的不同位置印刷第一电极区域(12)和第二电极区域(14),将在一个方向上将第一电极区域(12)间电连接的第一电极连接区域(16)印刷后,照射脉冲光,进行烧结而形成导电体,然后,用透明绝缘层(18)被覆第一电极连接区域(16)的表面,通过透明导电性墨,将在透明绝缘层(18)的表面上通过、并在与第一电极连接区域(16)不同的方向上将第二电极区域(14)间电连接的第二电极连接区域(20)印刷后,照射脉冲光,进行烧结而形成导电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