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风扇、成型用模具和流体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3068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40228.3

    申请日:2010-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283 F04D17/04 F04D29/665 F04D29/6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降低噪音的贯流风扇、用于制造该贯流风扇的成型用模具和具有该贯流风扇的流体输送装置。该贯流风扇(10)的风扇叶片(21)的内径d和外径D满足0.55≤d/D≤0.95的关系。贯流风扇(10)的风扇叶片(21)的个数N、弦长L和外径D、以及叶轮(12)的个数M,满足0.6≤L/(πD/N)≤2.8和0.15≤πD/(N×M)≤3.77的关系。多个叶轮(12)层叠成在相邻的叶轮(12)之间产生(1.2×360°/(N×M))≤θ≤(360°/N)范围内的偏转角度θ。偏转角度θ设定成使风扇叶片(21)设置角度的重合个数为风扇叶片(21)总个数N×M的5%以下。

    热交换器和热交换系统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07361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80113803.5

    申请日:2009-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 F25B2600/11 F28F1/126 F28F22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1)和热交换系统(10),该热交换系统(10)包括:热交换器(1),具有使第一流体流通的管(2)和多个散热片(3),该多个散热片(3)安装在管(2)上,由并列设置在管(2)的延伸方向上的薄板构成;以及风扇(4),向散热片(3)之间引导第二流体,散热片(3)通过弯折,周期性地形成连续的凹部(7)和凸部(8),凹部(7)和凸部(8)配置成朝向与流过散热片(3)之间的第二流体的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流过散热片(3)之间的第二流体的流量能周期性地变化。

    空气调节机
    8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7967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480040984.0

    申请日:2004-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2001/0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机,设置有可将风向朝向前方导向部(6a)的气流前进方向的前方改变的风向可变部(110a、110b),该前方导向部(6a)将调节空气向送风路径(6)内的前方下方导向。该空气调节机按照下述方式配置风向可变部(110a、110b),即,在将调节空气从吹出口(5)向正下方或后方下方送出之际,使风向可变部(110a、110b)附近的静压分布具有静压高于前方导向部(6a)的静压的高静压部(90),并沿着面向风向可变部(110a、110b)流动循环的调节空气的流动循环方向形成高静压部(90)的等压线(90a)。

    空气调节机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6447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480040984.0

    申请日:2004-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2001/0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机,设置有可将风向朝向前方导向部(6a)的气流前进方向的前方改变的风向可变部(110a、110b),该前方导向部(6a)将调节空气向送风路径(6)内的前方下方导向。该空气调节机按照下述方式配置风向可变部(110a、110b),即,在将调节空气从吹出口(5)向正下方或后方下方送出之际,使风向可变部(110a、110b)附近的静压分布具有静压高于前方导向部(6a)的静压的高静压部(90),并沿着面向风向可变部(110a、110b)流动循环的调节空气的流动循环方向形成高静压部(90)的等压线(90a)。

    空调机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85179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3822741.X

    申请日:200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在吹出口(5)处并列设置三片横向百叶板(11a、11b、11c),在将调节空气向上方送出时,将中央以及下方的横向百叶板(11c、11b)配置在与在送风路径(6)的中央部以及下部流动的空气大致平行的标准位置,将主流如箭头(A1)所示地向下方送出。上方的横向百叶板(11a)相对于在送风路径(6)的上部流动的空气的空气流向上方倾斜地配置,通过送风路径(6)的上部的空气被横向百叶板(11a)引导,沿着送风路径(6)的上壁(6a)送出。向上方送出的空气通过附壁效应被主流(A1)吸引,如箭头(A4)所示地被引导到主流的方向。

    风扇、成型用模具和流体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251076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220961.5

    申请日:2011-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9/002 F04D17/04 F04D29/283 F04D2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风扇、成型用模具和流体输送装置。贯流风扇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风扇叶片(21)。风扇叶片(21)包括:内边缘部(27),配置在内周一侧;以及外边缘部(26),配置在外周一侧。在风扇叶片(21)上形成有由正压面(25)和负压面(24)构成的翼面(23),该翼面(23)在内边缘部(27)和外边缘部(26)之间延伸。风扇叶片(21)具有厚壁部配置成偏向内边缘部(27)的叶片断面形状,正压面(25)和负压面(24)之间的风扇叶片厚度在厚壁部处最大。在与外边缘部(26)相比更接近于配置有厚壁部的内边缘部(27)的位置上,形成有从翼面(23)凹陷的凹部(41)。按照这种结构,能够获得高送风能力。

    微粒扩散装置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16186U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20156833.1

    申请日:2009-06-26

    Inventor: 大塚雅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粒扩散装置。该微粒扩散装置(1)包括:第一吹出口(10a~10c),向室内的居住空间上方送出第一气流;第二吹出口(10d),配置在所述第一吹出口(10a~10c)的下方,向所述第一气流的下方送出第二气流;以及微粒产生装置(17),用于产生微粒,其中,所述微粒扩散装置(1)把由所述微粒产生装置(17)产生的微粒向室内送出,并且使从所述第一吹出口(10a~10c)送出的微粒的浓度比从所述第二吹出口(10d)送出的微粒的浓度低。这样,所述第一气流就成为空气屏,防止含在第二气流中的微粒朝居住空间的上方扩散。由此,可向居住空间提供由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大量微粒,从而得到更好的杀菌或使精神放松等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