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4193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437292.5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计算矩阵式自调控卸荷电路需投入的子模块数和矩阵式自调控卸荷电路需投入的卸荷支路数,并投入相应数量的子模块和卸荷支路,当风电场收到减载指令时,转至步骤2,当受端交流电网故障清除时,转至步骤3;步骤2:对风电场进行减载控制,并基于当前的直流线路两端功率差额和预先设定的风电场功率减载量,调整矩阵式自调控卸荷电路投入运行的卸荷支路数,当风电场完成减载控制时,转至步骤1;步骤3:控制风电场退出减载控制,并控制矩阵式自调控卸荷电路退出运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快速可靠的实现了故障穿越,同时也尽可能的降低了成本。

    一种隔离型变换器拓扑主回路参数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700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64470.0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型变换器拓扑主回路参数的选择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中电力电子开关所能承受的电压等级确定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中桥臂子模块数量;基于所述桥臂子模块数量确定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类型;基于所述MMC的运行状态对桥臂电路进行分析,确定子模块电容的取值范围;基于抑制所述MMC的内部环流,确定桥臂电感的取值范围;所述隔离型变换器拓扑主回路参数,包括DC‑DC变换器中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类型,以及所述MMC中子模块电容的取值范围和桥臂电感的取值范围。本发明能够合理的设定技术参数,从而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降低系统的初期投资及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能指标。

    一种新能源消纳方法及系统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69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80937.0

    申请日:2020-08-06

    Inventor: 李琰 迟永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消纳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统计周期内的电力系统总电负荷、总热负荷和新能源机组出力预测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新能源消纳模型,得到各种机组的出力;汇总新能源机组的出力,结合所述周期的总电负荷,确定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其中,所述新能源消纳模型,在考虑包括常规机组电出力约束与CHP机组热电耦合约束的发电机组运行约束与供电系统平衡约束情况下,以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调整各种机组的出力情况;通过所述新能源消纳模型,提高了发电机组运行的合理性,以及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供暖需求对于CHP机组以及整个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的影响,同时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新能源消纳情况的分析结果。

    一种新能源和火电捆绑直流外送系统的协控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48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37724.4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和火电捆绑直流外送系统的协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预先获取的直流整流侧功率/频率控制参数控制新能源和火电捆绑直流外送系统中电网换相整流器的输出功率;其中,所述预先获取的直流整流侧功率/频率控制参数通过对新能源和火电捆绑直流外送仿真系统进行直流整流侧功率/频率控制参数测试获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波动性的新能源出力作为传统直流送出的支撑,基于直流整流侧功率/频率控制参数,控制电网换相整流器的输出功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新能源送出容量,减少了新能源出力波动对火电机组调速的影响,从而减弱了新能源的波动对直流外送系统的影响。

    一种新能源送出系统的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216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766663.7

    申请日:2019-08-20

    Inventor: 李琰 迟永宁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送出系统的电压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预先确定的系统电压和新能源基地送出功率的关系,得到新能源基地不同送出水平下的最优串补度,依据所述最优串补度,当所述新能源基地中的新能源场站送出系统的电压超出预先设定的正常范围时,确定新能源场站的无功补偿容量;基于所述无功补偿容量,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控制,使所述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达到预先设定的并网点电压控制目标;基于所述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对新能源场站集群和汇集站进行无功协调控制,使所述新能源场站集群和汇集站的母线电压达到预先设置的母线电压控制目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串补技术,提高新能源基地可接入容量和新能源并网系统送出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