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0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10437.3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消纳‑储能‑电能治理一体化装置,包括:光伏阵列,光伏阵列连接第一四管Buck/Boost变换器的输入端,蓄电池连接第一四管Buck/Boost变换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四管Buck/Boost变换器的输入端,T型三电平三相四桥臂变换器连接至第二Buck/Boost变换器输出端和滤波电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优化并网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对配电网中谐波、不平衡电流分量进行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382505.9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线损计量及残压检测功能的装置,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线损计量单元、储能单元、存储器、继电器和采集单元;采集单元采集电源侧电压、负荷侧电压和三相电流数据,线损计量单元进行线损能量计算,将结果传输至微处理器进而传输至上位机;储能单元在装置由外部电源供电时储存电量,在终端装置失电时向终端装置提供工作电源;微处理器在终端装置失电并由储能装置供电后,根据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瞬态残压判断,并将瞬态残压存储至存储器以及控制继电器动作并保持;在外部电源恢复供电后,微处理器向上位机传输已存储的瞬态残压信息和实时电源侧电压和/或负荷侧电压信息。本发明终端装置能够集成了线损能量计算以及瞬态残压检测功能,适于实现配电终端的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2182.2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能源互联网优化重构方法及系统,首先以重要负荷失电率最小化的目标函数,构建大功率缺额下的能源互联网优化模型。然后,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以负荷失电率为经济性评价指标的经济成本评估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考虑负荷失电率指标约束的能源互联网优化重构模型,采用水循环算法对构建的能源互联网优化重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网络拓扑,实现对能源互联网的有功支撑与紧急频率控制,保障了能源互联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628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54773.6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综合能源系统负荷历史数据;(2)使用多层RBM网络对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3)将特征提取后的数据输入LSTM网络进行网络模型训练,保存网络模型权值,得到负荷预测模型;(4)对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建立LSTM误差补偿模型,使用误差补偿对预测数据进行重构,得到最终负荷预测值;(5)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元负荷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本发明考虑了多元负荷预测的影响因素,有利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952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165876.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云端协同计算架构的弹性分布式光伏数据分层存储方法和系统,系统包括智能终端、云端服务器和边缘端服务器;智能终端采集分布式光伏数据,传输至边缘端服务器;边缘端服务器接收和存储所述分布式光伏数据,按照预设的异常数据识别规则,进行异常数据识别,并存储异常数据识别结果;边缘端服务器将所存储的光伏数据以及异常数据识别结果,同步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对所同步的数据进行分层存储处理,得到分层处理后的云端数据库,然后将云端数据库同步至边缘端数据库。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不同网络环境、不同终端计算能力等应用环境下,光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过程优化,为及时准确地分析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221116.X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控制的电压实时调控方法,可在仅需局部测量和有限通信的条件下基于电压不平衡度进行无功控制调节,通过控制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使光伏逆变器与低压配电网进行无功功率交换,进行基于无功控制的自适应控制,重新配置控制增益以适应不同的电网条件,进行三相配电网的电压不平衡补偿。本发明并通过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降低公共耦合点电压不平衡度,实现并网点电压稳定控制,提高短期电压稳定性的短路供电能力,有助于避免可能出现的电压不稳定,可有效实现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补偿与分布式光伏有功功率的输出稳定,由此保证光伏发电机组的连续运行,保障配电网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22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811416613.8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包括:线路首端馈线自动化终端与线路节点馈线自动化终端,基于mqtt协议交互信息,其中,线路首端馈线自动化终端包括信息交互服务端,用于与线路节点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进行馈线自动化逻辑判断;线路节点馈线自动化终端包括信息交互客户端,用于与线路首端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执行开关动作。本发明通过mqtt协议实现自适应配网网架拓扑变化,解决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复杂以及信息交互依赖相邻点通信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341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77785.7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互联系统的双机热备切换方法及双机热备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故障对应的权重;根据故障的权重确定系统健康度;根据系统健康度执行主从切换。本发明提升了柔性互联双机热备切换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无需额外的硬件成本,工程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3532.1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侧的多端口电能变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微电网路由器以及分别与微电网路由器电连接的光伏发电模组和终端模组;光伏发电模组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微电网路由器用于实现并网供电模式和离网供电模式的模式切换,所述并网模式是光伏发电模组优先为用户侧供电,余电上网,所述离网模式是光伏发电模组所发电量全部自用或者储存;终端模组用于用户侧自主选择供电模式,用户通过所述终端模组手动控制微电网路由器进行模式切换,选择进行并网供电或离网供电。本发明能够针对用户的不同时段用电需求,智能选择适当的供电方式,以满足更加智能、灵活、互动的未来微电网的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25333.0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双目标电压控制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计算配电网中各分布式能源控制模块的并网电压,和电压安全范围;所述能源控制模块包括能源设备、逆变器和用电设备;若并网电压不在电压安全范围之内,调用控制模块中的逆变器和用电设备参与电压控制,其中:使用逆变器成本、用电设备成本和配电网的电压偏差建立目标函数,以逆变器无功功率、用电设备有功功率和电压安全范围作为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对目标函数进行取值,选取逆变器无功功率和用电设备有功功率参与电压控制。采用上述方案,将电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清洁能源设备稳定输出功率的同时,降低配电网的经济成本,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