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屏柜温度实时采集变电站汇控柜温度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2732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348030.1

    申请日:2014-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屏柜温度实时采集变电站汇控柜温度监测系统及方法,该基于屏柜温度实时采集变电站汇控柜温度监测系统设置温度采集模块和监控系统;该基于屏柜温度实时采集变电站汇控柜温度监测方法对汇控柜内的装置采集柜内实时温度,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系统,并对不同汇控柜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比对判断,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本发明可实现对变电站内就地下放屏柜内的温度实时监测,获取长期运行数据,及时发现屏柜温度过高等预警信息,为运行人员提供实测数据,从而相应的采取措施,保障二次设备的安全运行。另外,本发明中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汇控柜内的实时温度的监测和分析,对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移动式污秽试验平台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9308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43742.3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污秽试验平台,包括设备区、试品区、工作操作区,移动式污秽试验平台集成在可移动的集装箱里,设备区、试品区、工作操作区之间设置隔断相互隔离;设备区内设置有试验仓体、试验变压器、调压器、冰柜(预处理仓);设备区与试品区、工作操作区之间分别设置有硬质隔断相互隔离;试品区设置为可放置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以及35KV、110KV、220KV等级的复合绝缘子;工作操作区与设备区之间通过操作面板相联通,用于保证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集装箱内通过合理分区布置,利用该平台可在输电线路现场实现绝缘子污秽试验。

    用于高空作业的杆塔防坠落保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85539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224600.1

    申请日:2013-06-06

    Inventor: 梁伟

    Abstract: 用于高空作业的杆塔防坠落保安装置,它涉及一种杆塔防坠落保安装置。本发明为解决送配电人员在攀登杆塔时,没有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无法保证送配电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问题。第一槽钢的两个侧边上沿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平行四边形缺口,滑块上加工有两个V形缺口,V形缺口将滑块分割成一个扇形饼和一个楔形饼,扇形饼上加工有多个连接孔;扇形饼和楔形饼的连接处的厚度略小于第一滑槽的宽度,楔形饼穿装在竖直滑轨内且楔形饼的大端朝上小端朝下设置,扇形饼的上侧边小于扇形饼的下侧边;当送配电人员在攀登杆塔坠落且滑块位于竖直滑轨上,楔形饼的小端卡接在平行四边形缺口上,扇形饼的下侧面与竖直滑轨的侧壁接触。本发明用于送配电人员高空作业。

    基于非等距加权灰色模型和模糊聚类排序线损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51254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95397.9

    申请日:2015-04-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等距加权灰色模型和模糊聚类排序线损率预测方法,以网供电量、电网投资、全社会用电量、第一产业用电量、第二产业用电量、第三产业用电量做为各年份线损率的特征数据,并选取预测样本作为对比对象,按照各性状与对比对象的相似度,将历史数据进行模糊聚类排序;根据影响因素对历史数据进行模糊聚类排序,引入权值矩阵,将排列好顺序的历史数据赋予权值,使得各个数据对于灰色建模的影响不等。本发明进一步优化了预测结果的作用,将经济因素对于线损率预测的影响最小化;弥补了历史数据因易受到经济因素增长而使预测结果产生误差的不足;组合预测可以避免单一模型丢失信息的缺憾,减小了随机性,提高了预测精度。

    一种基于RTDS的微电网集成测试仿真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077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4746.0

    申请日:2015-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TDS的微电网集成测试仿真平台及方法,设置RTDS数字仿真器、真实控制系统和微网能量管理系统三个部分,微网的电气回路全部在RSCAD中搭建,属于数字仿真,可根据需要灵活地改变微网结构。本发明基于RTDS的微电网集成测试仿真平台实现了对微网协调控制策略和能量管理算法有效性的验证,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微网控制算法和运行策略的有效方法。另外,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较好地解决了目前对于风柴储微网的仿真方法和测试平台是基于比例缩小的真实设备,不利于微网结构的扩展,搭建的实验平台不具一般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