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质解耦换热器的热质解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091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910791813.X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热质解耦换热器的热质解耦方法,该热质解耦换热器是一种两级压缩的热质解耦换热器,热质解耦换热器由相变换热器、吸收塔、冷却器、加热器、解吸器、压缩机、循环泵、节流阀、填料、热水管路、冷水管路、热管以及连接管路构成;该热质解耦换热器采用热管换热方式,建立两级压缩和热质解耦的换热器流程,以此显著减小换热器与冷源和热源的换热过程不可逆损失,实现“大温差”下热量的高效传递;实现了低温物体和高温物体的高效换热,可以从土壤、地下水、空气或者工业废热等低温物体提取热量,获得高温的水、蒸汽或化工介质,由于系统效率的显著提升因此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

    一种聚光太阳能热的电站新型多级余热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8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63854.9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光太阳能热的电站新型多级余热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具体包括中压缸、低压缸、供热凝汽器、太阳能集热器、蓄热罐、换热器、蒸汽引射器、热网第一加热器、热网第二加热器和水泵等,利用太阳能热产生的蒸汽去引射高背压机组汽轮机乏汽,充分利用了乏汽的相变热,通过多热源分级加热热网水,解决了传统供热方式中能量品位浪费和乏汽难以充分利用的问题,实现了能量梯级、高效利用,可提升电站的调峰能力,一定程度上实现热电解耦,是一种经济、节能的新型多级余热供热系统。

    一种聚光太阳能热的新型蒸汽引射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8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64416.4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光太阳能热的新型蒸汽引射系统及运行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热罐、换热器、蒸汽引射器等设备。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动力蒸汽的热源,通过蓄热罐调整传热工质流量的稳定性,并提供给水预热、相变、过热过程所需的热量,蒸汽引射器将动力蒸汽和低品位余热蒸汽混合,获得的混合蒸汽可用于采暖、工业用热、食品、干燥等多场合,本发明利用了低品位蒸汽余热和太阳能的热量,解决了低品位蒸汽余热难以利用的问题,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优点。

    一种热网低温回水超级冷热机组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73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98042.4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在能源利用领域需要大量使用换热过程,尤其是工业生产和民用供热供冷领域,而热量只能自发的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流体出口温度也需要高于冷流体入口温度,尤其是民用供热领域,需要将一次网热水出口温度降低到比二次网入口温度更低的水平以提升管网输送能力及降低供热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为了实现一次网热水出口温度降低到显著低于二次网入口温度的目的,该发明提出了一种热网低温回水超级冷热机组及其运行方法,采用温度势能转化为机械功方式实现反向换热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突破了一次网回水温度下限,从而显著的提升换热效率及降低供热成本。

    一种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1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373435.2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该系统由常规燃煤发电系统和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配合组成;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包括烟气低温热源加热器、低温热源加热器、高温热源加热器、蓄热热源、热网回水管道和热网供水管道;其中常规燃煤发电系统的中压缸排汽至低压缸进汽流量的调节阀与低压缸连接;中压缸排汽阀连接至高温热源加热器。热网供水的供热热源由烟气低温热源、蒸汽低温热源、蒸汽高温热源以及蓄热热源组成。本发明充分回收利用低品位余热能扩大供热能力,多热源耦合互补,解决机组深度调峰时热源不足的问题,实现电负荷的主动调节。

    一种新型低品位余热集中供热热网水温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331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15786.9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品位余热集中供热热网水温调节系统。热网水温调节系统包括汽轮机、热网水温调节装置、低温热源加热器和高温热源加热器。热网水温调节装置采用湿冷机组的双曲线形冷却塔作尖峰冷却塔,热网回水在热网水温调节装置内预冷后,依次进入低温热源加热器和高温热源加热器加热。其效果为:降低低温热源加热器入口水温,增强低温热源加热器内热网水和汽轮机乏汽间的热交换能力,充分吸收乏汽的汽化潜热,通过增设热网投切阀使尖峰冷却塔一塔两用,供热期调节热网回水温度,非供热期冷却循环水,有效解决热网回水温度较高时乏汽余热无法利用的难题;本发明适用于高背压余热供热湿冷热电联产机组。

    一种柔性超级热泵及其运行方法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6522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28404.X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超级热泵及其运行方法,采用创造性流程实现冷热交换并起到主动参与电网调峰的目的,将常规热泵技术的由冷热负荷决定耗电量的耦合关系变为在不影响冷热负荷前提下可以灵活的消纳电力,实现热泵在停止供电或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运行条件下仍能满足冷热需求,进而满足城市电网的电力调峰要求,最终将冷热负荷与电负荷之间的刚性关系变为柔性关系,并不借助其它系统或者装置的辅助。

    一种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1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73435.2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该系统由常规燃煤发电系统和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配合组成;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包括烟气低温热源加热器、低温热源加热器、高温热源加热器、蓄热热源、热网回水管道和热网供水管道;其中常规燃煤发电系统的中压缸排汽至低压缸进汽流量的调节阀与低压缸连接;中压缸排汽阀连接至高温热源加热器。热网供水的供热热源由烟气低温热源、蒸汽低温热源、蒸汽高温热源以及蓄热热源组成。本发明充分回收利用低品位余热能扩大供热能力,多热源耦合互补,解决机组深度调峰时热源不足的问题,实现电负荷的主动调节。

    一种吸收压缩式超级热泵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9724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24811.2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压缩式超级热泵,采用新型的流程并以五种运行方式满足空气大范围温度变化下的制热或制冷需求,其既可以实现单独制热或制冷,也可以满足同时制热制冷的特殊需求,该热泵的制热温度范围为50至150℃,制冷温度范围为-30℃至10℃,该热泵采用压气机对制冷剂蒸气的压缩比进行调节,以实现相同的空气温度下改变制热或制冷温度,相比现有技术显著的提升了热泵的制热和制冷工作温度范围,且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高压气体冷热水机组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36301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16545.8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气体冷热水机组,将大量工业场合未被利用的高压气体用作驱动能量同时制热和制冷将显著的降低制热和制冷的能耗并减少污染物排放。该机组可同时满足两种制热温度不同的制热需求,并采用变功装置、多级压气机和蒸发冷凝合一流程,相比现有制热或者制冷技术显著提升了性能系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