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吸附剂中回收重金属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785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513654.2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吸附剂中回收重金属汞的方法,压缩空气携带着吸附剂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在等离子体炉内等离子体能产生10000℃的高温,通过控制输入功率,可以改变炉内温度,在等离子体炉内的高温下,吸附剂中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零价汞、一价和二价汞再次释放出来;同时在等离子体放电下产生很多高能电子和离子,这些高能电子和离子会侵蚀吸附剂表面,使吸附的汞更易脱附;而且在空气气氛下,等离子体会产生氧化性极强的臭氧和氧原子,与气态汞一起通入水溶液中。二价汞可以直接溶于水溶液中,氧化性极强的臭氧和氧原子能将释放出来的单质汞和一价汞氧化成二价汞,并被水溶液吸收。通过处理之后,吸附剂中的汞被溶液吸收,可用于工业应用。

    控制烟气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大规模吸附剂改性耦合喷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1192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261836.7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烟气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的吸附剂大规模改性耦合喷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储料罐、给料器、进料装置、改性药剂罐、改性主机、旋风分离器、收集料斗、进料器、气固混合加速器、喷射管道及空气压缩机等。工作中吸附剂和药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改性主机中,发生反应并进行化学改性;改性后的吸附剂由进料器控制进入气固混合加速器;在气固混合加速器中吸附剂和气体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沿着输送管道喷入烟道中吸附脱除烟气中污染物。该系统适用于烟气中重金属(汞、砷、铅、镉、铬等)污染物及酸性气体如三氧化硫和氯化氢等污染物的脱除。本发明能够实现吸附剂现场大规模改性,具有连续性及封闭性的特点。

    可连续检测反应过程的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03470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61821.0

    申请日:2014-06-11

    Inventor: 张永生 刘钊 滕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仪器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连续检测反应过程的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检测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高温反应炉、原子化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池等;结构设计中,在原子化器前安装高温反应炉,炉内可放入煤、生物质或石油等固体液体样品,同时通入空气等反应气体;样品和反应气体在炉内反应,反应后气体产物经原子化器完全原子化后进入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池;检测器接收到光池内相应光源信号进行背景校正得到净吸光度,放大读谱后完成对烟气中待测元素的测量。该方法可以实时对煤、生物质和石油等热解、气化及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重金属浓度进行监测,从而了解反应过程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

    添加氧气辅助点燃低挥发份煤燃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642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280429.7

    申请日:2011-09-20

    Inventor: 付忠广 张永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点火系统范围,特别涉及一种添加氧气辅助点燃低挥发份煤燃烧的方法。首先采用现有的低挥发份补氧微油点火燃烧器,在壳体内设置有三级燃烧室,控制各点火室和导焰管均向第一级燃烧室轴向以60°的同一夹角倾斜;控制各补氧管均向第一级燃烧室轴向以75~80°的同一夹角倾斜;其次将富氧气流沿补氧管斜向进入一级燃烧室中后部,促进低挥发分煤粉的燃烧,增加了微油点火的煤种适应性,使油火焰稳定,并增加对一级燃烧室内煤粉气流扰动加热,优化燃烧;补氧管向一级燃烧室中后部补氧,加快燃烧速度,强化稳定了低挥发分煤种煤粉的燃烧,增加了微油点火的煤种适应性,满足燃用低挥发分煤种锅炉的小油量点火及低负荷稳燃的要求。

    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4129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052343.3

    申请日:2012-03-01

    Inventor: 张永生 张锴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实验炉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常规固体燃料滴管炉内插入两个或多个可以在炉内上下移动的进料通道,燃料进料通道通入的燃料量为炉膛总热负荷的10~30%,助燃剂进料通道通入的助燃剂量为炉膛总助燃剂量的10~30%;通道的出口设计为喷头结构,喷头为具有发散效果的多孔喷嘴,喷嘴喷射孔内径在0.5~3毫米;进料通道周围都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内通入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通过进料通道在炉内的上下自由移动和调节通道内的物质的量,控制调节炉内燃烧产物、污染物的生成量及浓度变化。

    一种节能的热泵与热电联产耦合供热系统及耦合供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9035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067390.5

    申请日:201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领域的一种节能的热泵与热电联产耦合供热系统及耦合供热方法。该系统由汽轮机、汽轮机凝汽设备、汽轮机循环冷却设备、蒸汽吸收式热泵、热网加热器、耦合器、换热站以及相应的管路和附属设备组成。该系统利用热泵和热电联产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热泵以电厂循环冷却水作为低温热源,利用汽轮机抽汽为驱动热源,将循环冷却水的热量提取出来,用以加热热网循环水;热泵出水和热网加热器出水经由耦合器进行水量和温度的分配和调整,实现全供热季供热温度和流量的合格。该方法取消尖峰加热器,减少占地和投资;能够保证热泵带基础热负荷,最大化提取余热量,增大供热能力,最大化热泵的经济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实现气体燃料低NOX稳定燃烧的实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6370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74598.6

    申请日:201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燃料燃烧实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气体燃料低NOX稳定燃烧的实验方法及装置。燃烧器的燃烧器出口端面上设置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单独燃烧单元;单独燃烧单元由中心的燃料喷嘴和环绕燃料喷嘴的倾斜布置的空气喷嘴组成。实验中,同时可在燃料中混入N2等稀释燃料,降低燃烧温度,实现低NOX的燃烧;倾斜布置的空气喷嘴由于具有切向速度,可以产生旋流气流,实现空气与气体燃料良好混合;通过不同燃料喷嘴通道的打开和堵塞,不同的燃烧单元可以单独运行或联合运行,从而调整燃烧器中整体火焰的燃烧强度;在喷嘴出口壁面上安置温度测点,实现温度在线测量;在燃烧室出口处设计烟气取样通道,实现尾部烟气的在线测量分析。

    实现高氢燃气轮机低NOx排放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34175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17256.5

    申请日:2008-07-28

    Inventor: 张永生 付忠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燃气轮机燃气燃烧技术范围,特别涉及一种实现高氢燃气轮机低NOx排放的方法和装置。具体是燃烧室具有从多个微孔喷出燃料的特点,在燃烧室头部或壁面的每个喷入燃烧室的燃料微孔周围都有空气通道和微孔一起形成微混合燃烧单元,每个燃料喷孔都有各自的掺混空气混合,在每个微混合燃烧单元中形成空气过量的空燃比,并完成燃烧。从而降低NOx的生成,达到NOx低排放和保护环境的效果。为了实现燃烧启动和稳定,在燃烧室出口头部中心设有单独的旋流喷嘴,用于点火启动和低负荷燃烧。

    一种空冷管束表面的弯月形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485089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1844688.1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冷管束表面的弯月形导流装置,包括底部的轴流风机和轴流风机上端的A型框架,轴流风机上方设有步道,A型框架上端设有支撑梁,A型框架的外侧两端均设有散热翅片管束,A型框架顶端设有蒸汽分配管。该电站直接空冷装置包括A形空间内对称焊接的共计16-20片弯月形导流叶片,并在A形通道深度方向的不同位置上对称布置,在沿着高度方向分4层布置。该装置通过在A型通道内部安装弯月形导流板,可重新组织空冷风机出口的流场,使得不规则的、有旋流的冷空气流经空冷单元时,在弯月形导流板引导下,尽可能地均匀流向翅片管束,从而使翅片管换热均匀,翅片管束的换热面积得到充分利用,空冷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机组背压降低,空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