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321097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544313.1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片式湿法脱硫零耗水系统,其包括:吸收塔、烟气除尘除雾冷却装置、换热器、除尘器冲洗水泵、溢流缓冲箱以及工艺水补水泵,烟气除尘除雾冷却装置设置在吸收塔的内侧顶部且与吸收塔的顶端出口连接,烟气除尘除雾冷却装置分别与溢流缓冲箱和换热器管路连接,溢流缓冲箱通过除尘器冲洗水泵与吸收塔管路连接。兼具除尘除雾以及烟气冷却功能,能达到高要求除尘除雾排放标准并同时实现烟气中的水回收。可通过控制冷却水量及水温,实现脱硫系统的零补水并实现烟气中水的回收利用,能在原脱硫塔上改装,不必新增节水冷凝换热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16273279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904795.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坑口发电分公司
IPC: C02F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及烟气水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烟气回收水pH值调节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碱液配制系统;碱液配制系统用于:配置第一预设量的预设碱浓度的碱溶液;控制系统用于:计算用于将烟气水回收系统的回收水罐中的回收水调节到预设pH值时所需的碱溶液的目标碱液量,控制碱液配制系统向回收水罐中加入目标碱液量的碱溶液。计算出用于将烟气水回收系统的回收水罐中的回收水调节到预设pH值时所需的碱溶液的目标碱液量后,将控制碱液配制系统向回收水罐中加入目标碱液量的已配置好的预设碱浓度的碱溶液,以达到自动将回收水罐中的回收水精准调节到预设pH值的目的,实现对烟气回收水的PH值的精准自动调节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5842443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2234676.5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干法脱硫脱硝的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等离子氧化装置、脱硝反应塔、浓缩塔、脱硫吸收塔、碳酸钠配液装置、多条烟气管道以及多条溶液管道;脱硝反应塔与所述等离子氧化装置和所述浓缩塔连通,浓缩塔与脱硫吸收塔连通;碳酸钠配液装置与浓缩塔和脱硫吸收塔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烟气的脱硝和脱硫处理,无需采用单独的设备分别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效率高,处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09835684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21579226.1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04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脱硫废水蒸发的烟气均布装置。所述脱硫废水蒸发的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气量调节挡板门,蒸发塔,旋风布气器,烟气导流板,整流格栅。所述气量调节挡板门连接在省煤器后端和空预器前端的烟气支管烟道上;所述蒸发塔作为烟气蒸发废水的主体设备,是烟气均布装置的承载体;所述旋风布气器连接在气量调节挡板门后端,固定在蒸发塔内;所述烟气导流板在旋风布气器的下端,整流格栅的上端,固定在蒸发塔内;所述整流格栅在烟气导流板的下端,固定在蒸发塔内。本实用新型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对雾化的脱硫废水在蒸发塔内进行蒸发,通过烟气均布装置,使气液能够充分地混合,尽可能地减少热耗,可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结晶盐及飞灰通过烟道进入电除尘。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较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9411996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579228.0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盐脱硫废水零排放的蒸发装置。所述的蒸发装置包括烟道风门,蒸发塔,双流体喷枪,喷嘴,仓泵。所述烟道风门连接在脱硝反应器后端的烟气管道上;所述蒸发塔进口连接在烟道风门后端,出口烟道连接在空预器后端管道;所述双流体喷枪连接在压缩空气储罐和废水输送泵的后端,固定在蒸发塔内;所述喷嘴连接在喷枪末端;所述仓泵在蒸发塔下端,与插板阀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对喷嘴雾化的脱硫废水在蒸发塔内进行蒸发,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结晶盐及飞灰通过烟道进入电除尘,结垢的灰块通过仓泵排到灰仓。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较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182653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21729236.4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12 , C02F1/16 , C02F9/10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盐脱硫废水零排放的蒸发装置。所述的蒸发装置包括烟道风门,蒸发塔,双流体喷枪,喷嘴,仓泵。所述烟道风门连接在脱硝反应器后端的烟气管道上;所述蒸发塔进口连接在烟道风门后端,出口烟道连接在空预器后端管道;所述双流体喷枪连接在压缩空气储罐和废水输送泵的后端,固定在蒸发塔内;所述喷嘴连接在喷枪末端;所述仓泵在蒸发塔下端,与插板阀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对喷嘴雾化的脱硫废水在蒸发塔内进行蒸发,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结晶盐及飞灰通过烟道进入电除尘,结垢的灰块通过仓泵排到灰仓。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较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0103167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0926893.7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种烟气热能储能系统,包括锅炉和烟气排放处理系统,锅炉的烟气出口连接烟气排放处理系统,蓄能系统包括氢氧化钙分解反应器、氧化钙料仓和水汽冷凝器,氢氧化钙分解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接烟气排放处理系统,氢氧化钙分解反应器的氧化钙出口连接氧化钙料仓,氢氧化钙分解反应器的蒸汽出口连接水汽冷凝器的入口;用能系统包括氧化钙水化反应器、氢氧化钙料仓和热能再循环设备,氧化钙料仓连接氧化钙水化反应器的氧化钙入口,氢氧化钙料仓连接氢氧化钙分解反应器的氢氧化钙入口,水汽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氧化钙水化反应器的加水口,热能再循环设备与氧化钙水化反应器换热。优点:实现锅炉中低温烟气的余热利用,同时实现锅炉烟气的蓄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663363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861205.3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填料负载亚硫铵的脱硫脱硝系统,包括填料反应塔、降温换热器、水洗塔、低温浓缩装置、浸渍再生装置和无氧干燥装置,填料反应塔内部装有负载亚硫铵晶体的填料,填料反应塔的气体出口连接降温换热器的进口,降温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水洗塔的进气口,水洗塔的浆液出口连接低温浓缩装置的进口,低温浓缩装置的出口连接浸渍再生装置,浸渍再生装置用于将填料浸没在内部并在表面负载亚硫铵,浸渍再生装置和无氧干燥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填料输送装置。优点:可以在无催化剂和低温条件下,实现SO2和NOx的同步脱除,同时采用亚硫铵物料反应后捕集再生工艺,减少了亚硫铵物料的料耗,整个处理过程没有废水处理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219462981U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20603227.X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收水系统,属于湿法脱硫技术领域。本烟气收水系统,包括烟气脱硫塔、烟气收水塔、用冷系统、蓄冷系统和制冷系统,烟气收水塔通过烟道与烟气脱硫塔的顶端出口连通,用冷系统、蓄冷系统和制冷系统依次连接,制冷系统用于为蓄冷系统提供冷源,用冷系统利用蓄冷系统的冷量用于收水。有益效果:可以实现烟气中水的冷却凝结,实现水的回收,同时实现冷量的蓄藏,利用昼夜温差或者峰谷电价的差,实现低成本制冷、收水成本较高时用冷的功能,循环水也可以与空气换热降温,也可以实现从净烟气中回收水,达到脱硫系统的零水耗,甚至还可以回收过量的工艺水为其他系统提供水源。
-
公开(公告)号:CN218435560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487744.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73/04 , C07C275/00 , C01B32/50 , C25B1/04 , C25B9/00 , C25B9/60 , C01C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节能减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烟气中二氧化碳和电解制氢耦合的碳减排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烟气中二氧化碳和电解制氢耦合的碳减排系统包括压缩机系统、二氧化碳液化提纯系统、低温空气分离系统、合成氨系统、电解制氢系统和尿素合成系统;所述二氧化碳液化提纯系统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系统、低温空气分离系统、电解制氢系统连接和尿素合成系统连接;所述合成氨系统分别与所述电解制氢系统、低温空气分离系统和尿素合成系统连接。优点:系统结构简单,不但降低碳排放,还充分利用新能源,带来相关经济、环余境效益。系统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