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4712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15267.X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宋宋 , 李德智 , 何胜 , 杨斌 , 马琎玠 , 阮文骏 , 孙鼎浩 , 梁欣怡 , 邵海雯 , 王鑫 , 高赐威 , 闫华光 , 潘明明 , 覃剑 , 韩凝晖 , 郭炳庆 , 石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电网频率响应的决策方法。该法包括:根据实时电价数据、电网频率数据、储能系统数据以及预设的电网频率响应判据,确定光储联合系统是否参与电网频率响应;当光储联合系统参与电网频率响应时,基于光伏发电机组数据和预设的储能动作判据,确定储能系统是否动作;根据光储联合系统是否参与电网频率响应以及储能系统是否动作,进行电网频率响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电价的激励和电网频率响应要求,对光储联合系统响应特性的分析更加准确,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4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95139.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能源网内光伏消纳方法和装置,先对微能源网内的空气源热泵进行聚类,然后基于聚类结果求解预先构建的光伏消纳模型,得到帕累托最优解集;最后确定空气源热泵最优调度策略,并进行光伏消纳,提高了微能源网内空气源热泵的利用率,光伏消纳量大,增加了可调度的空气源热泵数量。本发明保障用户制热需求与制热成本的同时,通过对不同参数的空气源热泵进行聚类,把对各个空气源热泵的调度转化为对空气源热泵聚类簇的调度,从而简化了调度算法难度,且减小了光伏发电高峰期微能源网内弃光现象,减少能源浪费,增大微能源网的调峰能力,能够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同时节约了能源和供暖成本,提高了供暖质量,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54925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04698.4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需求响应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方法和系统,包括:从预先设定的控件中选择满足仿真需求的控件,并基于仿真需求对所述控件进行配置,搭建仿真需求响应系统;基于仿真需求和搭建的仿真需求响应系统进行仿真推演;基于仿真推演结果对仿真需求的响应效果进行评估。该方法和系统通过搭建仿真需求响应系统,进行需求响应仿真推演并对推演结果进行评估,可实现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仿真以及供用电系统仿真。同时基于半实物仿真技术,可用实际设备或物理仿真设备在参与需求响应业务模拟实施过程中的响应效果,对仿真系统中相关方案、计划、策略等的可行性进一步校验。
-
公开(公告)号:CN10841134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46726.4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25C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3/20
Abstract: 一种消纳不稳定新能源的热平衡调节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铝电解槽(1)、阳极电流检测模块(3)、流量控制模块(4)、流量控制阀(5)、换热器(6)和输送管(7);阳极电流检测模块(3)设于铝电解槽(1)的阳极,用于将检测铝电解槽阳极电流信号,并将阳极电流信号传输至流量控制模块(4);流量控制模块(4)与阳极电流检测模块(3)连接,用于控制流量控制阀(5);流量控制阀(5)设于所述输送管(7),用于控制导热介质流量;输送管(7)与设有换流器(6)的铝电解槽(1)连接。本发明的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消纳不稳定新能源时实现对铝电解槽热平衡的调节,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炉帮形状,使铝电解槽在消纳不稳定新能源的同时也能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80728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02603.5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模块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方法,提取直流充电模块中的开关器件和电容,根据电模型获得直流充电模块整个电路的电路参数;分别根据热模型获得每个开关器件的结温,以及每个电容的核温;对开关器件和电容,分别建立寿命模型,计算每个开关器件和电容的B10寿命,并结合二参数韦伯分布得到每个开关器件和电容的可靠性;将所有开关器件和电容的可靠性相乘,得到直流充电模块的可靠性,从而获得直流充电模块的可靠性随时间变化的可靠性曲线;在可靠性曲线上找到纵坐标即可靠性为0.9的点,其横坐标即为直流充电模块的B10寿命。本发明得到直流充电模块整体的寿命和可靠性,为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设备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24423.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静 , 钱宇轩 , 杨佳 , 俞鑫 , 柴婷逸 , 谈诚 , 许一川 , 刘畅 , 覃剑 , 李德智 , 郭炳庆 , 李斌 , 刘畅 , 卜凡鹏 , 成岭 , 林晶怡 , 李昊 , 李文 , 严文博 , 黄云辉 , 熊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组合型神经网络的电推船舶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测的影响船舶电力负荷的参数;将待测的影响船舶电力负荷的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组合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中得到船舶负荷预测结果;将船舶负荷预测结果反归一化处理得到船舶负荷预测结果的实际值;其中,组合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是由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和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结合各自的权重构建的;本发明采用BP和RBF神经网络算法的预测结果加权求和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导致预测结果不可靠的问题,实现了误差小、预测结果更可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4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1810669837.3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调压控制方法,包括:执行设备和控制器;控制器采集执行设备的原始电气参数,并根据原始电气参数对执行设备进行一级调压控制,使微能源网的电压稳定,根据采集的调整电气参数对执行设备进行二级调压控制,使微能源网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本发明根据采集的微能源网电气参数,采用一级调压控制使微能源网的电压稳定,以及采用二级调压控制使微能源网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可以适应负荷变化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波动的特点,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无功容量,保证微能源网输出电能的高质量,支撑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95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99081.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F16/23 , G06F16/245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用户侧能源综合利用的数字孪生系统和方法,包括:用能系统信息感知单元、用能系统数据处理单元、用能设备/系统孪生体生成单元、数字孪生功能单元、用能设备/系统与孪生体互动单元。本发明能全面感知并采集用户侧能源相关参数信息,结合历史数据和数字孪生体模型,对用户多时间尺度的用能负荷需求进行预测,对用户侧能源生产设备/系统的装置容量配置、系统出力提出优化建议,并反馈至用能设备/系统对其进行控制,实现数字孪生体和用能设备/系统的互动,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绿色的生产生活用能建议,促进区域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有效利用,降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88566.7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供暖负荷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用户当前时刻前一段时间内的电供暖负荷数据和居民用电影响因素数据;将电供暖负荷数据和居民用电影响因素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灰色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得到未来时刻用户的电供暖负荷预测值;其中,灰色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基于居民用电影响因素的负荷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电供暖负荷预测值对电供暖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中将电供暖负荷数据和居民用电影响因素数据输入灰色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进行负荷预测,将现有模型中所忽略的居民用电影响因素再提取出来,并加上原本的灰色预测结果,使预测更加贴近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791200.8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数据安全共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电力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通过电力数据上链保存共享,根据电力数据的私密性,使数据具有公开透明和可追溯性,即能节点对数据的访问真实可靠,还能保证所有区域间的数据共享范围公开可控,以此保证电力数据的共享安全性,实现大范围链间的业务交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