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4828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36763.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41/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补剂,由磷酸和磷酸盐中的一种、固化剂和纳米陶瓷粉组成。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碳基复合材料表面修补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修补剂以磷酸或磷酸盐为基体、氧化铜作为固化剂、陶瓷粉体作为填料;在高温服役环境下,修补剂内部的氧化物会与碳基扩散出来的碳原子反应生成碳化物陶瓷,进一步提高了碳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和粘结性;修补剂可在加入固化剂后常温下固化,大大降低了对设备的依赖性,对于碳基复合材料大尺寸异型件表面的简单修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690661.1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3C8/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r基合金表面梯度ZrC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Zr基合金嵌入具有盲孔的石墨基体的盲孔中,然后进行烧结,得到Zr基合金表面梯度ZrC涂层。本发明采用微压内嵌法,通过石墨基体的纵向盲孔结合常压烧结扩散法使得C扩散进入Zr基合金棒进行原位反应生成ZrC,梯度ZrC涂层均匀包覆Zr基合金表面。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形成的不同成分的梯度ZrC涂层每一层均匀分布,结合良好,无明显裂纹,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特别是高温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化了工艺过程,操作简单无污染,条件可控,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Zr基合金表面梯度ZrC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2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31522.X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4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f/SiC复合材料表面抗辐照抗空气氧化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涂层包括依次在SiCf/SiC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的内涂层和外涂层,所述内涂层的主要成分为MoSi2、Si和Cr且含有C元素,所述外涂层为高纯β‑SiC。通过刷涂+一次CVD工艺制得。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涂层:一方面,外涂层充分渗入内涂层,涂层组织均匀致密,与SiCf/SiC复合材料结合良好;另一方面,复合涂层的抗氧化、抗热震性能和抗辐照性能优异,所得含复合涂层的SiCf/SiC复合材料,在1400℃氧化10h后强度保留率大于92.20%,在1400℃至室温热循环30次后的强度与原始SiCf/SiC复合材料相比提高了12.23%以上,在离子能量为6MeV的Si2+辐照后强度保留率为84.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97592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0851967.9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66 , C04B35/83 , C04B35/80 , C04B35/565 , C04B35/56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Z‑pins金属棒增强碳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经预处理的金属粉末填充至碳陶复合材料的纵向盲孔中,压制成型,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烧结,即获得类Z‑pins金属棒碳陶复合材料;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已成型的碳碳预制体或碳陶复合材料的厚度方向中预制盲孔,然后在盲孔中充填金属或合金粉末后烧结获得类Z‑pins结构增强碳陶复合材料,一方面,所形成的类Z‑pins结构中的金属在高温环境下,会优先于陶瓷基体的氧化,并达到优良的裂纹、孔洞等缺陷的自愈合效果,延长试样的高温服役时间及提高其高温服役性能;另一方面所述类Z‑pins的机械侨联和拔出,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提高基体的抗层间开裂性能,提升碳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0377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286080.4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127/12 , C09D167/08 , C09D5/08 , C09D5/10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水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基于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水性防腐涂料包括:水性树脂乳液20‑60份、改性石墨烯10‑30份和改性碳纳米管5‑25份;改性石墨烯或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与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混合,分散后用水稀释,过滤得固体物;将固体物与水混合得混合物,加入表面活性剂,分散后过滤得不溶物,将不溶物与水混合,分散即可。制备方法:将水性树脂乳液、改性石墨烯和改性碳纳米管混合,然后研磨即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水性防腐涂料,能够形成致密的复合结构,极大的提高了涂层的附着力和机械强度,进而提高涂料的耐腐蚀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9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29629.5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温敏隔膜由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基体层和嫁接在所述基体层上的聚合物层,所述基体层为氧化石墨烯(GO),所述聚合物层为聚磺基甜菜碱。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GO经羟基化处理得到GO-OH;GO-OH表面引入有机Br基团;将聚磺基甜菜碱共价接枝于GO表面,得到复合材料;将所述复合材料分散后通过真空抽滤将复合材料制成复合薄膜。本发明方案通过将温敏聚合物聚磺基甜菜碱集成到隔膜,以制备温度响应型智能隔膜,利用聚磺基甜菜碱温度响应行为,实现不同温度下隔膜对锂离子传输的可逆控制,及时感知并抑制放热副反应与热失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49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72628.6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碳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复合陶瓷摩擦组元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摩擦材料由下述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铜粉55%~65%,铁粉12%~18%,二硫化钼粉1%~3%,颗粒石墨粉6%~10%,鳞片石墨粉4%~8%,金属碳化物粉2%~5%,金属氧化物粉2%~5%。所述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通过配料、混料、压制和烧结制备而成。所述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采用金属碳化物和金属氧化物作为复合陶瓷摩擦组元,充分利用金属碳化物和金属氧化物作为摩擦组元的优势互补,通过两种摩擦组元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综合摩擦磨损性能,同时保证材料的耐磨性、高温稳定性、高摩擦系数及摩擦系数稳定性等各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09921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1558921.4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3C14/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系统的磁力控制装置及真空设备,涉及真空控制系统的技术领域。真空系统的磁力控制装置包括罩体、样品支撑磁吸组件和第一磁吸组件;罩体安装在电控柜的上端;样品支撑磁吸组件设置在罩体内部,样品支撑磁吸组件上用于放置样品;第一磁吸组件套设在罩体外部,第一磁吸组件与样品支撑磁吸组件相吸附,第一磁吸组件带动样品支撑磁吸组件旋转。解决了样品的旋转需要通过连杆进入真空罩体内,影响罩体内真空度、样品表面材料沉积的问题。本发明的样品支撑磁吸组件设置在罩体内,第一磁吸组件设在罩体外,第一磁吸组件对样品支撑磁吸组件的位置固定,完成样品旋转,确保样品表面材料沉积的纯度和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30968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10101714.5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界面层改性C/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炭纤维/基体碳界面改性C/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界面层改性C/C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含B石墨层、SiC层、热解碳层,所述含B石墨层包覆于碳纤维上,所述SiC层位于含B石墨层与热解碳层之间,且包覆于含B石墨层上,所述热解碳层包覆于SiC层上,所述热解碳层含有石墨。其制备方法为:将炭纤维浸渍硼酸后进行首次石墨化处理,然后再包覆纳米碳化硅纤维,接着进行CVI增密,最后在进行一次石墨化处理。本发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控,所得产品性能优良,特别适用于摩擦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84253.5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硅碳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将硅基材料和碳基材料混合均匀得到前驱体;使前驱体处于流化态并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硅碳基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振动流化气相沉积系统对硅碳基材料进行碳涂层构筑,首先使材料颗粒达到流化状态,悬浮于气相中,然后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材料颗粒表面进行360°均匀包覆碳层,达到包覆的碳层均匀致密,一致性好的目的。该硅碳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表现出优异的电导特性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