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色全息波导光栅制备过程中曝光参数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130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361800.1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全息波导光栅制备过程中曝光参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K矢量圆分析法、体光栅布拉格衍射效应和菲涅尔定律,结合制备波导光栅的光栅周期、光栅倾角、记录光波长和光敏材料感光特性,得到参考光和物光的曝光角度、曝光时间等实验参数。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调整单一波长的记录光曝光角度,制备不同再现波长响应的全息波导光栅,实现单波长激光记录彩色全息波导光栅的效果。

    一种窄带超表面器件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10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17638.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带超表面器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凹槽天线超表面层、缓冲介质层、可调介质层组和基底层,可调介质层组包括可调介质层和设于其上下表面的透明电极层;凹槽天线超表面层包括凹槽天线超表面结构,该结构包括呈周期分布的超表面天线单元,超表面天线单元中设有凹槽,使超表面天线单元的开口率大于0.7;缓冲介质层和基底层的折射率均低于可调介质层的折射率。本发明器件的反射率曲线具有极窄的带宽,反射峰半高宽在2nm以内,同时该结构中可调介质层的变化可以改变反射率曲线的共振波长,使其在可见光范围或更大范围内变化,并保持超高的效率与极窄的带宽,可应用于光谱探测与光谱检查等领域。

    基于ZEMAX的任意形状光栅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6331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091072.7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宇宁 刘皓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EMAX的任意形状光栅仿真系统,包括动态链接库(DLL)接口、计算模块、加速方法、数据库模块、查找模块以及插值模块,所述动态链接库接口用于将算法嵌入光学仿真软件ZEMAX,使ZMEAX能够调用自定义的光栅模型;所述理论模型采用三维严格耦合波分析(RCWA),用于计算给定参数下任意形状光栅的衍射特性;所述加速方法采用GPU加速原理,运用GPU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实现RCWA的快速运算,达到初步加速优化算法的目的;所述数据库模块由多个记录组成,每个记录由衍射参数集标记,记录了给定参数下的衍射特性;所述查找模块采用散列表方法,用于快速查找给定参数对应的记录,实现仿真算法的进一步加速;所述插值模块用于计算非记录参数的衍射特性。该模型能够快速计算给定参数下光栅的衍射特性,并能够应用于ZEMAX实现光线追迹成像仿真。

    一种背光分区颜色去饱和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8737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0811195.1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分区颜色去饱和优化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LPD算法基础上,在确保图像不失真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优化算法进一步缩小区域图像的色域。具体步骤包括:对输入图像根据背光单元个数进行分区,基于每个分区的区域图像的内容,得到LPD算法下的颜色去饱和后的色域范围,以斜率逼近法在该色域范围内确定包含当前区域图像所有像素坐标的范围,得到新的更小的色域范围。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区域图像的颜色饱和度并且更好地抑制色分离效应,有利于时序彩色显示的可实现性,对背光分区等硬件要求也更低,同时也保持了提高图像画质的优点。

    一种近眼双目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1536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413451.1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眼双目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显示器(1)、准直透镜(2)、波导(4)、输入端全息光栅(3)、左输出端全息光栅(5)和输出端全息光栅(6);所述微显示器(1)位于波导(4)的下表面的下方,所述输入端全息光栅(3)位于波导(4)内部或表面,左输出端全息光栅(5)和输出端全息光栅(6)位于波导(4)的内部或表面;准直透镜(2)位于微显示器(1)和波导(4)之间或位于波导(4)下表面。该全息光栅波导结构能够将微显示器件投射出的原始光束均匀分成两束光束,分别通过两片输出端全息光栅衍射进入左右眼,从而实现双目显示。

    一种基于偏振体全息光栅的二维扩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711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06546.4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体全息光栅的二维扩瞳方法,利用波导传输过程中出瞳的复制与扩展,突破FOV与出瞳大小受到拉格朗日不变式的限制。利用偏振体全息光栅可以将出瞳大小和视场范围这两个参数相互独立,便于设计和优化。在一维扩瞳的基础上只需增加偏振体全息光栅作为耦合转向元件,起到对波导内传输光线的一维扩瞳和平面转向作用,便可得到更大的出瞳范围;利用合适的波导入曈大小以及传播角度配合波导厚度,可以实现出瞳光束之间的连续。同时,通过叠加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偏振体全息光栅,使光波导可以实现彩色传输,从而提高了光波导器件在二维平面上的模式下的色彩表现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