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9912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02505.7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8J7/04 , C09D175/04 , B05D1/02
Abstract: 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海绵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具有pH响应性的海绵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pH响应性一般只在二维材料上有所应用,而利用pH响应性无法实现三维材料在水下对于油品的可控释放的问题。方法:一、制备单组份聚氨酯溶液;二、制备无机粒子分散液;三、喷涂单组份聚氨酯溶液;四、喷涂无机粒子分散液;五、喷金;六、巯基修饰,即完成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海绵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具有pH响应性的海绵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194907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01341.6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D17/022
Abstract: 一种具有pH响应性油水分离铜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铜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环境响应性材料存在成本昂贵、工艺复杂,不利于工业生产,强度差,对环境不友好,对人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的问题。方法:一、制备单组份聚氨酯溶液;二、制备无机粒子分散液;三、喷涂单组份聚氨酯溶液;四、喷涂无机粒子分散液;五、制备聚多巴胺包覆的铜网;六、制备巯基化合物修饰的铜网;七、浸泡,即完成一种具有pH响应性油水分离铜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具有pH响应性油水分离铜网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80128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60829.2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油水分离用棉花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表面改性、吸附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用棉花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如下:将棉花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无水乙醇洗,干燥;将氧化锌分散于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再将棉花浸入到该混合液中,取出棉花,干燥,得到油水分离用棉花。本发明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工艺简单,制备的棉花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的性质,水滴在棉花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油滴在棉花表面的接触角为0°,可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能够选择性吸附油,将油从水面上分离出来。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油水分离棉花吸油后,可通过挤压法将油挤出,可多次循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59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216414.3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D06M11/79 , D06M13/513 , B01D17/022 , D06M101/06
Abstract: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棉花的制备方法,它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在的进行油水分离的吸附物制备技术要求高、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一、配制SiO2前驱体溶液;二、配制OTS改性液;三、棉花浸于NaOH水溶液中,加盖煮沸后小火煮后冷却,冲洗;四、然后浸于SiO2前驱体溶液中,用无水乙醇冲洗干净后在室温条件下干燥;五、再浸于OTS改性液中,在60℃条件下改性2~5小时,用无水乙醇冲洗干净,室温下干燥,得到超疏水/超亲油的棉花。每克超疏水/超亲油棉花材料可吸收有机物10~40克,且可以循环反复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小,无需复杂的专用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74109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60842.8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B01D17/022 , C02F1/40 , C02F1/28
Abstract: 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吸附新材料技术研究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疏水秸秆吸油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如下:一、用粉碎机将秸秆处理成粉末状,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蒸馏水洗涤,烘干备用;二、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步骤一获得的秸秆粉末浸泡于二氧化硅、无水乙醇和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溶液中,置于烘箱中一段时间,将秸秆取出,用无水乙醇洗,最后经干燥,得到超疏水秸秆吸油剂。本发明采用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作为原材料,变废为宝,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制备的超疏水秸秆具有高的吸附容量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可作为高效吸油剂用于水面溢油的吸附。由于超疏水秸秆吸油剂密度相对较低,方便运输,吸油后的秸秆仍然浮于水面,易于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54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188503.1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D06M11/44 , D06M15/55 , D06M13/513 , D06M101/06
Abstract: 阻燃/超疏水性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将棉织物清洗干净并干燥;二、将纳米氧化锌颗粒,以乙醇为溶剂,利用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进行氨基化;三、配置含有环氧树脂的丙酮溶液,将干净的棉织物浸入其中环氧化;四、将环氧化的棉织物浸于步骤二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取出置于清洁的表面皿中,室温干燥;五、配置疏水性改性液,并将步骤四得到的棉织物浸入其中改性,甲醇漂洗,干燥,得到阻燃/超疏水性棉织物。本发明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周期短,能耗小,无需复杂的专用设备,更不存在繁多的后续问题,未来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52945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05914.1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耐磨损的超疏水滤纸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滤纸用乙醇超声清洗;二、将滤纸浸泡于环氧树脂溶液中;三、将环氧化的滤纸浸泡于聚乙烯亚胺溶液中;四、将粘附一层聚乙烯亚胺聚合物的滤纸浸泡于分散有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的亚微级二氧化硅水溶液中;五、重复操作步骤三到四;最后,将滤纸浸泡在硬脂酸疏水改性液中,干燥后得到了耐磨损的超疏水滤纸。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周期短,能耗小,无需复杂的专用设备,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52912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05923.0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D06M15/55 , D06M15/61 , D06M11/79 , D06M13/188 , B01D17/022 , D06M101/06
Abstract: 耐洗涤的超疏水棉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耐洗涤超疏水棉布是将棉布清洗后依次浸泡于环氧树脂的丙酮溶液、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环氧化的二氧化硅水溶液及硬脂酸的正己烷溶液中处理后制得的。方法如下:一、清洗棉布;二、然后浸泡于环氧树脂溶液中;三、再浸泡于聚乙烯亚胺溶液中;四、再浸泡于分散有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的亚微级二氧化硅水溶液中;五、重复操作步骤三到四;最后浸泡在硬脂酸疏水改性液中,干燥即可。耐洗涤的超疏水棉布用于油水分离。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小,无需复杂的专用设备,所制备的超疏水棉布耐洗涤,并且能快速分离油水混合物,可应用于工业油水分离处理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6653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88502.7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D21H19/22
Abstract: 阻燃性油水分离滤纸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将氢氧化钠水溶液与锌盐的水溶液混合,磁力搅拌或者水浴超声,水洗,离心,干燥;二、将得到的氧化锌颗粒,利用硬脂酸进行疏水改性,醇洗,干燥;三、配置聚苯乙烯的四氢呋喃溶液,将疏水氧化锌颗粒均匀分散其中;四、方法1:将滤纸浸于上述混合溶液中,取出置于清洁的表面皿中,室温干燥;方法2:将滤纸平铺于清洁的表面皿中,吸取一定上述混合溶液均匀涂于滤纸表面,室温干燥,即得到油水分离布料。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周期短,能耗小,无需复杂的专用设备,更不存在繁多的后续问题,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6087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63808.2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D06M15/233 , D06M11/44 , D06M13/188
Abstract: 油水分离布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将布料清洗干净并干燥;二、将氢氧化钠和六水合硝酸锌颗粒先后加入水中,磁力搅拌,水洗,离心,干燥;三、将该法得到的氧化锌颗粒,利用硬脂酸进行疏水改性,醇洗,干燥;四、配置聚苯乙烯的四氢呋喃溶液,将疏水氧化锌颗粒均匀分散其中;五、方法1:将布料浸于上述混合溶液中,取出置于清洁的表面皿中,室温干燥;方法2:将布料平铺于清洁的表面皿中,吸取一定上述混合溶液均匀涂于布料表面,室温干燥,即得到油水分离布料。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周期短,能耗小,无需复杂的专用设备,更不存在繁多的后续问题,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