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钌铟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3990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008717.X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钌铟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以含氮活性炭材料为载体,载体上负载0.1~3wt%的钌以及0.1~3wt%的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在反应过程中因大规模积碳导致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从克服钌金属本身路易斯强酸性的角度去设计催化剂,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反应过程中因大规模积碳导致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一种高原地区污水净化方法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02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44795.4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地区污水净化方法,包括将待处理污水依次进行电絮凝处理、电化学氧化处理和膜过滤处理的步骤;电絮凝处理单元包括絮凝处理池以及设置于絮凝处理池中作为阴极的石墨烯膜电极和阳极构成;电化学氧化单元包括氧化处理池以及设置于氧化处理池中作为阳极的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和阴极构成;将膜过滤处理单元中分离的浓水作为电解质送回电絮凝处理单元和电化学氧化处理单元。本专利针对高原地区生活污水净化需求,利用电絮凝、电化学氧化和膜过滤进行协同净化,处理工艺流程短,不需要对进水进行预热,不会发生低温损坏,也不需要额外补充电解质,具有污水净化效果好、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点,有效解决了高原地区生活污水净化难题。

    一种利用氮氧化物促进氨燃料低温引燃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33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55476.3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氮氧化物促进氨燃料低温引燃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料单元、氨燃烧单元、烟气催化氧化单元和吸附再生单元,吸附再生单元的输出端还与氨燃烧单元相连。氨燃料由储料单元输送至氨燃烧单元中,氨燃料混合氧源和促进剂进行燃烧,燃烧生成的烟气进入烟气催化氧化单元处理为循环气,部分循环气作为促进剂返回氨燃烧单元,剩余部分循环气经过吸附再生单元提浓后作为促进剂返回氨燃烧单元,所述促进剂为NO/NO2混合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解决氨燃料燃烧点火困难、火焰传播速度低且伴有NOx排放等问题,降低氨起燃温度,提高火焰传播速度,从而使氨燃料的综合利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种低温还原石膏回收硫和钙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71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05136.X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还原石膏回收硫和钙的系统,包括低温还原单元、交互反应单元、催化还原单元、凝硫单元和后处理工艺;石膏、还原剂与促进剂于低温还原单元中发生反应,生成的硫化钙输入交互反应单元,产生的尾气输入后处理工艺进行焚烧和净化;硫化钙与石膏于交互反应单元中发生反应,生成的氧化钙排出系统,生成的硫磺蒸汽大部分输入凝硫单元,剩余部分输入催化还原单元;输入凝硫单元的硫磺蒸汽经液化后排出系统,剩余不凝气体返回低温还原单元;输入催化还原单元的硫磺蒸汽与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的硫化物气体作为促进剂返回低温还原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一种适用于多种还原剂的低温还原硫酸钙的工艺。

    一种基于烟气半干法脱硫的移动床脱硫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3391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250960.3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烟气半干法脱硫的移动床脱硫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移动床吸附装置(2),用于对烟气中的SO2进行吸收;颗粒脱硫剂循环回路,用于持续向移动床吸附装置(2)提供颗粒脱硫剂(4);脱硫浆液供给装置,用于向移动床吸附装置(2)提供脱硫浆液;所述的移动床吸附装置(2)一端开设有烟气入口(1),另一端设有烟气出口(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将湿法与半干法脱硫工艺进行有效结合,提高烟气的脱硫效率,又减少脱硫废水的生成,且对烟气温度的降低较少,为后续烟气低温脱硝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等优点。

    利用液化天然气与液氨燃料耦合构建零碳清洁能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63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23684.0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综合利用及零碳环保领域,提出一种利用液化天然气与液氨燃料耦合构建零碳清洁能源系统,利用LNG气化后的天然气与NH3混合作为燃料,可明显改善燃料燃烧条件,并大幅减少CO2排放。同时,借助LNG所富含的冷量对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分离,并用于提升燃烧供氧空气中的氧浓度,实现LNG/NH3富氧循环燃烧,提升排放烟气中CO2浓度,降低燃烧过程中NOx的产生,并利用NH3‑SCR系统实现外排烟气中NOx近零排放。此外,还可将烟气中CO2进行吸收生成碳酸氢铵,作为产品外售或将其分解再生,再生的CO2可利用部分LNG的冷量制成干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实现低碳和低污染物排放,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熄焦余热进行高温化学储能转化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7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1260978.0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熄焦余热进行高温化学储能转化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为双筒回转窑,包括外筒(1)和内筒(2),内筒(2)为化学储能反应区,其尾部设有外加碳源及金属氧化物进口(21),头部设有热解煤气出口(22)和焦粉出口(23),外筒(1)和内筒(2)之间的环隙为热焦冷却区。利用双筒回转窑,采用高炉煤气或氮气作为干熄焦载气对热焦进行降温冷却,并通过外加碳源与金属氧化物为吸热反应介质,将高温热焦的热能转化为化学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热焦能量的高效回收利用;同时将外加碳源与焦炭完全隔离,二者间接接触互不影响品质及特性,产物可分别回收。

    一种抑制烟气三氧化硫产生且协同脱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0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892970.2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烟气三氧化硫产生且协同脱汞的方法,在高于三氧化硫露点温度的工艺段,通过添加硫基复配剂对烟气中飞灰、粉尘颗粒进行表面硫化,并且硫化后的飞灰、粉尘在进入下游低温烟气协同吸附烟气中零价汞,最终通过除尘装置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从源头上抑制三氧化硫的产生,其二氧化硫转化率可降低至约2%,从而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具有环境友好,无次生污染产生等优点,尤其适合于抑制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中高二氧化硫烟气向三氧化硫转化。

    一种低碳还原炼铅耦合碳富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24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9346.8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铅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低碳还原炼铅耦合碳富集的方法,包括富氧熔炼段、预还原段、深度还原段和烟化炉段,预还原段中采用的还原剂为金属硫化物或金属硫化物和硫磺的混合物;预还原段中生成的二氧化硫经还原和水解得到的硫化氢混合气与烟化炉段得到的金属氧化物经硫酸酸浸得到的金属硫酸盐反应,固体产物作为预还原段的还原剂进入预还原段,残余气体富集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硫化锌代替粉煤作为氧化铅的还原剂,可显著降低还原炉中对含碳燃料的直接消耗,极大减少了低浓度CO2的排放。人工制备的金属硫化物比天然硫化矿具有更好的还原活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纯度。循环中可以富集二氧化碳,从而达到低碳炼铅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