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5358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16232.0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0004 , A61K9/0056 , A61K9/7007 , B29C47/0021 , B29C55/00 , B29K2001/00 , B29K2023/06 , B29K2031/00 , B29K2033/08 , B29K2105/0035 , B29K2995/005 , B29K2995/0051 , B29K2995/0062 , B29L2007/008 , B32B27/08 , B32B27/18 , B32B27/28 , B32B27/285 , B32B27/30 , B32B27/306 , B32B27/308 , B32B37/153 , B32B2038/0028 , B32B2250/24 , B32B2270/00 , B32B2307/7166 , B32B2307/732 , B32B2535/00 , C08J5/18 , C08J2301/28 , C08J2371/02
Abstract: 熔体挤出的膜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共混a)水溶性聚合物、b)活性成分、和c)任选的添加剂,和使共混物经受熔体挤出以制备挤出的熔体,以1.5至20的预拉伸比拉伸所述挤出的熔体形成厚度为至少0.04mm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838414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136266.0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25/06 , C08L27/18 , C08L77/00 , C08L67/02 , C08K9/04 , C08K9/10 , C08K3/36 , C08K3/26 , C08F292/00 , B29C5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纳米无机粒子/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取向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辐射化学接枝改性纳米无机粒子,再将改性后的纳米粒子与热塑性聚合物熔融共混、压制,在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之间的温度下,以恒定的速度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冷却结晶得到取向纳米无机粒子/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可以促进纳米无机粒子在热塑性聚合物中的分散,使纳米粒子三维有序排列,充分发挥了纳米无机粒子对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增强效果,解决了纳米无机粒子难以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得的取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均有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1859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810068416.1
申请日:2008-07-02
Applicant: 李新忠
Inventor: 李新忠
Abstract: 一种塑料扁丝牵引定型装置,包括支座体、若干根牵引辊、驱动牵引辊的电机,每根牵引辊包括辊筒和芯轴;每根芯轴的一端位于支座体内部而另一端伸出支座体侧面,各辊筒安装在支座体的一侧,所述各芯轴与支座体固定连接,各辊筒利用至少两轴承可转动地装配在对应芯轴上;每根辊筒在靠近支座体的一端还一体连接有皮带轮圈;电机连接有主皮带轮,主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驱动各辊筒的皮带轮圈。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容易,轴承受力小,对安装节点的制作精密度和材质要求较低,运转过程中偏心误差不会被累积、放大,辊筒运转过程晃动幅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71431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208852.9
申请日:2005-10-05
Applicant: 特里奥凡德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3/22 , B29C49/0005 , B29C49/04 , B29C49/2408 , B29C51/04 , B29C51/08 , B29C51/10 , B29C51/165 , B29C55/005 , B29C2049/2412 , B29C2791/006 , B29C2791/007 , B29K2023/0641 , B29K2023/12 , B29K2025/00 , B29K2105/04 , B29L2031/744 , B32B1/02 , B32B5/18 , B32B27/065 , B32B27/18 , B32B27/32 , B32B2264/10 , B32B2266/025 , B32B2266/06 , B32B2274/00 , B32B2307/4023 , B32B2307/518 , B32B2307/738 , B32B2307/75 , B32B2439/62 , B32B2439/70 , B32B2519/00 , B65D25/205 , C08K5/0083 , C08K5/098 , C08K5/20 , G09F3/02 , Y10T428/1376 , Y10T428/233 , Y10T428/249921 , Y10T428/249978 , Y10T428/249979 , Y10T428/249986 , C08L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深拉法的标签膜,以及具有微孔层的双轴取向薄膜用于在深拉过程中将容器贴标签的用途,该微孔层包含丙烯聚合物和至少一种β-成核剂且其微孔性是通过在薄膜拉伸过程中β-结晶聚丙烯的转化而产生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844400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10176906.0
申请日:2010-05-20
Applicant: 瑞安市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IPC: B29C5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伸头的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丝杆(9)、丝母(5)和支架(10),所述伺服电机(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2)与所述丝杆(9)连接,所述丝母(5)螺套于所述丝杆(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上具有滑槽(13),所述丝母(5)上设有导向轴承(7),所述导向轴承(7)置于所述滑槽(13)内,所述丝母(5)上连接有导柱(8),所述导柱(8)连接拉伸接头(12)。该机构最大的优点是导向轴承在滑槽的约束下上下滑动,利用滚动摩擦原理,提高的机构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76928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047740.7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河南义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同时还公开了该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以聚烯烃树脂、添加剂、抗氧化剂和阻燃剂为原料,采用拉伸-回缩-热定型方法制得,该锂离子电池隔膜中添加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1~20%,抗氧化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1~1%,阻燃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1~1%,余量为聚烯烃树脂。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隔膜孔隙率为35%~80%,孔径为0.01~0.1μm,纵、横向拉伸强度80~250Mpa,90℃下收缩率<2%,厚度为15~60μm,具有孔径分布均匀,纵、横向机械强度高,高温收缩率低、热稳定性能良好等优点,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适宜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43880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80010889.1
申请日:2010-03-02
Applicant: 伊欧维新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5/005 , B29C55/30 , B29K2023/065 , B29K2105/04 , B29K2105/16
Abstract: 在1.2米/分钟以上的拉伸速率下使用张力固态拉伸聚合物坯料以制造取向的和空穴化的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坯料中全部聚合物的至少50%是聚乙烯聚合物连续相,所述聚乙烯聚合物具有0.941-0.959克/立方厘米的密度和110,000克/摩尔以上的重均分子量,所述聚合物组合物的截面尺寸全部超过2毫米。
-
公开(公告)号:CN101570051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910086144.2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了蜘蛛网结构的塑料光纤的制备模具和方法,其中所述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其中所述模芯包括模芯后端和模芯前端;模芯后端与机头分流锥相接,模芯前端由多层扇形微管组成,扇形微管从模芯的中轴线到边缘逐步变大,扇形微管不交叉间隙为多层同心圆,交叉间隙呈米字形;模芯前端与模芯后端通过各扇形微管导通。在挤出生产时,恒压空气或氮气直接从分流锥中间导入模芯后端,然后由模芯后端导入至各扇形微管,最后由各个扇形微管导出;塑料从模芯外表面与模套之间以一定的压力挤出,直接灌注模芯前端各扇形微管间的间隙。本发明以一种简洁合理的方法首次实现了蜘蛛网结构,保证了蜘蛛网结构的完整。
-
公开(公告)号:CN102333639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980157460.2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目迅IP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5/143 , B29C47/0026 , B29C47/009 , B29C47/043 , B29C47/065 , B29C2791/007 , B29K2067/00 , B29K2105/0026 , G02B27/2292 , Y10T428/12431 , Y10T428/24612 , Y10T428/31946
Abstract: 一种产生佩珀尔幻象错觉的方法,包括使用由高分子复合材料形成的放射性半透明薄片,该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阻燃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220175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10057146.4
申请日:2008-01-30
IPC: C08L3/04 , C08L67/04 , B29C69/02 , B29C47/38 , B29C47/66 , B29C47/92 , B29C47/12 , B29C55/00 , A01G13/02 , B65D6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92 , B29C2947/92704 , B29C2947/92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性淀粉/乳酸寡聚体反应性共混全生物分解塑料,变性淀粉/乳酸寡聚体反应性共混全生物分解塑料,包括以塑料母粒为原料和助剂,塑料母粒的质量组成:变性淀粉2-50份,乳酸寡聚体2-70份;选择一步法合成的乳酸寡聚体,与成本低廉的变性淀粉,通过固相缩合方法,再连续共挤出,辅以单轴或双轴热拉伸增强,从而制得了性能特征硬而韧且价格低廉的全生物分解塑料。其实际生产成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均优于现有相关全生物分解塑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全生物分解塑料可应用于开发高科技产业电子产品绿色耗材、一次性包装材料与酒店用品、农用地膜等,从而实现高科技产业绿色化,缓解白色污染,节约紧缺的石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