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增减材复合五轴机械加工成型设备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3820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95787.3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增减材复合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增减材复合五轴机械加工成型设备及加工方法。所述成型设备包括成型装置、光路切换装置、脉冲激光光源,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成型舱,所述成型仓内分别设有机械加工装置、铺粉装置、粉缸、成型缸、粉末收集装置、链式刀库、升降装置,所述成型舱的外壁设有在线监测装置;还包括扫描振镜装置、扩束装置,所述在线监测装置、扫描振镜装置、扩束装置依次连接。本发明极大地提升了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以及内腔表面加工效果,能高效的一次成型加工制造出具有高要求的复杂螺纹、流道和内腔等结构的零件,解决了传统加工中心难以一次完成、需要多台设备和多种后处理工序的加工难题。

    一种髋臼骨缺损的植入假体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0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94528.5

    申请日:2025-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髋臼骨缺损的植入假体及制作方法,其中植入假体包括龙骨本体和镂空骨架,龙骨本体的一端设有与骨盆顶壁连接的连接部,且龙骨本体另一端设有曲面板,曲面板的上下两表面均低于连接部的上下两表面;曲面板沿其弧度方向的横截面尺寸自连接部端向远离连接部端逐渐增大,并在靠近龙骨本体另一端端面处收缩呈预设横截面,以适配髋臼的解剖形态;镂空骨架通过骨水泥连接在龙骨本体的另一端,并包裹覆盖所述曲面板;且镂空骨架还延伸出龙骨本体的另一端,用于与经耻骨支骨骨盆缺损假体连接;龙骨本体和镂空骨架均采用骨整合材料或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本发明能够大幅提高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稳定性,显著降低植入假体松动的风险。

    一种用于易燃易爆金属粉尘的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9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1828.4

    申请日:2025-01-22

    Inventor: 古绍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易燃易爆金属粉尘的收集方法,用于增材制造工艺过程,利用负压发生器产生的负压将金属粉尘从捕集器里吸出,将吸出的金属粉尘直接与循环液体混合,并借助循环液体将吸出的金属粉尘持续不断运输至接收桶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完全隔绝空气,全自动收集易燃易爆金属粉尘的工艺及装置,其工艺流程简单,安全可靠,一次成本及养护成本低廉。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炉壳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8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47931.6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炉壳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炉壳修复方法,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高炉、热风炉内壁在高浓度S2‑和CL‑的工作环境下易产生蚀坑及裂纹的问题。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对已施工的高炉、热风炉炉壳进行了加强及修正,加强了高炉、热风炉炉壳的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对高炉、热风炉炉壳维修的技术方法进行拓宽,避免了传统维修方法中切割后补焊新板的大面积焊接的情况,减少了焊接缺陷形成的可能;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对高炉、热风炉壳不仅做到了修旧如新的状态,并且对维修后的高炉、热风炉壳表面还熔覆了一层耐蚀性良好的熔敷金属,强化了高炉、热风炉壳的耐蚀性能;利用已有的耐候焊丝进行焊接,提高了本方法的经济性。

    一种搅拌摩擦沉积固态增材制造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9512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9844.9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搅拌摩擦沉积固态增材制造系统及工艺,其中,所述增材制造系统包括套筒结构、内芯结构、送料装置及驱动系统。套筒结构为两端敞口的中空结构;套筒结构的第一端为第一搅拌摩擦端;内芯结构置于套筒结构的内部,且内芯结构与套筒结构之间存在用于使原料经过的间隙;内芯结构的第一端为第二搅拌摩擦端;送料装置用于将原料输送至内芯结构和套筒结构之间的间隙处;原料在与套筒结构、内芯结构之间的摩擦热作用下被加工至热塑性状态沉积到基体或者已沉积的沉积层上。本发明能实现多种增材模式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搅拌摩擦沉积固态增材制造系增材工艺窗口较窄的技术问题,对沉积层组织调控能力强,所制备构件能满足更苛刻的行业需求。

    微孔钛金属跖骨植入体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9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6445.5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微孔钛金属跖骨植入体的制作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和骨科植入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收集患者的足部CT扫描数据,利用镜像技术生成个性化的第一跖骨和内侧楔骨的3D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使用电子束熔融金属快速成型系统和Ti6Al4V粉末制造出钛制的跖骨植入体,最后通过手术在患者足部植入假体,通过设置的植入体能够更好地与患者骨骼匹配,提供更高的初始稳定性和长期骨整合性,通过个性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优化,本发明的植入体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加快康复过程,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跖骨植入体表面粘接药物可辅助治疗和手术提高疗效,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改善跖骨植入体耐腐蚀性能,增强跖骨植入体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等综合性能。

    一种高灵敏度的稀土掺杂氧化锡薄膜气敏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87311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2946.7

    申请日:2024-06-11

    Inventor: 李霞 刘洋 胡天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灵敏度的稀土掺杂氧化锡薄膜气敏传感器,旨在提高氧化锡薄膜的气体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增强传感器稳定性,并简化制备工艺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包括使用稀土元素掺杂和优化工艺条件来提升SnO2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使其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和气体传感器等多个领域。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选择柔性材料PI作为电极基底并进行清洗;在基底上制备铂电极;制备SnO2前驱体溶液;采用超声喷雾热解法生成SnO2:La薄膜;对薄膜进行后退火处理;在薄膜上制备铂电极;对传感器进行多层封装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