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02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052167.0

    申请日:2018-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属于林业有害昆虫的生态防治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通过调控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即减少生态系统中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为正联结关系的昆虫种群数量,或者增加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为负联结关系的昆虫种群数量,使腮扁叶蜂的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降低其对松属树种的危害。本发明所述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还包括通过调控生态系统中林分因子,如郁闭度、林分密度等来影响昆虫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从而达到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目的。

    一种防治杨树溃疡病的生防菌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74940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410132397.X

    申请日:2014-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杨树溃疡病的生防菌菌株及其应用方法。所述的菌株为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菌株编号为CGMCC8891。该菌株发酵液与麦麸和玉米粉混合,发酵7d后自然风干并碾碎制成原粉;添加38wt%原粉,38wt%高岭土,13wt%木质素磺酸钠,8.5wt%SDS,2.5wt%腐植酸制成菌剂;将菌剂稀释后以喷洒和灌根的方式用于防治杨树溃疡病。该菌株具有对病原菌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繁殖速度快、作用效果稳定等优点,对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ia)抑制作用强,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一种林地土壤生态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8925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0073206.6

    申请日:2016-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地土壤生态修复材料,它由粘土矿物、植物源材料、矿质渣料和有机废弃物组成;林地土壤生态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混合、成型和烧结。本发明的林地土壤修复材料具有多孔性,孔隙度可达30~60%,同时,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具有很好的保水保肥功能,对土壤微生物的保存和繁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烧结后复合体中的有机材料变成半炭化的有机材料,不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能够在土壤中保存较长时间,有利于土壤固碳;本发明将废弃物同土壤生态修复紧密结合,达到废弃资源的高效和绿色利用;且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森林火灾可燃物燃烧效率的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130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060872.7

    申请日:2014-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森林火灾可燃物燃烧效率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地面调查、遥感和火险天气指数(FWI),建立主要植被类型的FWI与燃烧效率的关系模型,使用该地区的气象日值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对研究区域的燃烧效率进行估算。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减少了地面调查的工作量,提高了以往燃烧效率估算的精度,实现了燃烧效率由点估计到面估计的转变;由于遥感受天气系统的影响很大,火烧时并不总能获得满意的卫星图像,本发明的方法先通过遥感方法估算燃烧效率,然后再与FWI建立回归模型,进而通过FWI对森林火灾可燃物燃烧效率进行估算,这样仅仅通过地表FWI的计算就可较为准确的估算森林火灾可燃物的燃烧效率,不再受遥感图像质量的限制。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497001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133344.X

    申请日:2014-04-03

    Abstract: 一种云南切梢小蠹引诱剂。S‑(‑)‑α‑蒎烯(S‑(‑)‑α‑pinene)、1R‑(+)‑α‑蒎烯(1R‑(+)‑α‑pinene)、月桂烯(myrcene)、(+)‑莰烯((+)‑camphene)、(‑)‑莰烯((‑)‑camphene)、α‑萜品烯(α‑terpinene)、(+)‑3‑蒈烯((+)‑3‑carene)、(1S)‑(‑)‑β‑蒎烯((l s)‑(‑)‑β‑pinene)、(‑)‑柠檬烯((‑)‑limonene)、(+)‑柠檬烯((+)‑limonene)、(‑)‑桃金娘烯醇((‑)‑Myrtenol)、(S)‑顺式‑马鞭草烯醇(s)‑cis‑verbenol、(‑)‑反式‑马鞭草烯醇((‑)‑trans‑verbenol)和花侧柏烯(Cuparene)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利用含有寄主和虫体挥发物的引诱剂大量吸引云南切梢小蠹,使其聚集在一定的装置内再予以杀死,具有成本低、高效、完全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使得以往被动的化学防治变为主动的生物防治,同时还能根据诱捕器中云南切梢小蠹数量的多少,达到监测和预报林业虫害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